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果达从一方面军几位重要高级指挥员的回忆出发,对中央单独北上前左、右两路军的关系作了历史考察。
杨尚昆的感觉是“令人感到空气里已经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1]那么,“火药味”究竟浓重到何等程度?
彭德怀回忆自己准备扣押人质。他向毛泽东建议:“为了避免红军打红军的不幸事,在这种被迫的情况下,可不可以扣押人质?主席想了一会儿,答曰:不可。”[2]彭德怀显然主张先下手为强。这一情节,以黄克诚回忆作佐证:“彭德怀曾主张先发制人,扣押陈昌浩作为人质,以逼使张国焘就范。”[3]
聂荣臻回忆自己当年子弹上了膛。一天晚上,聂荣臻在拒绝了陈昌浩的拉拢后,在回部队的路上非常紧张:“骡子我也不敢骑,让一个警卫员牵着走在前面,我走中间,一个警卫员殿后。我过去在不作战时,从来没有将手枪顶上子弹的,这次我将手枪子弹上了膛,也叫警卫员将枪里顶上子弹。老实说,我怕陈昌浩整我,也怕遇上藏在藏民中的坏分子打我的冷枪。”[4]
据刘伯承当年的警卫员王泉云回忆,刘伯承与董振堂等人秘密做了一番准备后,就寻机同朱德商量:“我建议如果带领五、九军团单独北上不行,干脆施个计谋,将张国焘抓起来,强行北上,以拯救红军,消灭敌人,打破蒋介石的围剿。”[5]刘伯承还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捉拿张国焘计划的实施方案,但朱德强调红军的团结,制止了刘伯承的计划。王泉云的回忆是可信的,因为有一本重要的著作可以作旁证:“刘伯承沉默了一下,突然问朱德:‘你有几支枪?’朱德知道刘伯承想干什么,便回答说:‘一支小手枪,两支驳壳枪,你呢?’刘伯承说:‘五支。’朱德想了想,觉得与张国焘的这种分裂活动作斗争,关系到党和红军的前途和命运,必须讲究方法和策略,决不能以个人生命为赌注,而应该经过一切曲折办法促使红四方面军北上。因此,他对刘伯承说:‘现在为党奋斗而死,是可以的,在这里,一个人无所谓,这事情演变下去,对革命不好!’后来,刘伯承回忆他和朱德与张国焘作斗争的情况时,认为朱德的方法是正确的。他说:在与张国焘作斗争的方法上,‘我是不如总司令的,我是暴躁的,时常不给张国焘留一点余地,总司令说:‘这样是要不得的。’”[6]
从一方面军几位重要高级指挥员的回忆看,当时同四方面军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武装冲突随时可能发生。
注释:(www.xing528.com)
[1]《杨尚昆回忆录选载:长征(下)》,载《党的文献》2012年第1期。
[2]《彭德怀自传》,第209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3]《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2004。
[4]《聂荣臻回忆录》,载《中共党史资料》第5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3。
[5]王泉云:《朱德制止刘伯承捉拿张国焘》,载《文史月刊》2004年第2期。
[6]《朱德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第22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