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平天国:事变前的战略态势与建都天京的调整

太平天国:事变前的战略态势与建都天京的调整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在军事战略上进行了重大调整:一是派劲旅北伐、西征,对中原腹地和长江中上游采取战略进攻态势,希图再创金田起义以来的奇迹,直捣幽燕,一举推翻清王朝统治;同时廓清天京上游的军事威胁,在安徽、江西、两湖等地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从经济上支撑太平天国政权的正常运转。二是遣重兵固守天京,以镇江、扬州为犄角,实施全方位的战略防御,扼住来自长江下游的军事进攻,确保天京城的安全。

太平天国:事变前的战略态势与建都天京的调整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在军事战略上进行了重大调整:一是派劲旅北伐、西征,对中原腹地长江中上游采取战略进攻态势,希图再创金田起义以来的奇迹,直捣幽燕,一举推翻清王朝统治;同时廓清天京上游的军事威胁,在安徽、江西、两湖等地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从经济上支撑太平天国政权的正常运转。二是遣重兵固守天京,以镇江、扬州为犄角,实施全方位的战略防御,扼住来自长江下游的军事进攻,确保天京城的安全。

太平天国北伐军经过两年艰苦征战,连克数十城,令清廷大为恐慌,京师一度戒严,但由于是孤军深入,得不到后方的有力支援,又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加上北方天寒地冻,南方人多不适应等原因,最终陷于失败。太平天国西征军则经过三年多激烈的军事斗争,虽屡遭挫折,仍取得重大胜利,不仅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区域站稳了脚跟,而且据有武昌、九江和安庆等三大重镇,大批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天京,有力保证了京城的粮食供应和上游安全。而天京的防御在与清军两年多的拉锯战中,互有胜负。至咸丰五年(1855)年底,清军已在天京外围建立起一道北自长江南岸的石埠桥,沿栖霞、尧化门、仙鹤门、黄马群、孝陵卫、高桥门、七桥瓮、秣陵关、溧水等地,南至高淳东坝的环形包围圈,进则威逼天京,退则屏蔽苏、锡、常,对太平军构成极大威胁。东王杨秀清审时度势,决定从西征战场抽调兵力回援天京,击破清军江南北大营。

破敌之战首先是从解镇江之围开始的。清咸丰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天历乙荣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1856年1月29日),秦日纲率数万太平军分两路直趋镇江,经过月余激战,于次年二月十三日(3月19日)顺利入城。二月十七日(3月23日)夜,太平军乘胜渡江至江北瓜州,两日内大败土桥、朴树湾、八里镇以及三汊河之敌,连破清军江北大营一百二十座营盘,再占扬州。三月十三日(4月17日)太平军主动放弃扬州,于三月二十四日(4月28日)攻克仪征。四月二十一日(5月24日)撤回瓜州。四月二十四日(5月27日)南渡屯金山。四月二十九日(6月1日)围毙清江苏巡抚、镇江大营统帅吉尔杭阿。五月初一日(6月3日)占九华山清军大营,进围京岘山大营。清江南大营统帅向荣见镇江危急,速派兵驰援。秦日纲见状,便按事先约定,主动撤兵,于五月十二日(6月14日)抵达天京城北燕子矶观音门驻扎。(www.xing528.com)

几乎就在秦日纲率军支援镇江的同时,远在西征战场上的翼王石达开也接到东王杨秀清的命令,速率三万大军赶回天京参加会战。五月十五日(6月17日),翼王部与秦日纲部会同天京城内太平军,从各个方向分攻清军江南大营。五月十八日(6月20日),太平军发起总攻。翼王部各路齐进,猛攻青马群清营,秦日纲部越紫金山而下,直扑青马群清营后路,一举攻破孝陵卫满汉清营二十余座,另分兵自灵谷寺下山,将满洲马队营盘焚毁。与此同时,天京城内的太平军也从聚宝、通济、洪武、朝阳各门分路出击,攻破近城清军营盘,江南大营全线崩溃。向荣连夜败走淳化,经句容逃往丹阳,七月初九日(8月9日)自缢而亡。太平天国终于取得击破清军江南北大营的辉煌胜利。

太平天国击破清军江南北大营后,军事上达到了金田起义以来的鼎盛时期。这时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地区,包括湖北省的南部和东部、江西省的四十余州县、安徽省的南部和中部、天京周围地区及江苏省的镇江、瓜州等富庶地区,东起镇江、西达武汉的长江水域,也尽在太平天国的控制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