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经历了1837年这场以“异梦”为标志的思想风暴之后,又恢复了健康,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从“梦”中回到了现实。严酷的现实使他逐渐冷静下来,甚至出现了思想回潮。“秀全之健康既已恢复,其人格与外貌,均日渐改变,彼之品行谨慎,行为和蔼而坦白。”[23]他变得更加谨慎而深沉了。此后,他继续担任塾师,甚至还于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又一次去参加了清廷科举考试。
但事实表明,洪秀全在其表面的平静和思想回潮的背后,其内心深处的两种思想倾向的斗争不仅继续存在,而且更加深入。洪秀全正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徘徊、思考、摸索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1840年到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了满清王朝的腐败与反动,洪秀全内心中这两种矛盾与对立的思想倾向的斗争日益加剧与深入。当他还对清统治者存有幻想时,他就必然要尽量压制他的不满与反抗意识;而当他对清统治者的幻想一次次破灭后,他内心中潜藏的不满与反抗意识就会日益强烈。终于,到了1843年,即洪秀全30岁那年,他又一次去参加了清廷科举考试,并且又一次在应试中遭到惨败。这已是他一生中第四次应试失败了。从16岁到30岁,他满怀热忱应科举试,其结果是失败连着失败。他瞻望自己的科举前途,也必然还是失败。当权腐败而反动的清统治者是不会给他这个贫贱知识分子以半点恩遇和任何出路的。备受精神打击、内心矛盾多年、政治思想日益成熟的洪秀全,终于在这次应试失败后,彻底地和腐败而反动的清政府决裂了,今后唯一的道路就是造反,并以自我为中心取而代之,建立一个能实现千千万万农民小生产者理想的新王朝。洪秀全内心中潜藏多年的农民革命思想与帝制自为思想,再次猛烈地燃烧起来,而且再也不会熄灭了。
据史料记载,洪秀全在这次应试失败、从广州回花县的归途中,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反诗:“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24]据说洪秀全归家以后,还“气愤填膺,怨恨谩骂,尽将书籍掷弃地上,悻悻然”,并且宣称:“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让自己来开科取士吧!”[25]
这说明,在1843年应试失败后,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思想与帝制自为思想终于确立并定型了。他彻底摆脱了他早年的矛盾与苦闷,与清王朝彻底决裂,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但这已经是关于洪秀全思想发展的下一个论题,笔者将另行撰文论述。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注释】
[1]《太平天日》,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32页。
[2][瑞典]韩山文著,简又文译:《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第839~843页(参照王庆成校改后的译文,下同不另注)。
[3]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4页。
[4]《论洪秀全的早期思想及其发展》,王庆成著《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页。
[6]《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第838页。
[7]洪仁玕:《英杰归真》,《太平天国》(二),第570页。
[8]《颁行诏书》,《太平天国》(一),第162页。
[9]《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第838页。
[10]《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第869页。(www.xing528.com)
[11]《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第838页。
[12]《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二),第847页。
[13]《英杰归真》,《太平天国》(二),第570页。
[14]《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15]《列宁全集》第3卷,第11页。
[16]《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第840页。
[17][美]罗孝全著,简又文译:《洪秀全革命之真相》,《太平天国》(六),第823~824页。
[18][奥地利]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19]《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第840页。
[20]《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二),第847页。
[21]《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第843页。
[22]《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第843页。
[23]《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第843页。
[24]《英杰归真》,《太平天国》(二),第570页。
[25]《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二),第8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