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掌握表现成果实训,提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掌握表现成果实训,提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学生设计者而言,平面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平面图在图纸上占的面积最大,位置最重要,也是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平面图设计和表现皆好的方案,自然会脱颖而出。绘制阴影时应注意全图上的阴影方向需保持一致。

掌握表现成果实训,提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1. 草图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读者的草图观念。平时在手绘方案训练中,应加强各自的动手、动脑协同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渐领会到结构美、色彩美和材质美等几个方面的内涵,同时强调设计本身的构图美。并要求在训练技能时自觉地注重一些美感的训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作品的设计艺术性。设计草图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图纸的美感,画面的用色、布局,线条的曲直,线与线、面与面的交接、转折关系以及整体氛围的营造等。这个练习让同学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来分析如何通过点、线、面,形、色、质来表达对象,把握应用均衡、对称、对比、协调、呼应、渐变、韵律、节奏等的艺术处理方法,在平面化的视图上运用形式美原则来处理造型,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对象的空间关系,处理好各个表现成果的各元素空间构成是否协调且具有美感。

如图2-1所示,设计草图成果的表现要简洁、明确、美观,以精练的图示体现思维活动的奔放。设计的不同阶段,成果的正草程度也不相同,比如在构思阶段,图示表现为学生设计者自己的识别、记忆、修改,作为进一步创意的激发物,不见得一定要让别人都能看懂,因此不必规规矩矩; 作为设计的最终成果,需要满足与人交流的需要,则应清晰明了。总之,设计徒手草图是一种极好的图示思维设计方式。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草图是抽象思维活动适宜的工具,能把上述灵感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这就是草图思维,学生形成“正图思维”相对容易,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认真、细心和努力绘制出更规整、美观、干净的图纸。但教师绝对不能形成这样的误区,亦即本实验课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非画图整洁能力。因为现在的电子时代,在电脑上画图然后使用打印机出图,打印出来的图纸毋庸置疑是干净整洁的,如果学生把许多宝贵的时间用在保持图纸干净上,就失去了许多时间进行思维训练,这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图2-1 作者在设计事务中的草图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其中有两个内容十分重要。其一是发现问题和解析问题; 其二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结果进行评价。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两者是做一个“好设计”的前提。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可以利用徒手设计草图的方式训练草图思维的设计,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相关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一书中阐述道: “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性功能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勾勒,使图形跃然纸上,而所勾勒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被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作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综合,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完善。可见,徒手设计草图这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这个过程中,不在乎于画面效果,而在乎于观察、发现、思索,强调脑、眼、手、图形的互动。徒手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能力、设计分析能力、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教学中,加强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通过脑—眼—手—图形的有机地、不断地形象化思考和再观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的设计修养,能使设计者产生更多的新构思和新创意。正如“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 (勒·柯布西埃)。

2. 总平面图

从各种图纸成果的重要程度来说,总平面图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场地的功能划分、空间布局、景观特点都在其上面详实展现,在平面图上通过恰当的线宽区分和添加阴影,竖向特征也能清楚地呈现出来。在项目评审中,专家们都会对平面图仔细研究,从中发现问题。设计课老师在评图和改图时也多从总平面图入手,审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对于学生设计者而言,平面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平面图在图纸上占的面积最大,位置最重要,也是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平面图设计和表现皆好的方案,自然会脱颖而出。

绘制总平面图应该清晰明了,突出设计意图,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线条宽度: 见实验一。

(2) 线条的原则: 见实验一。

(3) 绘制阴影。

平面图相当于从空中俯瞰场地,除了通过线宽、颜色和明暗来区分主从外,还可以在表现中通过上层元素遮挡下层元素,以及阴影来增加平面图的立体感和层次感。绘制阴影时应注意全图上的阴影方向需保持一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阴影绝对不能出现在实体的南面和北面,太阳从来都是从东方升起在西方降下,所以只可能出现向西或向东的阴影,有一些偏向南或偏向北是可以的,但是超过15°是不正确的。如图2-2所示。

图2-2 绘制了阴影以后的平面图更加有立体感,绘制阴影要注意太阳方向,切不可造成太阳从南、北出现的状态

一般来说,中小尺度的场地,尤其是景观节点平面增加阴影可以清楚地表达出场地的三维空间特点,寥寥几笔阴影,费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有些初学者对于阴影的画法不重视,除了有阴影方向不统一的问题,在绘制稍微复杂形体的阴影时还可能出现明显的错误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在大学一、二年级中,学校已经安排学生学习了“画法几何”、“建筑阴影和透视”课程,已经对学生进行了阴影绘画透视的训练,本课程也使用了一部分这些知识。如果学生读者对这一部分知识没有把握,应进行相应的回顾。绘制平面图内园林要素的阴影,虽然不需要进行推导和过分要求准确,但是经过这样的训练,以后即使是较复杂的硬质构筑物的平面阴影也可以较轻松地绘出。为了突出阴影的透明性,可以使用灰色马克笔

(4) 主次分明,整体感强。

总平面图可以只用黑白线条完成,也可以以黑白灰调子来表达 (如同素描),或运用色彩来制作。黑白线条图比较简洁,对比鲜明,但是对于复杂场地的表现会大打折扣。仅有灰度区别而无其他颜色的平面图效果也不错,最好有多个灰度层次。在方案交流和设计中,彩色平面图是最常见的形式。通过色彩可以更好地区分平面上的不同元素,使图面更加生动形象,甚至可以逼真地表现出材质。有些设计者通过特定的颜色搭配能形成特别的氛围或个人设计风格,总之,无论采用哪种表现手法,都应记住主次要分明,整体感要强。

