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一种个体无法运用自己寻常的方式来应对所遭遇的内外困扰的反应。
一般而言,根据引起危机的事件可以把个人的危机分为以下几类:
①境遇性危机,遭遇罕见或异乎寻常的事件,如由台风、地震、泥石流、交通事故、火灾、洪水等引起的个人心理、行为、生活发展等各方面的混乱、应对功能失调。
②丧失性危机,是由于个体失去亲人、朋友、重要的人而造成的,主要是心理上的、认知上的和行为上的失调。
③发展性危机是指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生急剧的变化和转变,如就业、移民、退休等。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面对不同的任务和不同的成长阶段,遭遇不同的社会环境,在转换任务,进入新的成长阶段,面临新的社会环境时,可能会产生适应不良的危机。如大学新生适应性危机,未就业毕业生的心理危机等。
④存在性危机是指人在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时引发的心理危机,如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价值、意义等。
面对心理危机,由于处理方法不同,结局也会不同:
①有效应对危机。顺利度过危机,并从中获得经验和成长,学会处理危机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②虽度过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虽暂时度过危机,但是并没有真正将危机造成的影响解决好,而是遗留下来一些认知、行为、人格方面的问题等。
③经不住强烈的刺激,导致自伤自毁、自杀、攻击等。
④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心理矛盾冲突激烈难以解决,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而且危机的表现与处于急性或延迟性心理障碍的患者类似,也可以是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是发生心理障碍。
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轻则危机个人健康,重则出现精神损害,造成个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破坏或损失,影响到个人与社会的交往,甚至对个体生命造成威胁。
(二)自杀
自杀是心理危机的强烈表现,这种严重的心理危机是有前期征兆的,只不过往往被忽视。
1.高危自杀人群——高校学生
2004年7月15日中午,北京大学医学部一名能歌善舞的大二女生从宿舍楼九楼一跃而下。
2005年7月12日,北京某重点大学一女生因考试时递答案给同学被老师当场“揪”出而悬梁自尽。
2006年3月1日凌晨,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研究生4号楼宿舍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10天内发生的第四起自杀事件。前三次分别发生在2月20日、22日、27日3天,第二起事件中的死者是一名职工,另外3起事件中,自杀者分别是一名正在读本科的男生和两名女研究生。
2007年5月11日,成都锦江区琉璃路661号的香江花园内,一女大学生金某跳楼自尽。原因是多次找工作未成,且被职介骗钱。
2008年2月24日晚上7:40左右,北京理工大学23岁的女研究生刘某在宿舍内吞服安眠药身亡。
2011年1月20日凌晨,通州区东关大桥北侧百米处,北京物资学院研二女生小聂跳河溺亡。事发前,小聂曾发短信告知舍友:“明天看不见我,就来河边……”
2014年7月3日凌晨,女大学生“未注册Animagus”更新微博称,“再见,还有对不起。如果还有人在意的话,请不要为我难过,请相信这对我来说是解脱,也请不要指责我,我知道这是自私的行为,这是最后一次了,也请相信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谢谢曾给我带来快乐的大家……”上千网友接力留言规劝。然而,7月3日深夜,警方传来消息,初步判断该女生已跳江轻生。
以上案例仅是高校学生自杀案例中的一部分。自2000年以来,高校学生自杀率居高不下,自杀未遂者也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研究显示,26%的受访大学生曾有过自杀想法。大学校园成为心理疾病高发地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求职失败、情感挫折、生理疾患、经济压力、家庭变故及周边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都会成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迪尔凯姆对自杀的定义入手: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死亡的行动称为自杀。遵循埃米尔·迪尔凯姆的思路,有两类因素会影响人的生命安全:非社会因素和社会因素。非社会因素如心理变态、正常的心理状态、种族、遗传以及自然因素等。社会因素包括利己、利他以及反常的生命诉求方式。
2.自杀的相关危险因素
(1)心理学因素
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刺激。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这些事件往往具有“丧失”的性质,如人际冲突、失恋、学习困难、考试失败、社会地位改变等,并能引起个体明显的情绪反应。当个体处于某种慢性痛苦时期时,这些应激性事件往往会起到触发作用。应激事件的累积也有可能导致自杀。
