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学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探索,“不问收获”不是不要收获,而是把心思集中在耕耘上边,不会患得患失,收获反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最近最受关注、最出风头的火星,在中国古代却被叫作“荧惑”。它在天空停留或者逆行,象征重大的不祥。
今天我们知道火星红色是因为火星上的岩石、沙土富含赤铁矿等氧化物而呈现出红色或粉红色的。而它的闪烁不定、或明或暗是因为它同地球的距离在不断变化。从地球上观测,它其实从来不守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众恒星之间时而顺行,时而逆行,看起来位置在不断变化。古人所谓的“荧惑守心”,[1]在现代天文学上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它们相隔五百多光年。人类千百年来的错觉事实上不知给自己带来多少迷惑,甚至灾难!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迷惑和灾难成为一些志士仁人探索宇宙的动力。然而,稍微了解天文学的人都知道,每取得一个进步要付出多少代价。很多今天在我们看来很容易理解的天文常识,曾经却是离经叛道、惊世骇俗,招来杀身之祸的异端言论。“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人们总是被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所遮蔽,不愿意相信自己亲眼看不到、亲耳听不到的事物。所以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探索未知世界,唯真理是从的科学精神才显得难能可贵。
有人立刻会问,不问收获,哪里来耕耘的动力?这样的问题是把理想、爱好同结果、收获混为一谈。“荧惑守心”就是人们认识天象以及思考天象与人间关系的一个收获,这样的收获诚然酿成了悲剧,却是人类必经的阶段。其背后是人们希望了解浩渺宇宙,把握自己的命运,向往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现在仅仅是研究某一种癌症的科研经费,要比秦始皇花在长生不死药上的钱财多不知多少倍,人类依旧为生老病死的问题所困扰。相比之下,航天事业已经是突飞猛进了。如果仅仅是问收获,秦始皇的想法并不荒唐;如果仅仅是问收获,伽利略不过小学生的水平。
所以,当我们赞叹“勇气”(Spirit)号和“机遇”(Opportunity)号的精妙时,不要忘了一年多以前失事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刚刚失踪不久的猎兔犬2号(欧洲宇航局火星探测器)以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射之后就杳无音讯“一去不复返”的各类探测设备。这样的“无果而终”,在科学探索的历史上比比皆是。也许可以追究具体实践中某一个人的责任,但是却不能只问收获,不问耕耘。相对于人类无数的美好愿望而言,我们今天的物质、文化、精神产品,尽管已经非常丰富,依然是“广种薄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很多人只记着收获的喜悦和富足,而忘记了耕耘的辛苦和必要。错过了阳光,忘记了施肥,害怕狂风暴雨,受不了汗流浃背,结果只能是失落。更何况,“拓荒者”“耕耘者”面对的往往是荒凉、孤独和危险,非有大智大勇不可以担此重任。(www.xing528.com)
支持耕耘的动力,实际上是对自己工作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而不是考虑究竟有什么后果。很多科学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探索,“不问收获”不是不要收获,而是把心思集中在耕耘上边,不会患得患失,收获反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科学就是要用假设、定理、公式还有仪器这些实实在在的工具和缜密超前的思维,加上废寝忘食的努力来耕耘。
需要引起警觉的是,作为科学精神理所当然的承担者、实践者、弘扬者的大学,包括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机构,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有的时候过分关注于收获,而不能够专心地耕耘。一些高校极力拉长自己的历史,雇用歌星办校庆晚会,邀请诺贝尔获奖者或者政府要员装点门面,极力攀附已经“成功”的人士,或者随波逐流向评价体系屈从,而忘记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使命在于探索未知的世界,拨开现实的“荧惑”,忘记了去尊重和激励本校师生的创造力,更有抄袭剽窃、胡乱收费的腐败行为。放弃了或者忽视了“耕耘”的大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原刊《中国青年报》,2004年2月15日)
【注释】
[1]“心”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二十八宿之一,即西方星象学所说的天蝎座,古人以为是皇室的象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