1.研究状况简介
长期以来,学界对宋代学术思想研究,大多沿袭《宋元学案》的看法,重理学系统(如濂学、关学、洛学、闽学)而轻其他重要的地域性学派(如湖湘学、蜀学)。
这种情况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变化,但仅是闪光几点。
80年代以后有较大发展,形成了分别以长沙和成都为主的研究中心,已出版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著,如《张栻与湖湘学派研究》(1991年)、《宋代蜀学研究》(1997年)。
2.宋代蜀学的发展与转型
蜀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积淀深厚。宋代更有大的发展,有两个高潮。
一是北宋中期(发展期)。主要力量有:苏学(三苏父子)、范学(镇、百禄、祖禹)及其他著名学者(宇文之邵、吕陶、鲜于侁等)。
“苏氏蜀学”是宋代蜀学一大主要学派,但并非唯一的蜀学学派。(www.xing528.com)
二是北宋末年至南宋中期(转型期)。其显著特点是程朱理学逐渐成为蜀学的主流。主要力量有:谯定为主的涪陵学派和南轩学派、鹤山学派以及成都“二江九先生”(虞刚简等九人)、井研“四李”(舜臣、道传、心传、性传)、丹棱“三李”(焘、壁、埴)、度正、阳枋、㬊渊。
3.学者大迁徙
蒙古(元)攻宋,四川战场处于重点且连绵近半个世纪(1234—1280年)。在此情况下,四川学术中心先是由川西移到川东,随战争发展,四川大部遭到严重破坏。期间,杀戮掠夺,人口逃亡,经济凋敝,文化衰败。时人吴昌裔写道:“端平乙未(二年),虏侵汉、沔、汉、沔以内生聚未尽空也。迨至去冬,其祸惨甚……屠成都,焚巴州,蹂践邛、蜀、彭、汉、简池(今简阳)、永康,而西州(川)之人十丧七八矣。毒重庆、下涪陵,扫荡忠、万、云安、梁山、开、达,而夔峡之郡县仅存四五矣。又况虏所不到之地,悉遭讧溃之搅……然昔之通都大邑,今为瓦砾之场;昔之沃壤奥区,今为膏血之野。青烟弥路,白骨成丘,哀恫贯心,疮痏满目。”[20]
四川幸存儒士学者,或被俘而去,或大多背井离乡、转辗流徙,或在外郡为官不返,或逃居江浙。如赵汸所说:“宋之将亡,蜀先被兵,其世家大族狼狈奔走,仅保息于东南。”[21]据所见32家中,徙北方2、湖南3、湖北4、江西4、江苏2、岭南1、浙江16(以湖州即今吴兴一带为多)。著者有魏了翁、高定子、高斯得、李心传、李性传、牟子才、史绳祖、杨栋、吴泳等。
4.两个明显后果
一是,迁居各地的四川学者(包括他们的后代),对迁居地的学术文化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在江浙地区尤为明显。
二是,宋代蜀学在四川地区急剧衰落,直到清朝前期都未恢复到宋代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