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朝:国运瞬间颓废,文化消亡

南朝:国运瞬间颓废,文化消亡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朝的国运,在侯景之乱中急转直下;南方世族的家运,也在侯景之乱中急转直下。东魏权臣高欢死后,继任者对侯景不放心,想要削夺他的兵权,侯景遂反叛北朝。东魏闻讯,当然派出大军讨伐侯景。梁武帝以侄子萧渊明为主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堰,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被俘。侯景占据建康后,杀萧正德,软禁梁武帝。

南朝:国运瞬间颓废,文化消亡

侯景之乱(548—552年)是南朝后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可谓一阵强烈风暴席卷南朝,所到之处,花果飘零,万物变色。南朝的国运,在侯景之乱中急转直下;南方世族的家运,也在侯景之乱中急转直下。侯景之乱后,南朝实际上已无法与北方抗衡,南朝最后的命运,可说在侯景之乱中就已决定。

当时的天下情势是:南方由梁武帝统治,但已盛极而衰。原来统一北方的北魏于534年分裂,黄河流域东部成为东魏(534—550年),西部成为西魏(535—557年),二者后来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北方由统一变成两个彼此敌对的政权,它们和南朝又是长久的对手,国际局势顿时复杂,各国之间与各国内部的矛盾日益增长,随时可能出现动乱。果然,牵动南北大势的侯景之乱就在北魏分裂14年后发生。

侯景是羯族后裔,东魏大将,镇守南方边疆。东魏权臣高欢死后,继任者对侯景不放心,想要削夺他的兵权,侯景遂反叛北朝。侯景反叛后,自知并非东魏中央大军敌手,乃向南梁提出投降请求。消息传来,南梁的朝臣怕北朝以接纳侯景为借口南侵,大多认为应不予理会,但年老却仍然好大喜功的梁武帝宣称“夜梦太平,侯景求降,正符所梦”,决定接纳,派人联系,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

东魏闻讯,当然派出大军讨伐侯景。梁武帝以侄子萧渊明为主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堰,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被俘。东魏乘胜进击侯景,侯景迎战大败,只剩下八百多人南逃,骗取属于南梁的寿阳城暂驻。但东魏因对抗西魏的军情更为紧急,不愿两面作战,战胜后反而与南梁讲和,侯景大起恐慌,只怕被南梁当作和谈的礼物送给东魏。于是侯景使出“投石问路”之计,伪造东魏皇帝的信函致送梁武帝,建议以萧渊明换侯景。

梁武帝被爱惜侄子之心蒙蔽,不查其诈,轻率复信“贞阳(即萧渊明)旦至,侯景夕返”,同意双方交换。侯景略施小计就摸清了梁武帝的心思,知道不得不反,遂暗中勾结梁武帝的另一个侄子萧正德做内应,准备叛梁。

548年秋,侯景发动叛乱,领兵南下,直抵长江。梁武帝完全没有防范,情报也完全不灵通,仓促之间竟命萧正德指挥保卫京师。萧正德求之不得,趁此机会派船接应侯景叛军过江,开建康城门迎接,叛军遂轻易占领外城,包围台城(宫城)。此时侯景兵力只有八千人,台城中则有十余万人口,两万多军队,南梁还有各地的勤王军号称三十余万,但彼此不相统属,又大多顿兵不前,保持观望,领兵的南梁宗室诸王无非想保存实力以夺取皇位,甚至不排除有些人还可能幸灾乐祸,只等老皇帝一死,就自行称帝。梁武帝的命运,便在这种“观望时机”“借刀杀人”的微妙暗黑心态中注定。

台城的攻防战漫长而惨烈,双方伤亡惨重,尸体无法掩埋,引起传染病的大流行,病死了更多人。拖到549年三月,侯景终于攻陷台城。城破时,城内只剩下二三千人,尸骸堆积,血汁漂流,惨不忍睹。侯景为攫取资源,同时大规模抢掠江南各地,手段残酷,杀人如麻,尤其针对家大业大的世族下手,几个月之间就使富庶二百多年的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炊烟断绝,人迹罕见,白骨到处堆积,像一座座小山