一般来讲色彩与形状一样是最主要的造型要素,但是色彩给人的感觉更加强烈。因此,总平面图的颜色搭配非常重要。关于颜色搭配的理论很多,如车弗雷尔 (Chevreul)的色彩调和论、穆恩 (Parry Moon) 和斯宾赛 (Domina Eberle Spencer) 的色彩调和论等,这些理论都总结了常见的色彩搭配技巧,如采用平衡的无彩色的配色所显示的美度不次于有彩色的; 同一色调的调和效果非常好,同一明度的配色往往效果不佳; 同一色调、同一色度的单纯设计,比使用多种色调的复杂设计容易调和。由于对比色调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配色时常产生强烈的紧张感,能引人注意,但是过度使用则会陷于混乱。如果两种颜色的组合得不到很好的调和,若在其中加入一些白色、黑色或灰色,就能得到较好的配色,但应注意色调的明暗和纯度的高低。当然要想搭配好颜色,读者应多临摹、多练习,找到自己擅长的配色风格。作者认为快图设计中的颜色应追求自由、大方、清爽、有力。

彩色铅笔上色一般由浅及深,采用平涂的方法。有些块面不必全部涂满,可以安排退晕和适当留白。图中最浅的一般为水面、铺装、张拉膜等,除了整个图纸上元素有灰度上的变化外,重要的单体元素上也要有明暗变化,以增加立体感,如主要乔木、水体、坡屋顶的不同坡面等。颜色的把握需要平时多加练习和尝试,设计方案不必非常写实 (例如道路往往不上颜色),重在表达出空间构思,颜色选择的关键是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 立面图和剖面图

立面图和剖面图是帮助看图者进一步了解设计者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绘制立面图和剖面图并不是为了绘画而绘画。有些学生读者为了偷懒会选择最简单的立面图和剖面图,甚至在作业和平时练习时也避重就轻。实际上在设计平面的同时,就应考虑到竖向方面的内容,即同时在脑海中生成立面和立体的状态,学生应该逐渐养成这个习惯。那么平面图定稿后,绘制复杂的立面图或剖面图也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其实,在平时的设计练习和抄绘练习中,设计者可能会在平面图上有疏忽之处; 或由于地形的变化导致平面图上可能会有表达不清楚的地方,那么在绘制或抄绘立面图和剖面图时,一方面可以弥补平面图上的不当或不易表现之处。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使自己更加了解和认识设计者的意图。所以可以把绘制立面图和剖面图看成是一次展现自己竖向上构思的机会,如对高程、排水坡度的考虑,即使并不深入,点到为止,也能逐渐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基本素养。如图2-3~图2-6所示。

设计中理想的状态是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同步进行、相互参照。然而,对于许多学生读者而言,难以在短时间内把平面和竖向关系处理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往往是经过简单的草图构思后,先绘制平面图再绘制立面图。这样在绘制剖面图时常常会发现平面图需要局部调整,大部分同学嫌麻烦不想回头改平面图,也有的同学放弃重来,这两者都不可取。大家不妨把调整和优化后的立面图和剖面图绘制出,只要与平面图出入不大即可,因为毕竟是一个概念性方案,重要的是尽可能多方面地展示方案构思的优点和深度。

图2-3 快速放大剖面图的方法示意图

图2-4 立面图示意 (这种立面图倾向于图面表现,所以不带竖向标注)

图2-5 剖面图示意 (这种剖面图倾向于图面表现,所以不带竖向标注)

图2-6 立面图和剖面图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从上至下的立面剖面图中,上面两幅是概念性设计阶段的,下面的四幅是方案扩初阶段的。

作者建议学生读者平时就选择较有代表性当然也是最复杂的剖面图和立面图进行练习。绘制立面图和平面图消耗的时间主要在于量取水平距离,立面图或剖面图与总图宜布置在一张纸上,便于阅图者对照,也便于设计者绘制。如果总平面图中的剖面线是水平的,那就直接将立面图或剖面图布置在正下方,这样在绘制剖面图时,用直尺沿竖直方向拉线确定水平间距非常方便。如图2-7所示。

图2-7 门洛帕克花园中的围合、场地地平和结构,轴测图强调设计的整体性,摹自马克·特雷布《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

有时设计者需要在绘制局部立面图或剖面图时将比例放大,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三角形放大法,比用尺子逐一测量再放大速度快而且简便。立面图、剖面图中还应注意加粗地面线、剖面线,被剖到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剖面一样要用粗线表示。立面图和剖面图上的标注应清晰有条理,对于重要的元素宜加上标高,这样可以反映出设计者对竖向有细致的考虑。在设计中,立面图和剖面图所采用的色彩不必太多,以免图面杂乱,但要有虚实主次、明暗关系和前后层次。若时间允许,对于一些复杂的场地,还可以采用剖面透视来表现。另外,在园林设计的各个阶段都有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见图2-6。

4. 轴测图和透视图

透视图即效果图,尤其是鸟瞰效果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建成后的景象,各种要素的水平关系和竖向关系都可以更形象地展现出来,是对平面图的重要补充,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素养与追求。对于平时的练习训练而言,所有的图纸都要徒手绘制,三维图最能检验学生的手头功夫和平时练习的勤奋程度。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大多数学校并不设立美术加试环节,所以所有学生几乎是没有美术素养的,在大学的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虽然设立了美术课程,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进行练习,到需要绘制表现图时,总是不能绘制得让人满意。学生可能很容易绘制出美观的平面图,但是如果效果图立体感不强,画面不美,整幅作品怎么也不能说是成功的。

(1) 轴测图

轴测图的画法较为简单,对于绘制效果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绘制轴测图,轴测图可以从平面图得出,便于推敲方案和与他人交流,轴测图不讲究透视,也没有远近关系,所有在空间中平行的线条都在方向上保持一致,也不失为快速达到要求的一种表现法,见图2-7。