社会学家霍尔姆斯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中,列出了43项生活事件,这些事件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断发生,并达到一定值,就会产生生活危机,从而降低自杀抵抗力。在生活事件发生前后,有些人的个性也会发生突然转变。特别是当重大的不在本人预料范围内的生活事件发生时,这种个性上突然转变的概率就会提高。直系亲属的非疾病性死亡、长期坚持的信仰的破灭、榜样的陨落等,甚至一次意外的惊吓都有可能带来个性上的转变,重点取决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事前预估能力、心理准备以及本身的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www.xing528.com)
无法满足的焦虑引起大量自杀。任何一个需要的满足,随着它的逐渐平息,其他曾经被挤到一旁的较弱的需要就登上突出的地位,力陈自己的要求。需求永不停息,一个需求的满足会产生另一个需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过分的要求会使满足成为不可能,人们如果得不到满足便会处于激动不已、焦虑不安的状态中,这种精神状态也会引起大量自杀。
自杀未遂者具有以下共同的心理特征:
①认知方式:一般自杀者会存在非此即彼、以偏概全、走极端的不良认知模式,不能客观评价自身和周围环境;认为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能忍受、无法避免和无法解决的;对周围的人、事,对自己,对社会,心存偏见和敌意;缺乏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②情感问题:多数自杀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具有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他们往往对焦虑、抑郁、愤怒、内疚等情绪难以接受,缺乏精神支柱。
③意志行为:具有冲动、盲目、不计后果等特点,适应力差,对新环境适应困难,回避社交,难以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资源。
(2)生物学因素
据研究,抑郁症病人中,女性占绝大多数。全世界的大学中大概每8个人就会有1个人在其一生的某一个阶段遭受抑郁症的困扰。而抑郁症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
除此之外,我国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55‰,女性患病率要高于男性。女性的心理疾病患病率为何会如此之高?由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引起的自杀到底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这种心理疾病引发的生命安全问题是主要的自杀归因吗?
精神障碍是一类由多种因素作用于大脑而出现的精神或心理活动方面的问题,表现为人的情感、意志、认知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改变或异常,主要包括躁狂性、抑郁性、强迫性、冲动性的威胁生命安全的方式。
①躁狂性自杀。该自杀出于幻觉或某些谵妄性观念,病人自杀是为了躲避某种危险或某种想象的耻辱,或是为了服从他从上面接到的一道神秘的命令。引起躁狂性自杀的动机以惊人的速度产生、消失或变化,这种持久性的精神错乱使患者在幻觉或谵妄性观念一出现便产生自杀的意图,倘若自杀企图失败,则暂时不会重复。
②抑郁性自杀。与躁狂性自杀不同,后者只是一时发作,没有持久的原因。前者有一种与患者的一般特点有联系的稳定状态。这种自杀与极度抑郁和过分忧伤的综合状态有关,使病人不能正确地评价周围的人和事与他的关系。中国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为3%~5%,作为自杀最危险的因素,它具有隐匿性:一些症状极易被看作一般性的心情不好,被非专业人员忽视。典型的抑郁症状为:疲倦无力、躯体疼痛、记忆力下降、早醒、有自杀念头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对自己和生命的看法,会过分谴责,产生自残倾向,甚至觉得生无可恋。“她一连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眼睛注视着地上,感到透不过气来,好像担心发生某种可怕的事。她决心寻河自尽,因此要寻找最偏僻的地方,以免别人来救她。”法尔雷在《论忧郁和自杀》一书中这样描写一个患抑郁症女孩的心理状况。抑郁症是一种能够治疗而且需要治疗的疾病,大学生不要轻易对号入座或谈病色变。
③强迫性自杀。自杀不是由任何实际的或想象的动机引起,却由一种固定不变的死的念头引起,这种念头毫无理由地完全控制了病人的思想。患者知道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思考和推理对他没有任何影响,因此试图抗拒,在此过程中,他感到忧伤、压抑,以及与日俱增的焦虑感。病人一旦打定主意决定自杀时,却恢复了平静,可以说是自杀的企图平息了这种病态的愿望。
④冲动性自杀。看见了一把刀、在悬崖边上散步、站在火车轨道旁……一瞬间便引发了自杀的念头,行动如此迅速,病人往往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奇怪的是,我想不起来我是怎么爬上窗户的,当时是什么思想支配着我,因为我根本没有要自杀的念头,或者至少现在我不记得有这种想法。”没有任何动机,既不是出于现实的原因,也不是出于病人想象的原因,这是一种突然的、无法抗拒的、冲动的结果,躁狂性自杀有一种不合理的理由存在,但冲动性自杀没有任何理由。