侯景占据建康后,杀萧正德,软禁梁武帝。不久梁武帝忧愤饥饿而死,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即南梁简文帝,不久又废杀萧纲,改立萧栋。551年,侯景终于废萧栋称帝,国号汉。次年,起自基层的南梁将领王僧辩、陈霸先大败侯景军,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才告平定。

侯景反叛时,其势力仅到达江南,从此以西的荆州到益州[4]一带依旧由南梁掌控,只是各地方首长心怀鬼胎,互相牵制,对长江下游的大乱坐视不理,反而是广州刺史部下的番禺[5]太守陈霸先与湘东王萧绎派遣的大将王僧辩联合攻灭侯景。552年,湘东王萧绎随即于江陵即位,是为梁元帝。此时据守益州的武陵王萧纪也宣布称帝,并攻打江陵。梁元帝向西魏求救,西魏派兵攻灭萧纪,从此占领益州要地不走。554年,昭明太子之子萧詧引西魏军攻陷江陵,梁元帝投降前将南朝政府与他私人的藏书全部焚毁,西魏立萧詧为傀儡皇帝,继续用梁的国号,但只给他江陵附近一隅之地,史称西梁或后梁。

梁元帝被杀后,陈霸先与王僧辩立萧方智为帝,即梁敬帝。此时东魏已遭北齐篡位灭亡,北齐起兵,带着以前战败被俘的萧渊明南下攻梁,梁军被击败。王僧辩屈服,迎立萧渊明为梁帝。陈霸先反对,杀王僧辩。此后陈霸先继续奋战,击溃北齐南侵军及王僧辩余党,最后自己于557年篡位,建立南陈,南梁灭亡,距离侯景之乱不过9年。

侯景之乱使南朝世族遭到沉重打击,南方社会受到极大破坏,在六朝古都建康居住数百年的世家大族损失尤其惨重。叛变之前,侯景曾向梁武帝表示,希望求婚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两家,梁武帝知道王、谢门第太高,他也无法答应,只得回复:

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

(译:王、谢门第太高,不是适合你的配偶,可以在朱氏、张氏家族以下寻求。)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等于婉转拒绝。其实既然皇帝认为王、谢家族的事自己都无法管,那么侨姓世族紧随在后的就是袁、萧两家,梁武帝萧衍身为当时兰陵萧氏的族长,只要下个命令,不难派一个萧氏宗族的女儿出嫁,还不必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唐太宗以皇族女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国王就是这种案例。所以对侯景来说,这种答复只是推托敷衍,根本是对他十分轻视,因此深刻记恨,说:

会将吴儿女以配奴!

(译:应当把吴小子的女儿配给奴隶!)

果然攻入建康后,侯景立即对南方世族展开大屠杀,王、谢两家尤其凄惨,几乎被灭族。此时侯景与他的部下从自卑变成自大,南梁以前对他们的轻视转化成他们对南朝与南朝人的仇恨,在报复心理下,恨不得将从前轻视他们的一切砸烂抹平,江南各地遂遭到空前浩劫。建康原有二十八万户居民,动乱后幸存者百无一二,几乎完全成为废墟,江南经过侯景的烧杀抢掠,普遍呈现残破荒凉的景象。大乱中南朝的另一个重心荆州,也被西魏乘机攻占,荆州失陷后,位于长江上游的巴、蜀与汉中残余部分和南梁中央失去联系,孤悬在外,难逃被西魏占领的命运。江南、荆州与巴蜀是东晋以来南方的三大经济、文化中心,此时两个失陷,一个遭严重破坏,南朝的损失已经无法弥补。