轴测图的视线角度可以有多个方向,这与设计者的绘图习惯有关,具体角度的选取要考虑整体效果和可见度,常见的如30°、45°、60°斜轴测图和正等轴测图等,但45°角容易使正方体元素的线条形成错觉。而在场地较大的风景园林设计中,轴测图一般都是从斜上方往下看,与鸟瞰图很相似,但因为没有近大远小的变化。当视点与场地距离较远时,轴测图和鸟瞰图也很像,这样的图纸其实并不美观,甚至有一种远处的植物天然有一种位置较高的错觉,因此同学们可以在轴测草图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体现出近大远小的关系来代替鸟瞰图,其效果与真正的鸟瞰图虽然有点差距,但是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轴测图的画法是沿着平面图往上“立”竖向的线条,轴测图上的尺度与场地、元素的真实大小的关系是固定的。轴测图的绘制方法有许多种,有些轴测图三个方向尺度都是1∶ 1∶ 1的关系,而有些轴测图三个向度的比例不同,但物体之间互相平行的线段,在轴测图上仍互相平行,物体之间两平行线段或同一直线上的两线段长度之比,在轴测图上保持不变,真实地反映了三维空间中的尺寸关系。这样,不仅便于绘制元素,反过来在图上也能精确地量测出相应的尺寸。不像透视图由于近大远小,在图上不能直接量测各位置上的真实尺寸。选择的轴测图角度应比较全面地反映场地元素的空间关系,学生不可以选择过于简单的视角绘制轴测图,这样几乎看不出主要元素和场地,这种充数的图没有意义,不如不画。轴测图有时也被用来当做鸟瞰图绘制,效果独特,别有韵味。如图2-8所示。

图2-8 轴测图也能取得鸟瞰效果图的效果

(2) 透视图

人们常见的效果图都属于透视图,只不过有的是局部效果图,有的是鸟瞰效果图。如图2-9所示。

图2-9

透视效果图涉及透视的透视点汇聚、景深、虚实、构图,而且整个图面还要有生动的艺术效果,所以绘制透视图是广大学生读者普遍感觉棘手的,但也是最能体现在校学生设计修养和功底的。如果想提高绘制能力,方法在前面已经叙述了一些,除此之外就是写生训练。经常写生,观察和绘制自然、建筑群、街景是很好的锻炼方法。比起绘制轴测图、总平面图,透视图的主观发挥性和自由度更大,好的透视图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简单地讲透视图的核心在于画面中的视点高度、视平线和灭点 (心点) 的位置。依据视点高度透视图可以是人视的或者是鸟瞰的。如果按照灭点或心点的位置,按照主要元素与画面关系可以有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多点透视。如果画面元素与空间形态规则,若有明显灭线、灭点的,多用来表现建筑物的透视。园林效果图仅靠前后层次和近大远小来体现空间深度,以自然形态居多的,容易陷入单调之中,我们通常需要在画面中加入其他要素,如园林硬质景观、园林建筑或设施、人和其宠物等,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

1) 写生或平时训练透视图绘画步骤

①在设计构思成熟后,可以用铅笔起稿。学生读者应明白这样的事实,力图逐渐摆脱用铅笔起稿的习惯,尽量锻炼自己直接上墨线稿。铅笔对于熟练者而言只有在确定视平线、灭点或心点时使用。初学者可以接着用铅笔把每一部分结构都表现到位。如图2-10 (a) 所示。

②在上墨线描绘前,绘画者心里要十分清楚准备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表现,然后从这一部分着手刻画,同时把物体的受光、暗部、质感表现出来。如图2-10 (b) 所示。

③视觉重心刻画完后,可以着手拉伸空间阶段,虚化远景及其他位置,完成后,把配景及小饰品点缀到位,进一步调整画面的线和面,打破画面生硬感觉。

以上是透视图黑白稿或清稿或者称为墨线底稿的绘图过程,这个过程应注意五点:

其一,物体的透视和比例关系要准确。其二,点的巧妙运用,能增加物体的质感和画面的动感。其三,在线的绘制过程中应注意运笔力度,如果想要获得飘逸感,运线时起笔和收笔的力度要大,在中间运行过程中,力度要轻一点。如果想使线条结实、敦厚,则需要在运线时用力均衡、匀速、平稳。其四,注意画面中的各种物体的明暗面的刻画,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如果着色立体感和光影变化可以弱一点,反之立体感要强一点。其五,在清稿绘制中,物体的质感同样非常重要,所以要把物体的肌理、纹路基本表现出来。如图2-11所示。

④上色前应先考虑画面整体色调,再考虑局部色彩对比,甚至整体笔触的运用和细部笔触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再动手,详细刻画,注意物体的质感表现,光影表现。笔触的变化,不要平涂,由浅到深刻画,注意虚实变化,尽量不让色彩渗出或越出物体轮廓线。

⑤整体铺开润色,运用灵活的笔触。

⑥调整画面平衡度和疏密关系,注意物体色彩的变化,把环境色彩考虑进去,进一步加强因着色而模糊的结构线,可以使用修正液修改错误的结构线和渗出轮廓的色彩,同时提高物体的亮光点和光源的发光点。

2) 透视图的具体绘制方法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练习作业,学生读者可以在绘制透视图时先采用小幅草图来推敲构图、空间层次、明暗关系、前景、中景和后景,这样在选择视点位置、视线方向以及画面构图时就可以抓住重点,节约时间。同样一个场地的透视图,由于画面上的虚实空间和元素布置的不同,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在介绍具体的透视方法之前,有必要先了解透视图中的构图类型。下面以人视透视为例介绍。

①常规视高下心点透视效果图绘制方法

图2-10

这种透视效果图给人一种深远感,因为心点 (透视消失点,也称为一点透视) 在画面中,所有在空间中平行于地面的建筑线条的延长线都可以交汇到心点,并且从图上也能清楚地看出灭点和消失线,所以特别容易把握,不会造成特别的透视问题,元素近大远小的变化也很连贯,所以这种透视效果图还是比较容易绘制。

