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太平天国起义记》和施美司先生的研究证明了洪仁玕虽然与洪秀全关系很密切,然而洪秀全等人在广西进行布道活动并扩大上帝教势力时,他一直没有参与其活动。洪秀全等人起义后他才试图加入太平军未果后,接着在清远县谷岭参加起义再次失败,其后投靠亲戚跑到了新安县李朗村。李朗村就是巴色会的布道者江觉仁的故乡,当时他正在李朗村展开传教活动,于是洪仁玕有机会可以与亲戚一起到香港与韩山明见面。[4]
带洪仁玕去香港的亲戚是搭救洪仁玕的族中长老的孙子,据巴色会档案中记载此人名叫Hung Sen。[5]他们于1852年4月25日到达香港,翌日Hung Sen与韩山明见面就将洪仁玕介绍给他,洪仁玕立刻就与韩山明谈到洪秀全的事情。然而当时“天德王”洪大全被捕处死,而且因为信息不足,在欧美人中间很多人认为天德王就是洪秀全。韩山明也如此,在报告书里说,洪仁玕“是曾在广西的时候处身于现在屡屡被报道的天德王集团里”的人物,而当天他“讲了很多有关天德的事情”。[6]韩山明认为洪仁玕讲得很详细而内容都可靠,但是这时候他非常忙,没有时间与洪仁玕加深交流。因为他4月28日给Hung Sen施洗礼,5月1日就为了在内地成立布道站并访问李朗离开了香港。[7]韩山明对于洪仁玕的印象如下表达,“我闻中国内地竟有人对于基督教如此热心,及如此熟识,深以为异焉”。[8]其实这时候洪仁玕已经向韩山明表示要受洗礼,但是韩山明认为,“不如等到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密切,而他更熟悉基督徒生活”,所以没有给他洗礼。[9]韩山明以为洪仁玕会留在香港,然而他去内地旅行期间洪仁玕离开了香港。韩山明说那是因为他“在此(香港)处无以营生也”。[10]在报告书里韩山明再次清楚表明:“因为有(巴色会的)规则,我帮助不了他”,就是按照差会规则,韩山明对还没有成为正式信徒的洪仁玕不能提供经济上的援助。[11]
对其后的洪仁玕,韩山明后来记录如下:
(离开香港后)洪(仁玕)因为完全没法谋生,因为窘迫开始以在当地普及的抽签算命谋生。但是他由此不断地感到良心的谴责,祈祷神宽恕这个为了救急而犯的罪。后来他终于在这个县(指新安县)的内地被雇用为教师,在那里对有交往的朋友们传基督教。有几个人相信其教,但是他不懂那些人到底多大程度正确地了解其教义。[12](www.xing528.com)
洪仁玕又对以基督教所否定的“算命”谋生感到良心的谴责,尝试过向朋友传基督教,由此可看出他虽然还没有成为基督徒,但是已有相当基督教化的价值观。另外,在此韩山明有些地方说明得不清楚,洪仁玕被雇用为教师的地方实际上不是新安县,而是位于东莞县的最南端,邻接新安县的一个叫牛眠埔的村庄,隐藏洪仁玕的人叫张振鸿。[13]张振鸿的曾孙张祝龄说,“先祖采庭(廷),为太平天国干王洪益谦(仁玕)挚友。干王未赴金陵前,尝在予乡避难,改名易姓,隐伏永培书室中,先曾祖振鸿实庇之,村人男妇无知者”。[14]与上述韩山明的记录联合起来考虑,应该可以说洪仁玕被张振鸿隐藏,在张家一边当教师一边传教的。有趣的是看巴色会历史,张振鸿的儿子采廷1854年受洗礼,被称为东莞县第一位基督教徒。[15]而且张采廷入教以后,牛眠埔的张家逐渐成为支撑巴色会的有力宗族之一,采廷的儿子声和还当了巴色会的牧师。总之,通过连洗礼也没受过的洪仁玕传教,将来在巴色会里承担重要角色的一族才首次接触基督教。其实,靠亲戚朋友等关系逐渐遍及的巴色会的传教方式使洪仁玕遇见韩山明,后来洪仁玕本身也参与扩大巴色会传教范围的活动。
洪仁玕何时结束在牛眠埔的潜伏生活,目前还不清楚,然而他1852年年末曾经一度回到清远县,然后再到新安县布吉访问在那传教的韩山明。他在韩山明的面前“对以前的自己的生活表示真正的悔改,并表明要学习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愿望”,1853年10月20日,他由韩山明受洗礼成为基督徒。[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