以上精神障碍引起的自杀都没有任何动机,或是由纯粹想象的动机引起的,它们只是其中一种对生命安全的威胁,在正常人的生活中有更多需要我们去注意的。
在以上4种精神障碍中,女性的高抑郁率首次出现在中青年早期并持续到成年期,目前有很多理论都可以解释抑郁的性别差异。
第一种解释是生理的。研究发现,低含量的血清素扮演着导致忧郁症的关键角色,补充血清素含量水平,可达到控制抑郁情绪的效果,而男性比女性多产生50%的血清素,可能使得女性更抑郁。
第二种解释是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可能会突然导致抑郁。如较低的社会地位、经历经济困难、面对生活中的歧视等。
第三种解释是女性角色导致的“习得性无助”。如女性角色使得她们感觉无望和无权掌握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的成就更易被忽略和贬低,这些都容易导致抑郁。
第四种解释是自我沉默。该理论基于这样的假设,即社会化的女性把建立和保持亲密关系看得很重要。据此,女性要控制自己的表情、压抑气愤并需要限制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使她们不由自主地抑郁。
除此之外,躯体疾病也是导致自杀的常见原因。一些慢性和难治性疾病往往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精神崩溃。患者因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为摆脱痛苦而自杀,如果这些躯体疾病同时伴发抑郁,那么自杀的风险将明显提高。
(3)自杀的社会心理因素——维特效应
维特效应,指的是两百多年前德国文学家歌德发表的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由于该小说具有异常强烈的时代精神,所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的时代启蒙意义,因此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轰动,不但使歌德在欧洲名声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掀起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从维特效应来看,感应和模仿会引起传染性自杀。即在某些地方,某种环境下,一个人轻生的行为可能具有传染性,自杀会引起自杀。专家发现,一旦媒体报道某起自杀事件后,必在年轻群体中引起“维特效应”。如三毛、张国荣等名人在自杀后,曾引起不少人模仿。维特效应就像情绪“流感”,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维特效应就像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从众,在特定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志而采取与特定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随大流”。特别在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群体中,从众现象更严重。如感情脆弱者经不起外界的刺激,有时因一点小事也会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主要表现为性格不够坚强,应急能力不够强,情感拘束、沮丧、焦虑、郁闷或烦躁。凡是情感脆弱的人,往往以逃避的方式对待刺激,以随波逐流来保持心理平衡。尤其是当处于危机情况时,通常没有时间思考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而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人们感到害怕、恐慌而不知所措时,很自然会去观察别人的反应,然后照着做。但不幸的是,我们模仿的人可能和我们一样也感到害怕和恐慌,行为也不一定合乎理性。
3.自杀前的心理特点及动机
精神疾病、躯体疾病、宗教信徒自杀,不同的自杀原因,心理特点也不同。
自杀者在自杀前往往表现为以下特征:心理活动呈矛盾状态,一方面想要尽快摆脱生活的痛苦;另一方面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此时常常提及有关死亡或自杀的话题,但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想去死,而是希望摆脱痛苦。与其他冲动性行为一样,自杀行为其实是被日常的负性生活事件所触发,也是一种冲动性行为,且往往仅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自杀者自杀时的思维、情感及行动明显处于僵化之中,往往用悲观主义的先占观念看待一切,拒绝或无法用其他方式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
自杀动机如下:摆脱痛苦、逃避现实、获得精神再生,如怀才不遇,受到外界不公正待遇又无力抗争,从而失去生活乐趣,将自己看作“多余的人”,度日如年;为了某种信仰而牺牲自己,如“9·11”事件中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也要炸掉双子楼的恐怖袭击者们;作为一种表达困境的手段,通过自杀来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一时冲动,与他人产生矛盾,一时感情冲动丧失理智而自杀;自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失落感,导致自尊心受伤,驱使其自杀;通过死后进入天堂来得到自己所不能得到的东西,如婚姻不美满、第三者插足等,为进入“极乐世界”而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