图2-11 墨线结构绘制完成,上色部分略

绘制街道、狭长的水体、岸线等设计效果图,采用这种透视效果图最好,但是也容易呆板。作者的经验是,应该在表现图中增加配景色。比如街道两侧的招贴、广告牌、小旗帜、飞鸟、行人、植物等,可以通过建筑物的构架增加空间透视的趣味性,否则画面下部一方面不好处理,另一方面图面空旷缺乏生动感。如图2-12、图2-13所示。

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的Nicholas T.Dines教授的成果,其原理如下:

a假设成人的视高为1.5m,正常成人的清晰视锥在竖直方向约28°,水平方向约60°,如图2-14所示。因为tan14°约等于0.25,即1/4,所以平视状态下,成人能看清地面元素的最近距离为1.5m×4=6m。

b假设画面位于距离站点6m远的位置 (如图2-14 (a))。画面后各点与视点连线交于画面的点,就是该点在透视图上的位置。根据相似三角形定理可以得出距离站点9m (即画面后3m) 的地面点在画面上的投影位于视平线往下2/3视高的位置; 距站点12m位置的地面点在画面上的投影位于视平线往下1/2视高的位置,即画面底边和视平线的正中; 距站点15m位置的地面点在画面上的投影位于从视平线开始往下2/5视高处,以此类推 (如图2-14 (b))。

图2-12 狭长形表现示意图

图2-13 狭长形街景表现示意图

图2-14 透视学原理1,摹自Nicholas T.Dines《透视学原理》

c假设画面中所有人的身高相同 (那么其视高也相同),且地面水平 (如图2-15 (a)),则透视图中站在任何位置的人的眼睛都应位于画面中的视平线上,其站点在视平线以下某个位置,头顶稍高于视平线 (如图2-15 (b))。任意位置的地面线在透视图上很容易确定,为视平线向下的 (6/L) ×视高 (如图2-15 (c)),L为该位置地面线距视点的水平距离,单位为m)。如果借助刻度尺,就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任意处地面线在透视图中的位置 (如图2-15 (d))。

图2-15 透视学原理2,摹自Nicholas T.Dines《透视学原理》

d透视图中某位置的物体高度也可以参照该位置地面线与视平线轻易求得。在视高为1.5m的透视图中,无论画面上任意位置地面线和视平线的图上距离是多少,都代表着该位置的1.5m的高度。如图2-16所示,如何确定距站点12m远的边长3m的正方形在画面上的面积呢? 相应的,画面上12m位置地面线与视平线之间的距离代表1.5m,以此为参照,在视平线上方画出同样长度,由此可以确定正方形的高度,再以此边为基准画出整个正方形。同理,可以确定任意位置元素在透视图中的大小。

图2-16 透视学原理3,摹自Nicholas T.Dines《透视学原理》

e绘图时虽然不必把每一点都精确求出,只需确定几条关键地面线的位置,结合视平线推算出此处景观元素的水平尺度和竖直尺度,表示出来作为绘制其他元素的参照,再结合透视的基本规律就能绘制出整个场地的精确透视图。

根据上述原理,提供以下3种徒手绘制一点透视图的方法。

方法1如图2-17所示,制作顺序为:

a首先绘制出视平线和站点。

b过站点绘制视平线的垂线,则交点CV为一点透视的灭点。

c以站点、CV为角点,视平线为垂直边绘制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d过CV做垂线垂直于三角形斜边,交于P点,以P点为角点,绘制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e从站点处绘制45°面与视平线的交点就是方格网对角线的两个灭点中的一个。

f确定对角线灭点后,根据透视规律可以很快勾勒出地面透视网格,然后绘制景观元素。

注意: 人的清晰视锥在水平方向的夹角大约为60° (现为了方便假设竖直方向也是60°,即正圆锥),则以中心灭点为圆心,以视距tan30°的倍数 (即0.58,约为0.6) 为半径画圆,如果画面范围远远超过这个圆,就会有明显的失真,犹如广角镜头拍摄的效果。其实肉眼的清晰视锥在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到30°,若要效果更逼真,竖直方向的透视图范围应该再小一点,但是这样的效果图的画面不够开阔,显得十分局促。

图2-17 徒手绘制一点透视方法1,摹自Nicholas T. Dines《透视学原理》

方法2如图2-18所示,制作顺序为:

按照与方法一同样的条件,即成人视平线高1.5m,画面位于距站点6m处。

图2-18 徒手绘制一点透视方法2

a在图纸下方绘制出距站点6m位置的地面线,即绘制面底边,GL6m。

b在GL上方一定距离绘制出视平线HL。

c先将直尺0刻度对准视平线HL,再调整直尺角度,使3cm刻度对准GL6m,然后在直尺刻度2cm处也就是视平线往下2/3位置绘制一水平线,即为距站点9m处的地面线在画面上的投影。若透视图幅面很大,可以将30cm刻度对准GL6m,则20cm刻度处为9m处地面线在画面上的投影,以此类推。

d保持0刻度在视平线上,移动直尺,使4cm刻度对准GL6m,在2cm刻度处 (视平线往下2/4位置) 绘制一水平线,即为距站点12m远的地面线在画面上的投影。

e根据上述方法可以精确地求得距站点任意距离地面线在画面上的位置,量高方法与上述相同,不再详述。为了有更直观的参照,可以在该位置画上一个成人。

方法3如图2-19所示,制作顺序为:

