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旭水斋存稿》对宋理宗赵昀的评价

《旭水斋存稿》对宋理宗赵昀的评价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理宗在位40年,于宋朝18位皇帝中在位时间仅次于仁宗,占两宋320年的12%;于晚宋72年、5帝中,分别占55%和20%。理宗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拔贤黜佞。但毕竟是理宗之一搏,亦为不易。开庆元年又以贾似道为相(独相),委之以政,理宗更加荒怠。3.对宋理宗总的看法理宗在位的头十年,韬晦渊默,乃是一种策略。可见宋理宗赵昀是一位具有一定作为和治理朝政能力相当强的皇帝,而不是“庸才”。

《旭水斋存稿》对宋理宗赵昀的评价

宋理宗在位40年(1225—1264年),于宋朝18位皇帝中在位时间仅次于仁宗(1023—1063年,41年),占两宋320年的12%;于晚宋72年、5帝中,分别占55%和20%。他在位期间也是晚宋时期最重要的阶段。

1.学界评价简况

对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历来多持功过兼有之说,如李贽:“理宗是个得失相半之主。”[13]王夫之:“理宗虽暗,早岁之设施尤有可观者。”[14]近人亦有肯定端平更化“俨然中兴景象”[15]

更多的人认为宋理宗为昏庸之君,如“南宋虽然没有暴君,而从孝宗以下,多半昏庸,最大的例证是理宗”[16]。“理宗非有能之君,浸淫于逸乐。”[17]“(赵)昀乃一庸才,又嗜欲甚多,怠于政事,崇尚道学,虚谈经筵性命,只图偏安,无复国之大志,因而权移奸臣,朝政日非。”[18]

2.理宗在位的三个阶段

理宗在位40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宝庆元年理宗即位至绍定六年史弥远去世(1225—1233年)。特点是,史弥远独相揽权,理宗乃史“定策”所立,既德其功,又惧其力,遂韬晦“渊默”,寡言少为。

第二阶段。绍定六年(理宗亲政)至宝祐元年(1233—1253年),中历端平、嘉熙、淳祐。特点是,理宗主政,图谋中兴,略有起色,颓势难遏。理宗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拔贤黜佞。罢黜依附史弥远而显贵的佞臣(如梁成大、薛极等),起用为史所排斥的有才干的臣僚(如真德秀、魏了翁等)。朝政气象为之改观,上下振奋。据不完全统计,理宗所用宰执官37人中,除2人(郑清之、史嵩之)有较大争议外,均较有时望;40多名台谏官,大多堪任其职。

(2)整顿吏治。针对铨选冒滥、人浮于事采取了一些措施。

(3)整顿财政。主要是救盐、救楮。(www.xing528.com)

(4)崇倡理学

(5)部署防蒙抗蒙。对于虎视南宋的蒙古,理宗先是想收复汴、洛(端平元年),被蒙古挫败,继而欲与蒙古媾和,不成,蒙继续攻宋。理宗乃积极部署防蒙抗蒙:嘉熙二年(1238年)命孟珙为京西、湖北路制置使,淳祐元年(1241年)命别之杰为沿江制置使兼淮西制置使,淳祐二年命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在四川创山城战术,有效地遏制了蒙古骑兵的锋芒,并为在开庆元年(1259年)蒙哥汗死于合州前线准备了条件,从而延缓了南宋的灭亡。

这些,就是史称的“端平更化”(“小元祐”),实际是“端平—淳祐更化”,也是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是不彻底的,执行度也很不平衡,乃至有的是有始无终的,不可能药救膏肓之痼疾,挽南宋庭厦于将倾。但毕竟是理宗之一搏,亦为不易。

第三阶段。宝祐元年至景定五年理宗去世(1253—1264年),约10年。主要特点是,理宗怠倦政事,嗜欲享乐,委政贾似道。宝祐元年,理宗50岁,早在淳祐末期就开始失去锐气的状况愈为明显。宠阎妃,重用宦官董宋臣,权臣丁大全、马天骥,朝政大坏,乃有“阎马丁当,国势将亡”的朝堂书字[19]。开庆元年(1259年)又以贾似道为相(独相),委之以政,理宗更加荒怠。在两件大事上,足见其昏聩,一是对贾似道鄂州之役的功过失察,甚至还于当年任贾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次年罢左丞相吴潛,贾乃独相);二是选宗室之子、低能儿(七岁方能说话)赵禥为太子。

3.对宋理宗总的看法

理宗在位的头十年,韬晦渊默,乃是一种策略。

中间二十年,崇尚理学是其谋略,“端平—淳祐更化”展示出他的才略。可见宋理宗赵昀是一位具有一定作为和治理朝政能力相当强的皇帝,而不是“庸才”。

其最后十年,应是昏庸之君。

总的来看,是亦能亦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