在这场战乱中,东魏取得淮南,直抵广陵[6],西魏取得四川、汉水流域,直抵湖南、贵州,北朝势力大增,南朝版图大为缩小,不但税收与兵源大减,防御纵深被压缩,也失去三大地区彼此互相支援、照顾的机会,此后江南地区被迫单独对抗北方,北强南弱的局面更加严重。

与南朝相比,汉、唐、清都是大型帝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国家精华地区不止一处,可以彼此支援。即使情况恶劣到像唐朝安史之乱,也只波及一部分国土,朝廷还有其他地区的资源可用,终能平定叛乱,延续王朝生命。南梁则不然,国土本已仅限于南方,最精华的江南、荆州二处,也都是驻有重兵的国防要地。侯景之乱摧毁了江南地区,又导致荆州地区丧失于北朝之手,南朝元气大失,又无法从他处获得足够补充,江南更失去荆州在军事上掩护上游、牵制敌人与支援首都的协助,从此处境艰困而别无解决方法,难免沦亡。

侯景之乱对南朝的意义,类似航空名词“不归点”(point of no return),指飞机航线中的某一点,一旦飞越此点,机上携带的燃料就无法使它返回原出发地,若不能及时降落或获得补充,只有坠毁一途。侯景之乱给南朝带来的物资大破坏、人口大损失与领土大缩减,使南朝从此越过不归点,正像一架油料将尽又无法补充的飞机,只能怀着对南梁盛世的回忆,蹒跚坠落。

在大清盛世早过,就连“同治中兴”都已远去的甲午战争前夕,丘逢甲台湾读《南史》,对侯景之乱的感触是:

读南史杂咏 十首之七

清 丘逢甲

三舍皇身赎已回,仓皇下殿避星灾。

安知白马青丝客,专向金瓯缺处来。[7](www.xing528.com)

读南史杂咏 十首之八

清 丘逢甲

百官戎服听元虚,又拨秦灰到石渠

父误涅槃儿道德,反将遗劫怨图书。[8]

侯景之乱更重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改变了历史应有的走向。若从国际战略的宏观角度思考,不难看出侯景之乱实为影响南北朝结局的关键因素,这又必须先论南北朝后期中国的第二次三国时代。

534年北魏分裂,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三国鼎立的格局。这次三国时期长达55年,仅略少于第一次三国时期的61年[9],而且其发展演变奇特,不合常理。然而中国第二次三国时期受到的关注极为稀少,与那大名鼎鼎的第一次三国鼎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实为中国历史叙述与研究的怪现象,也是一大遗憾。对于如此特殊的历史历程,我们理应深入探讨。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三国时期的结局是曹魏先灭蜀汉,晋篡曹魏后再灭东吴,统一天下。这甚为合理,因为不论从经济规模、人口数目、武装力量等方面看,吴、蜀两国加起来还不到魏的一半,而“强凌弱、众暴寡”本来就是国际政治的常态。然而南北朝后期的第二次三国鼎立,却不依照常理发展,结果成为原来最弱小的西魏转化成北周,消灭原来强大的北齐,不久隋篡北周,再消灭南陈,统一天下。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何在?

本来北魏分裂,北方东西对抗,势不两立,对南朝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何况南梁相对实力不弱,形势颇佳,应有能力掌握。当时南梁拥有从四川到东海的长江流域,北方的大部分属于东魏,包括富庶的黄河下游与险要的山西地区,西魏只有关中与西北边区的陕北、宁夏一带。如果将当时的形势与第一次三国时代比较,则北齐类似曹魏,北周类似蜀汉,而南梁则比当年的东吴势力更大——南梁拥有四川,东吴没有。就国际政略论,南梁理应利用这种时机,在分裂的北方二国之间纵横自如,谋求本国最大的利益,然而梁武帝在北魏分裂到侯景反叛之间(534—548年),几乎只关注两件事:崇佛与联东魏反西魏。

梁武帝这时投注大量时间、精力与财富崇佛,《南史·梁武帝本纪下》在这期间不断出现这样的记载:

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幸同泰寺,铸十方银像,并设无碍会。(535年,梁大同元年)

帝幸同泰寺,设平等法会。……幸同泰寺,设四部无碍法会。……幸同泰寺,设无碍大会。(536年,梁大同二年)

……幸同泰寺,铸十方金铜像,设无碍法会。……幸阿育王寺,设无碍法喜食,大赦。(537年,梁大同三年)

……于皇基寺设法会。(544年,梁大同十年)

……幸阿育王寺,设无碍法喜食……幸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仍施身。……皇太子以下奉赎,仍于同泰寺解讲,设法会,大赦,改元。(546年,梁中大同元年)

……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上释御服,服法衣,行清净大舍,名曰“羯磨”。……帝升光严殿讲堂,坐师子座,讲《金字三慧经》,舍身。……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547年,梁太清元年)

梁武帝很快又决定与东魏通和,在外交上采取亲近东魏、敌视西魏的政策。536年南梁就与东魏确立和好,也曾出兵攻西魏。这是个注定失败的外交与军事作为,因为西魏—北周这个政治系统,在南北朝后期是一股新生的政治力量,表现为胡、汉融合,团结一致,朝气蓬勃;东魏皇帝则只是傀儡,完全被建立北齐的高氏家族控制,而北齐则昏君、乱君、暴君辈出,充满暮气沉沉的腐朽之象。北方分裂后,西半部一直在努力发展,后来居上,渐渐超越东半部。梁武帝显然无法看清两个北方政权的本质,也忘记“远交近攻”的战略原则,贸然决定与起初比较强大的东魏合作,结果随着东魏—北齐的江河日下,原来的规划成为泡影,还使西魏—北周有充分的理由与借口南侵,最后处理侯景问题失误,终于轻率越过“不归点”,使南朝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之间形势的消长属于北朝历史,将在《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北朝的遗产》中另行叙述,但西魏—北周兴起的实务面原因,在于它的领土一直不断扩大,实力才能不断增加。西魏—北周增加的领土,又几乎都夺取自南梁,这就与侯景之乱有关。侯景之乱一起,南梁陷入分崩离析,萧氏皇族各怀鬼胎,表面摆出姿态讨伐侯景,却铆足全力争取下一任南梁皇帝的位置,内斗不已。历史的规律是,内斗激烈时,有人会引进外来势力助阵,西周末年申侯引进犬戎攻打周幽王时早已如此,南梁的皇室子弟果然也照办,西魏遂有机可乘,应邀助战,结果当然是得胜后鸠占鹊巢,将荆州、巴蜀纳入版图,还俘虏了大批南梁人口与颜之推这样的才智之士充实本国,从此成为地广人众的大国,三国原有关系受到根本性的破坏,进入新阶段。如果将这段历史与战国秦国夺取四川、湖北后,终于有能力消灭南方霸主楚国比对,二者相似之处也甚为惊人。

侯景之乱后,南梁的残余力量退缩到荆州一隅,南朝西部其他地盘都被西魏吞噬,南陈则在长江下游建立,不久北齐篡东魏,北周篡西魏,于是形成南北朝末期四个政权并立的状态,也是第二次三国时期的后半段:

北齐(550—577年):占有黄河流域东部,国力仍最强。

北周(557—581年):占有黄河流域西部关中地区及前身西魏取得的荆州、巴蜀,足以与北齐抗衡。

南陈(557—589年):占有长江下游。

后梁(554—587年):仅有江陵城附近之地,为西魏、北周的附庸,不具影响力。

在北方,577年北周灭北齐,代表北朝政权由分裂而再度统一;汉人杨坚建立的隋朝随即在581年篡北周建国,代表北方的胡汉民族经过将近三百年的冲突斗争后,至此终于融合,占人口多数的汉人再度出任北方的皇帝,一个新时代正式来临。南陈这个悲剧性王朝所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与中国历史大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