图2-19 徒手绘制一点透视方法3

a在图纸下方绘制出距站点6m远处的地面线,即画面底边,GL6m。

b绘制出HL,以HL、GL6m为上下两边绘制出一个正方形,则该正方形表示6m位置的1.5m见方大小。

c绘制对角线AC和BD。

d通过对角线交点的水平线为距站点12m位置地面线的投影,绘制出GL12m,与正方形交于E点。

e连接BE,BE是另一个方格的直边,点A是45°对角线灭点,所以AC必定与该方格的一条对角线重合,所以通过BE与AC的交点的水平线即方格横边,为GL18m。

f同理可以求出距站点6m整倍数远的地面线在画面上的投影,如GL24m、GL30m等。

以上均以1.5m高 (即成人站立时的高度) 视平线为基础来绘制透视图,对于一些视平线不是1.5m的情况,例如儿童、成人坐姿和乘轮椅者的视平线都低于1.5m,而鸟瞰时的视平线则远远高于1.5m,利用上述方法稍加变化即可以妥善解决这类问题。

② 儿童视高的心点透视效果图绘制方法

5周岁左右儿童视线高度为0.8m,如图2-20所示,相当于成人视高的一半,则所有的距离和尺度都相应减半。儿童与成人的清晰视锥相同,竖直方向的清晰视域为28°,则儿童在平视状态时能看清3m以外的地面。假设画面位于距离视点3m远处,那么任意位置的地面线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求出,如距离站点6m远的地面线在画面上则位于视平线以下1/2视高处,9m位置的地面线在画面上则位于视平线以下1/3视高处。且画面上视平线与任意位置地面线之间的距离都为0.8m,参照这个尺度可以确定该位置景观元素在透视图中的大小。从图2-20中可以看出,儿童视高是成人的1/2,以儿童视高为基础的透视网格 (红色) 的尺寸也是以成人视高为基础的透视网格的1/2。

图2-20 儿童视高的心点透视效果图绘制方法

边长为1.5m的正方形

③鸟瞰视高的心点透视效果图绘制方法

如图2-21所示,假设鸟瞰视高为150m。因为竖直方向的清晰视域为28°,平视状态时能看清600m位置以外的地面,所以设画面位于距离视点水平距离600m处。由相似三角形定理可知: 距离站立点900m的地面线在画面上位于视平线以下2/3视高位置,距离站立点1200m地面线在画面上位于视平线以下1/2视高位置,以此类推。鸟瞰的视高是成人平视时的100倍,其透视网格的基本单元 (图2-21中的红色线框) 的尺寸也是平视时的100倍。

这样,以视高1.5m的透视画法为基础,读者可以方便地求出任意视高的透视,根据设定视高与1.5m的倍数关系,就可以确定地面透视网格的尺度。在快速设计中,为了折算方便,节省时间,选择的视高最好与1.5m有整倍数的关系,如鸟瞰时选取视高为9m、15m、30m或150m等,同样在绘制低于正常视高的透视图时,视高最好为正常视高的一半,如上文实例中儿童视高为0.8m。

图2-21 大型鸟瞰透视效果图绘制方法,摹自Nicholas T. Dines《透视学原理》

一点透视是最常用的透视方法,适用于强调空间和形体的纵深感,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林荫路、入口景观、建筑物及其内部空间等都可以用一点透视来表达。这种方法也适合绘制鸟瞰图,若主要要素平行于画面或垂直于画面,则鸟瞰图的效果更佳。在园林快速设计中,一点透视也是很讨巧的画法,绘制完硬质景观主立面后,直接复制一个主立面或稍微增加一些变形,然后确定视平线和中心灭点位置,结合立面直接往中心灭点和其他灭点处拉线即可求得。一点透视的视平线最好不要位于画面的正中位置,可以在画面的上1/3或下1/3处,同样中心灭点最好也不要在画面的正中心。

④两点透视图

两点透视图画面虽然以人的视角为主,但是却主要表现较大场景,如日落、草原、宽阔的草坪等。画面的景深主要通过前后元素的遮挡、掩映来实现,这种透视突出的不是纵向的景深感,而是横向上的延展和开阔,适合于中景为开阔空间的场地以及自然空间。(www.xing528.com)

常见的两点透视图较快速的画法是先绘制上视平线,根据灭点拉透视线 (如图2-22所示,美国建筑师德皮克的快速透视方法效果图)。该方法要求绘图者要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并能保证图中元素的量高和深度位置基本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根据上述一点透视的原理,Nicholas T.Dines还提出了针对两点透视的快速且准确的画法,采用这种方法在画大幅透视图时,也不必为灭点在图版之外很远而担心。Nicholas T.Dines以一个边长3m且其一条竖直边位于距视点6m位置画面上的正方体,在视高1.5m时30°/60°和20°/70° (较常见的两种透视角度) 的透视为例。归纳出两点透视中的关键点,如左、右灭点、地面网格、对角线灭点在视平线上的比例关系,以及水平尺度与竖直尺度的关系。学生读者仅需掌握以下的简化步骤。

a.30°/60°的透视画法操作步骤如下:

(a) 绘制出地面线 (BASE LINE) 和视平线。绘制出正对视点的中心线 (CV),并将其上、下各5等份。用三角板或徒手在地面线和视平线之间绘制出若干60°斜线,从而定出地面网格的对角线灭点(45°VP)、量点(MP2)、右侧灭点(RVP) 以及右侧辅助线位置 (见图2-23 (a))。

图2-22 常见的两点透视绘制方法效果图

(b) 将右侧辅助线两端各延长两个单位,并将视平线上、下两部分均做5等份 (见图2-23 (b))。

(c) 连接右侧辅助线和中心线上的等分点,就可以得到往左侧消失的透视参考线。然后以O点为起点,在基线上量测出10个单位 (图2-23 (c) 中最下方虚线位置),连接该点与MP21连线与最下面一根透视参考线的交点,就是紧靠画面的地面上正方形 (边长3m) 的一个角点。图上O点位于画面的底边 (相当于上述成人视高一点透视中的GL6m),因此,通过O点的线就是6m远位置的地面线,介于6m地面线和视平线中间的为12m远地面线,与一点透视中地面线是水平的情况不同,这个地面线左侧往上方斜,在左侧任意位置再根据这种比例关系可以确定另一点 (徒手或用直尺),连接起来就是该位置的地面线,也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绘制出地面线,就是根据已有的透视参考线倾斜趋势标出地面线的位置,于是任意位置的地面线都能轻易绘制出。

