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杆秤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前途。
诚信并不是一种谈资,最终要落实到生产、生活、消费的各种活动中。当诚信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社会真正进步了。
有人认为商品社会或者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欺诈,因此要么放弃商品交换,要么容忍欺诈;甚至认为如果欺诈在通行,那说明我们还有商业发展的潜力。可是,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商品交换都要依赖一件最基本的东西——秤。任何形式的“秤”,不管年代如何久远,样式如何繁多,它们所代表的道德内涵,除了诚信和公平,还有什么呢?
就像秤的诞生一样,人们对诚信的要求也是在人与人的不断交往、物与物的不断交换中建立起来的。确实有一些人生来狡诈,另一些人本性诚实,但是,如果没有日益频繁和密切的交换,人们不可能认识到诚信的价值。另一方面,诚信和秤一样是人们进一步交换、交易的基础,“回头客”和“口碑”便是对诚信的报答。只不过诚信是道德观念,而秤是体现这种观念的器具,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缺一不可。秤的制造工艺越来越精确,商品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只能说明诚信的价值越来越重要。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诚信”非常重视,认为“不诚无物”,也就是说任何存在物都是在“确实如此”的情况下,才可能是他(它)自己,才能让别人(物)相信。“猪鼻子插大葱”就是“装象”,“挂羊头卖狗肉”就是欺诈,而以欺诈的方式获得不当利益,就是违法犯罪。只要有任何形式的交往和交换,就存在着诚信与否的问题。
不断有人借口“市场经济”和“利益最大化”为欺诈辩护,甚至认为在商业社会里,人们选择的其实不是诚信或者欺诈,而只是交易的方式。殊不知,商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是揭露欺诈、惩罚欺诈、抛弃欺诈,提倡诚信、鼓励诚信、保证诚信的过程。正是因为欺诈能带来利益,尤其是通过损害别人的利益获得自己的利益,所以才要坚决反对,彻底揭露,严厉制裁。原因很简单,欺诈使交换变成一件危险的事情,必然导致购买欲望的降低和人际关系的紧张,使社会内部的破坏性力量增加。欺诈越多,这种破坏性力量越强,社会越危险。道德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什么神的恩赐,而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选择的结果。
所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是可以选择诚信,也可以选择欺诈,而是最终只能选择诚信。这和“你可以选择开办一家工厂,你也可以选择经营一家商店”完全不同。不管你是开办工厂,还是经营商店,都要以诚信为本。有人正是自以为选择欺诈可以获利,所以绞尽脑汁地坑蒙拐骗,得手之时还踌躇满志,嘲笑别人是傻瓜,认为提倡诚信是迂腐。实际上,百姓的心里有一杆秤——诚信。这杆秤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前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是“上帝”。并不是消费者有什么特别的神通,而是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拿着“诚信”来衡量所要购买的商品。(www.xing528.com)
也就是说,诚信和欺诈之所以一个被赞成,另一个被反对,是因为各自的“报应”最终是完全不同的。质量可靠的产品、信誉良好的企业、服务周到的店铺,赢得了市场,吸引了顾客,赢得了利益的最大化。所谓的双赢,并不是说有一元钱,你拿五角,我拿五角,而是你为一元钱付出了一元钱的努力,对方为一元钱得到了一元钱的回报,他愿意把钱包里的10元钱、100元钱都拿来购买你的产品,满足他的需要,这才是真正的利益最大化。所以说,诚信不是利益最大化的障碍,而恰恰是利益最大化的保证。可见,道德实际上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真正愚蠢的人是把诚信当儿戏、当招牌,甚至当诱饵的人。
尊重和容忍个人的选择有一个边界,就是不能欺诈别人。形形色色的欺诈行为,如果不能回归诚信,最终都是死路一条。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不管是组织,还是社会,都是这样;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也都是这样。这个边界的维护要靠制度、靠法律,也要靠教育、靠舆论。
发展是硬道理,诚信是硬原则。诚信的原则之所以硬,是因为它贯穿于一切的交往、交换、交流之中,离开了诚信的发展是畸形的、变态的、失常的、危险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在诚信的建设问题上,我们不能再像古人那样,要么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苦口婆心、千方百计说服教育就行;要么认为人性本恶,只能严刑峻法,才可能防止人们作奸犯科。而需要认识到,欺诈是在商品的交换和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最终只能在商品的交换和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加以解决,就好像秤准不准,还得拿它去称东西,才能被校验出来。发达的商品交换与高精度的秤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发达的市场经济和成熟的诚信意识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道德、舆论、制度、法律都是围绕着这样的关系建立起来的,只不过具体的对象有区别而已。或者说,在一个进步文明的社会中,道德、舆论、制度、法律都是百姓心里的那杆秤——诚信在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
其实诚信还说不上是高尚,而是人与人交往、交换、交流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原则。诚信受到破坏和践踏,就像秤被偷了或者做了手脚一样令人难以接受。实际上,诚信被如此热烈地讨论,还被一些人当成一种高尚的道德,也是一件很让人忧虑的事,因为这说明欺诈已经泛滥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出于这种忧虑,而不是出于赶时髦的讨论,才真正有助于诚信观念的确立和推广。诚信并不是一种谈资,最终要落实到生产、生活、消费的各种活动中。当诚信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社会真正进步了。
(原刊《中国青年报》,2002年5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