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改革之浅见:重塑君子

大学改革之浅见:重塑君子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推出的方案来看,未来有一些人要走,的确是大学人事改革的要害。实际上,一项改革不能实现所有的公平。自然,这是学校改革所要承担的风险,应该有相应的申诉制度和监督制度作配套。有人说,落实大学精神,是“创建世界一流”的应有之义。大学以“改革”为借口,同样有可能背离大学精神,同样可能丧失魄力。

大学改革之浅见:重塑君子

改革的真正对象应该是背离了大学精神的一切制度和现象,而不是某一部分人。

大学的改革实际上一直没有停止,只是今天到了大学教师“非升即走”的地步,才引起了强烈的关注。最要紧的问题无非是“为什么是我走,而不是他走”,特别是对于已经成为“北大人”的教师来说,大概骨子里已经认定“非北大不留”,自然接受不了要离开北大的现实,更何况是被“淘汰”出去。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推出的方案来看,未来有一些人要走,的确是大学人事改革的要害。不管遇到多么激烈的反对,如果没有这一条,大学的人事改革就毫无意义。原因很简单,任何单位、任何组织,都需要一个边界。就大学而言,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大学教师,什么样的人不可以,早就应该明确起来。以前也不是没有边界,只是不够明确,而且只能进不能出。所以说,目前的改革方向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甚至可以设想,如果早一些推出这样的改革,我们的大学发展会更快一些。

但是,这一改革也仅仅是在确立边界上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游离于大学边缘,教学和科研都马马虎虎的人,甚至达不到基本要求的人来说,才具有实质性的威胁。显然,另有一些人是各高校争抢的对象,他们的关注点恐怕只是怎样更好地推进自己的工作。

有人说,现有的教授之中有相当的部分比副教授和讲师都差,为什么不淘汰他们,是不是不够公平。实际上,一项改革不能实现所有的公平。或者说,公平完全是依靠某一项制度来保证的。那些不称职的教授,学术界、学生中、社会上已经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淘汰他们。如果仅仅是有了教授的头衔和待遇而没有受到相应的尊重,还不如没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目前的大学改革还不能期望解决历史遗留的所有问题,只要不再给历史遗留更多的问题,就算很成功了。

另有人说,很难避免“劣币淘汰良币”的现象,某一个单位可能会形成针插不进的小集团。自然,这是学校改革所要承担的风险,应该有相应的申诉制度和监督制度作配套。大学的负责人和各院系的领导,都要特别注意这一现象。但是,可以设想的是,如果真正优秀的人才被北大所淘汰,那只能说是北大的悲哀,更何况,离开了北大就不再优秀的人,恐怕只是作秀做出来的吧。北大之所以要改革,就是已经发现很多优秀的人才不再对北大感兴趣,其他著名高校甚至更加具有吸引力

任何改革都有失败的风险。改革的失败,一方面可能是改革本身是破坏性的,而不是建设性的,另一方面可能是改革者叶公好龙,只求轰动效应而忽视了落实和配套。对改革的反对,一方面可能是确实触及到了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可能是被所谓的“名义”所困扰,比如“北大”“清华”“哈佛”“牛津”,只问其名,不问其实。“世界一流”只看数字而不看数字背后是什么。所以,千万不要认为一改革天就要塌下来,自己就没有活路了,也不要认为推出一项改革就可以高枕无忧,坐享其成了。(www.xing528.com)

一谈到中国的大学改革,没有人不赞佩蔡元培先生,没有人不推崇其“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试问一下,今日中国的大学不够自由、不够兼容的原因何在呢?我们依然被列强欺凌,国家仍然被军阀割据吗?然而,大学里的确有不兼容的状况,甚至很激烈的人事矛盾,不是为学术的是非,也不是为学生的进步,而是为了职称评定的快慢,津贴发放的多少,出国机会的众寡,职务升迁的高低。大学里的确也有不自由的情况,并不是谁在那里钳制大学的教师,而是有一些大学的教师忙于在大学的金字招牌底下赚“外快”,或者热衷于和官员媒体打成一片,实在是“身不由己”,实在是“脱不开身”。似乎越是学生见不着面的老师,越有能耐。

目前的改革方案,无论是北京大学还是中山大学,虽然也规定未经学校同意,不得在校外兼职,但是对于“不务正业”的教师,没有足够的制约。这些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心思。这些人当中也包括相当部分的学校领导。所以说,改革的真正对象应该是背离了大学精神的一切制度和现象,而不是某一部分人。

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发表演讲,直面“本校之腐败”。他对学生第一条要求是抱定宗旨,明确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求升官谋发财的地方,“宗旨既定,自趋正轨”。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梅贻琦先生不仅提出大学不是大楼的堆砌,而是大师的聚集,而且强调中国的大学制度虽然从西方移植过来,然而就大学精神而言,“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他的名文《大学一解》,反复阐述中国古代经典《大学》中“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认为“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亲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所患者,在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耳”。相形之下,我们的大学改革纷纷把目标指向“创建世界一流”,是不是有些“失魂落魄”呢?

有人说,落实大学精神,是“创建世界一流”的应有之义。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情形是,所谓的“世界一流”被具体化为在国外发表文章,用英文讲课,有哈佛、牛津的教育背景等等。一些“海归派”就此罗织一大堆海外头衔来招摇撞骗,就是对这种取向的嘲讽。似乎最近很少有人提及蔡元培先生在上任之初解聘了一批洋人教授,引起列强外交部门的激烈抗议也在所不惜。现在的很多人都对我们自己国内培养的人才没有了自信。很难设想,在这样的状况下,还能发现像梁漱溟、钱穆那样自学成才,没有洋文凭,也没有土文凭的国学大师。所以说,“在海外建设华人大学”的呼声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有人说大学的改革无法脱离社会环境的制约,这实际上是为大学不改革找借口,为没有魄力改革找借口,为背离了大学精神找借口。大学以“改革”为借口,同样有可能背离大学精神,同样可能丧失魄力。大学改革的原因在于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师生员工,都对大学的精神“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大学里面弥漫着“与明星为友,与大款为友,更与大官为友”的氛围,教师剽窃,学生作弊,管理人员贪污的情形不在少数,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明乎此,大学的改革才不至于失魂落魄。

(原刊《中国青年报》,2003年8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