(d) 任意位置的量高。与上述一点透视相同,平地上成人的眼睛一定在视平线上,所以任意位置的地面线到视平线都相当于该位置1.5m高度,根据上述条件再结合透视规律,就能又快又准地绘制出透视图 (见图2-23 (d))。如果透视角度是60°/30°,则左侧与右侧对调一下即可。

b20°/70°透视如图2-24所示,其画法操作步骤与30°/60°透视相似,只是由于透视角度变化,不同点如中心点和右消失点、量点等的相对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读者只需按照图2-24中步骤确立透视参考线,其他与上述方法一样。

图2-23 30°/60°的透视画法操作步骤,摹自Nicholas T. Dines《透视学原理》

图2-24 20°/70°的透视画法,摹自Nicholas T. Dines《透视学原理》

上述30°/60°和20°/70°透视方法都是以视高1.5m为例,其他视点 (如鸟瞰和儿童视点) 也同样适用,读者可以参照一点透视的方法类推。

以上透视方法快速而准确。在完成实验设计过程中,思维要敏捷流畅,若过于倚重求算绘制透视图,将导致设计思路的停顿,尤其是当设计者不能熟练应用透视方法时。其实,只需满足基本的透视原则,即便不采用准确的透视求法,也能取得不错的图面效果,而且能体现另类风范。透视图效果如何,主要在于透视图中各部分关系是否符合透视规律。若透视图中出现近小远大,一组平行线有明显不同的灭点,或者仰视图中能看到屋顶屋脊,都是严重的透视失真。

对于初学者而言,求快和求准的方法都值得掌握。精确的方法看似稍微复杂,一旦熟练掌握后其实并不耗时,再结合透视规律和画者的经验适当简化,将更为快速。而简单的方法若常加练习,再结合精确方法和写生作为校正,也能绘制出较为准确的透视图 (参考阴影和透视课程教材)。总之,好的透视图除了要有准确的透视关系外,还要有好的构图手法、生动形象的景观元素,以及作为烘托的配景,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出空间的广阔、深远乃至氛围与意境。

5. 分析图

在大多数时候许多同学不重视分析图的绘制,以为不过就是绘制粗虚线而已。有的同学只是以形式主义的态度绘制分析图,为了画而画,有的同学是在画好正式图后,为了完成任务随意绘制分析图。

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分析图的作用和目的是不同的。在设计初期几乎还不存在任何其他图件的时候,分析图就应该已经存在,通过图示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各种因素的空间关系,将繁多的现状条件梳理清楚并找出重点,分析图就是为了推进设计服务的。给自己看的分析图可以是比较随便和写意的草图,分析图是绘制给读图者看的,使读图者可以深入了解作者的设计意图和思路,迅速领会方案构思。所以分析图要非常清晰、概括地展示方案的优点和特征,这样分析图的绘制形式就应比较工整。

在设计过程中,分析图和功能分区图 (泡泡图) 等是相互参照、互为补充的关系。作为快速推进设计的触媒,图示分析的形象与简洁程度也会影响设计思维,因此有经验的设计师在长期的设计经历中常会形成适合自己的独有的图示符号。

(1) 注意事项

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的设计中,主要绘制功能、流线和景观三个方面的分析图,并把握好以下几条:

①简明扼要,以最简练的图示语言表达出方案的框架结构,突出特点、优点,以彰显方案的合理性。

②图形工整,图例恰当并有明确的图例说明。

③色彩鲜明,能明显区分不同的元素,可以加绘阴影或三维画法,增加视觉吸引力。

④分项说明,每张分析图上以一项或两项内容为主,背景应适当弱化和简化。底图的繁简应得当,太繁无法突出主要因素且比较耗时,太简单则交代不清,不能表达主要的内容。

(2) 常见的平面分析图

1) 功能分区图

功能分区图表现主要的功能分区,表现每一地块在场地中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有时与流线分析图整合在一张图上,以突出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如图2-25所示。

2) 视线分析图

视线分析图包括主要观景点的位置、观景方向、视域范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封闭空间、景观序列以及不同视觉界面的起始位置等。绘制视线分析图需要注意突出视线重点,有时需要和透视效果图结合绘制。如图2-26所示。

3) 交通流线分析图

交通流线分析图包括所有的交通流线、停靠点、换乘点和驻留点,且要交代清楚交通流线与各功能区的关系,诸如主要游线或次要游线、陆上游线或水上游线、停车场、码头、桥梁、空中栈道等都要标出,其他如厕所、服务点等设施也可以标示在交通流线分析图中。交通流线分析图还应该与交通出入口,消防通道的位置结合绘制。

图2-25 功能分析图举例

图2-26 视线分析图举例

4) 植物种植分析图

如图2-27所示,植物种植分析图可以包括若干内容,比如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 (季相) 规划分区图、植株高度分区分析图、种植类型分区图、种植与功能区分析图、种植与道路关系分析图、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图底关系分析图等,植物种植分析图还要突出种植形成的空间围合和划分效果。植物种植分析图中应能区分出乔木和灌木、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以及不同的种植方式,如孤植、行植、列植、丛植、群植,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等。

图2-27 植物种植分析图举例

5) 其他类型的分区

根据项目类型和规模,平面分析图可能会按照景观特征、保护程度、主题类型等进行空间划分。如按照景观特征,平面分析图可以划分为半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内聚空间、带形空间、标志性景观空间,或山林景观、滨水景观、溪谷景观等; 按照敏感和保护程度,平面分析图可以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控制区或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一般敏感区(生态方面),以及核心地段、建设控制地带、风貌协调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建筑方面) 等。

