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表达自己的求职愿望时,要使对方觉得求职者感兴趣的是该公司或企业及其提供给你的职业或职务,而非求职者个人的偏好或兴趣。因此,措辞行文时要突出对方的利益,要让对方意识到录用你可能在哪些方面受益,而不是强调个人的需要、个人的期望或家境的困难等与对方没有直接联系的个人因素。要知道求职不能靠人同情或施舍,而是靠自己的才华和技能,靠求职者能否为用人单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要过分渲染自我。求职需要优秀的品德和真才实学,也需要自信心,但是在提出求职申请时不能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更不能自吹自擂。当然,也不要妄自菲薄,过分谦虚。如果求职者确实具备某些优势,就应实事求是地列举出来,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你申请的工作或职务。在求职信的创作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以下说法:
“我能够适应各种工作”。
“我听贵公司近期效益不好,我相信我有能力改变这种状况”。
“我是学艺术专业的,到贵单位之后,我一定能够使贵单位的文艺节目在各类比赛中夺魁”。(www.xing528.com)
以上这些不实之词,一眼就能辨认出来。这种过分吹嘘反而让人觉得求职者华而不实,从而对其真实能力产生怀疑。因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所以,求职中切不可用肯定的口气把自己说成是万事通,尽量避免使用“一定”“第一”“绝对”“肯定”“完全可以”“保证”等这一类词,而是只能“适度推销”自己。当然“适度推销”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一般对外资企业可以较充分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强调自己的特长;对国内企业,可如实介绍自己的理论基础、特长和爱好等。
——避免简写引起歧义。与朋友谈话时人们习惯简称自己的学校或者所修专业,但在求职中应该避免这样做。用简写词语一是显得随便、不够庄重,可能会引起读信人的反感;二是一些简称只有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交往范围中才能被准确地理解,超出这一范围人们可能就会不知所言,甚至产生误解。
——在求职信中的称呼要恰当,如不恰当会显得俗气、幼稚。有一位毕业生在写给某职业介绍中心工作人员的信中的称呼是“叔叔、阿姨”。还有一位女大学生写给某单位人事处工作人员的求职信的称呼是“大哥、大姐”,这样的称呼是非常不恰当的。所以,在求职信中使用正式、规范的称呼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写给学校的求职信中可称呼“老师”、写给公司的求职信中则多称呼“先生”“女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