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先生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克鲁格奖,正在引起新一轮的“余学热”。余英时说,获奖完全是一个意外,如果学术研究是为了得奖,那会非常糟糕。但是,克鲁格奖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研究的一个肯定。他告诫我们说,学术研究不是讨巧的事,不要好高骛远。余英时先生的态度,正是我们最缺乏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我突然想起钱穆先生有一个很“不合时宜”的看法,他认为农业社会是人类最好的社会形态。我现在非常认同,而且觉得从事人文学科的研究,最类似农民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春种秋收,首先安顿自家的性命。自给自足,谈何容易!
聊天中,自然不免谈起知识分子关心的国家和民族的现状和未来。余英时先生说他很反感“知识分子”这种称呼,和“分子”有关的,都是贬义词。他更愿意使用“知识人”的说法。他说知识人不要觉得高人一等。目前的知识人的待遇,其实是其他社会人士奋力抗争的结果,所以要对他们保持尊敬。但是,知识人也不要小看自己,只要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将来会有很大的作用。也不一定要和外部环境水火不容。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走好自己的独木桥,给家人安定的生活,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余英时先生和夫人开车来接我们。他们夫妇精神矍铄,和我们聊天,兴致很高。可以领略到他们学身互润、中西汇通的高明和热爱生活、善待后辈的平实。但是,当初余英时先生投师钱穆先生门下时,新亚书院在香港几无立锥之地。再后来到哈佛读研究生,也是花了大的力气克服语言的障碍。现在看来,余英时先生走出了令人称羡的阳关道,但是在起步的阶段,也是面对无人问津的独木桥。更加可贵的是,他此后的每一项研究都是独辟蹊径,不依不傍。我们今日的处境,其实改善很多,但是,功名利禄的诱惑无处不在,“半途而废”的危险实可警惕。清儒凌廷堪有言,学术之变迁,“当其将盛也,一二豪杰振而兴之,千百庸众愤而争之;及其既衰也,千百庸众坐而废之,一二豪杰守而待之”(《辨学》,《校礼堂文集》卷四)。余英时先生在自己的研究上勇猛精进,毫无苟且,但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未来,则“守而待之”,平心静气。余英时对于天下事的了解,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只知道他“不出户”的一面,这次是领略了他“知天下”的本领。《老子》云“不出户,以知天下”,信然——普林斯顿,大学与小城、山林与学人融为一体的重镇,余英时先生选择在那里安居,堪称天作之合。(www.xing528.com)
(原刊《中华读书报》2008年2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