平面分析图能进一步明晰空间结构且为书写文字说明打下基础,在时间充裕的课程实验作业绘制时,应多绘制平面分析图以达到设计锻炼的目的。但是在时间紧迫时,绘制多少张分析图则应根据项目的类型、规模确定。平面分析图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增加其他不常见的名目,但是也不宜无限制的累加,点到为止。比如广场设计中可以有空间分析、视线分析、流线分析、软硬质景观分析; 滨水空间设计除了常规的平面分析图还可以有岸带划分、滨水天际线分析、生态功能分析等。

在完整的课程作业设计中平面分析图可以作为平衡版面的要素。在布局好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后,兼顾文字说明的位置以及整体效果灵活安排其位置。好的平面分析图可以增加视觉吸引力和条理性。从形式上来说,平面分析图不仅可以通过平面图表达,还可以有剖面或三维形式 (如轴测图和透视图) 的分析图,甚至根据元素不同分层表达。从组织上来说,平面分析图之间不仅可以是常见的平行并列关系,也可以是反映工作历程和思考轨迹的连续性、叙事性表达。

6. 文字说明

(1) 一般要求

设计必须辅助一定的文字作为图件的补充,图文并茂。一般而言,一幅完整的设计作品包括这样的文字: 大标题 (主旨标题) 和项目标题、图件标题、设计说明、尺寸标注、经济技术指标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作品配置一定量的文字说明和标注有助于补充设计理念,也体现了学生的语文功底。

图纸上的文字应简明扼要,内容涉及立意布局、设计思路、主旨、场地分析、交通流线、功能结构、视觉景观、生态布局和预期效果等,每个条目几句话即可。如果以作业的形式提交,时间上相对宽裕则可以叙述得多一些,并且加上对场地前期分析、现状分析和构思过程。设计说明在文字安排上应与图件相互配合,美观大方,又不至于太突兀。文字块要排列整齐、字体端正,可以在每个段落前加上序号或相关符号,设计说明如果字数有要求,则不应长篇累牍,给人以思维清晰、条理分明的感觉。为了醒目可以加一点儿符号起到让人注目的目的,但是切不可以在文字块外围胡乱装饰。要避免为了排成花哨的图案而牺牲可读性。图中的文字标注应采用引线或图例,引线的角度和形状尽可能相同,整洁易读。

设计说明是检验学生读者书写能力的有效手段,有的学生字写得很难看,应自我认识到这一点,应尽早练习写字,逐渐掌握书写规律性很强的长仿宋字体。原本就能够写出一手好字的学生,作品会在老师的第一印象上获得好感,但是应注意全图的字体保持一致、工整和稳重,千万不可给人一种轻浮草率和持才放旷的感觉。

经济技术指标是检验设计方案合理性的重要部分,是老师判断学生设计是否依照设计指导书进行的重要标准。检验学生对块的相关设计的数学功底和设计全局的把握程度,这必须靠以往的练习和积累而成。我们要求学生平时看到小区规划设计,能够马上估算出容积率、绿地率等经济技术指标。学生读者还应了解建筑学、城市规划中的常见术语,如容积率、建筑面积等指标的含义,设计的经济技术指标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风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指标如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道路铺装面积及比例、水面面积及比例、路网密度、水平郁闭度、垂直郁闭度、常绿/落叶比例等都应在设计时有所考虑并在成果中表达出来,并且绝对不应该违反设计指导书。

有些设计者钢笔字写得很难看,也不会其他书写手法的,最好把标题写成工程字。工程字的写法过程如图2-28所示,先在草稿纸上绘制字体大小的正方形,然后在其中工整地写出字体的骨架,用马克笔写出宽笔笔画,在图纸上按照粗笔画的样子把字体分出来不要的部分涂黑就可以了。工程字可以进一步美化和变形。

注意,标题虽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和图纸不成比例地放大,标题字需要和图纸的大小相互匹配。比如图2-29中的比例就不是特别恰当。

(2) 更高的要求

诗情画意的文字在园林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国传统园林本来就是特别诗意的,园林、文学 (诗词歌赋)、绘画三者密不可分。营造美景的同时还要有美好的立意。为了抒发、寄托园主的情感,或让游人了解已有景观的特征和意境,都需要有优雅切题的景名以点出其中奥妙。

结合具体设计的说明文字如果恰如其分,会使设计意图更加明确,也能向老师或甲方展示设计者的文学功底、造景和点景意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就是要营造美,所以规划设计本身也要求设计者善于发现美、创造美,这离不开一定的文学功底。有人说设计师要有“诗心画眼”,即诗人的心灵、画家的眼睛,能将外在的景观与内在的意蕴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要求学生读者平时加强对自己语文的训练,平时要多看、多读、多写和多思。

图2-28 从上至下: 工程字书写过程

图2-29 学生作品,文字的大小和图幅不匹配

在我国的名胜古迹尤其是传统园林中,精练而传神的景名、楹联和景诗等浩如烟海,常给人以余音绕梁和遐想的空间,是值得品鉴和学习的典范,读者在平时的学习、旅游中对于景名、楹联、题刻要多加留意。比如: 杭州西湖十景、乾隆三十六景和圆明园的四十景等,不仅文字贴切文雅,而且通过这些精练传神的景名将全园的风貌生动地概括出来。举例如下: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 双峰插云 南屏晚钟 三潭印月

康熙三十六景:

烟波致爽 芝径云堤 无暑清凉 延薰山馆 水芳岩秀 万壑松风

松鹤清褪 云山胜地 四面云山 北枕双峰 西岭晨霞 锤峰落照

南山积雪 梨花伴月 曲水荷香 风泉清听 壕蹼间想 天宇咸畅

暖流暄波 泉源石壁 青枫绿屿 莺嗽乔木 香远益清 金莲映日

远近泉声 云帆月舫 芳诸临流 云容水态 澄泉绕石 澄波叠翠

石矶观鱼 镜水云岑 双湖夹镜 长虹饮练 甫田丛越 水流云在

除了景名,图上还要标出常见的功能分区、设施等,其名称要规范简洁,下面是一些常见名称举例。

1) 功能分区和服务设施类

功能分区名称,如健身休闲区、文化娱乐区、园务管理区、入口休息区、科普观赏区等; 服务设施类名称,如监测站、观鸟点、救护站、游人中心、一级服务点、二级服务点、休息回廊、景观钟塔、温室、轮滑场、地方剧广场、少儿剧场、公厕等。

2) 分析图类

陆上游线、水上游线、主要游线、次要游线、消防通道、主路、支路、游步道、林中曲径、水幕电影、吊桥、码头、栈道、人工湿地、垃圾转运站、35k V变电站、10k V箱式变电器等。

3) 空间形态类

内聚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过渡空间、全封闭空间、流动空间、滨水驻留空间等。

文字标注的方法有三种:

①用引线标注 (见图2-30 (a));

②用数字符号索引 (见图2-30 (b));

③直接在图上标注 (见图2-30 (c))。

其中前两种方法看上去更为整洁,后一种因为标注文字可能遮盖细节,所以通常不被采用。

7. 排版与展示

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方案内容做得好,排版也要得体。这非常重要,排版的训练也培养和锻炼学生读者的统驭能力。排版的合理与否除了影响整体图面效果外,还会影响设计者画图的时间。其实在绘图之前,就应该结合设计任务书对整个图纸进行大致的测算和估量。平面图和剖面图本来就应一起绘制,效果图的位置应该留足,分析图和设计说明虽然可以见缝插针,但是也必须具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有回旋的余地。全图中的各种要件都应均匀分布而不是拥挤在一起留出大面积的莫名其妙的空白,总平面图上要素最多,所占幅面最大; 立面图和剖面图图面内容较少,多呈长条形; 鸟瞰图、透视图非常直观具象,往往最引人注意; 分析图抽象概括,由几幅小图组成; 文字部分要条理清晰,形式简洁明快,不能喧宾夺主,指标分析多以表格形式出现,文字和指标较为理性、概括,宜放在总平面图或分析图旁边。在复杂的排版上,我们有的时候不主张“宽可走马,密不容针”。

图2-30 文字标注的三种基本样式

图2-31和图2-32中的编号其实是示意性的,只是想说明一些原则,可以根据不同任务作出一些变化,需要灵活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总平面图应该按照指北针的方向绘制,可以根据项目来安排图纸的纵向或横向,如果一开始纵向,则其他图纸应一律纵向,保持一致。

(2) 如果图纸在高度上具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将各层平面图和立面图在垂直方向上对齐排列。

(3) 如果图纸在宽度上具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将各层平面图和立面图在水平方向上对齐排列。

(4) 剖面图应该与平面图在垂直方向上或与立面图在水平方向上对齐且保持一致。

(5) 详图和标注应该有秩序地成组布置。

(6) 轴测图或表现图通常从上到下布置,或从左至右布置。

具体版面安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图纸大小与版面布局

图2-31 图版布置

图2-32 图版布置

设计指导书中一般包含对图纸大小有明确要求,设计师务必遵守。平常训练常用A1和A2图纸,有时也可能使用A3图纸。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希望学生读者尽可能地严格要求自己,采用大号图纸以便将全部内容表现在一张图纸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1) 锻炼自己的整体布置能力,大幅面利于生动地安排版面。

2) 省去中途换纸的时间。

3) 避免提交作业时个别图纸被遗漏。

4) 一目了然,大图更为醒目,方便老师评图。

(2) 图面排版匀称

如果图面排版不当,会产生失衡混乱之感,使图面效果大打折扣。版面要匀称、突出重点,宁可排版紧凑,也不要拖泥带水,宁可简单整洁,也不要稀奇古怪。

(3) 版面填空补白

在排版时各单项中间难免出现较大的空隙,尤其当基地形状不规则时,这时就要加以适当处理,避免零乱。例如总平面图周围可以结合比例尺、指北针以及文字说明布置,透视图或鸟瞰图周围可以加上缩小简化的总平面图,且标明视点、视角和视高。当不同的立面图与剖面图上下排版时如果有长短差别,可以通过采用等长的背景作为统一的手段,避免参差不齐。如图2-33~图2-35所示,为较好的排版作品示意。

图2-33 图版布置实例1坦帕德棕榈饭店 (Tempe Mission Paims) 出图时的展板布局,摘自戴维·A·戴维斯、西奥多·D·沃克《场地与景观设计图解》原著第五版。

绘制正图时,首先绘制主要部分,再根据已经完成图面的整体效果安排标题和图例,但切记不要遗漏。常用的标题有“快题设计”、“快图设计”、“风景园林快速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字体以方块字为宜,简洁工整,不必标新立异。可以增加一点装饰性的符号和线条,以活跃图面、完善构图,切不可过于繁琐。

(4) 布局需要考虑到绘图方便

如果要求学生读者必须使用多张图纸绘图,则图纸之间必定存在密切的联系,若布局不当就会影响理解设计。比如总平面图下面最好布置立面图和剖面图,这样绘制立面图时可以从总平面图中直接拉竖直线,而绘制剖面图和立面图时则可以共享水平方向的参考线。方案草图定稿后,上正图之前要根据项目类型、基地形状、图纸数量与内容考虑充分,灵活地安排版面,既要紧凑美观,又要便于画图。

图2-34 图版布置实例2,图为作者参加的某次国内园林设计竞赛图版布置。

图2-35 图版布置实例3,两图为作者参加的某次国外园林设计竞赛图版布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