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落在梁武帝萧衍在位(502—549年)的中期。这段时期如何实现繁荣,后来又如何衰落,导致盛极一时的南梁突然瓦解,南朝从此难逃消亡的历史命运?南朝最后的42年可称一幕悲剧,这悲剧来临的端倪,是在梁武帝的中后期开始显露的,所以当时景况究竟如何,就成为探访南朝历史必须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讨论梁武帝本人。
一般论及梁武帝,大都是以他崇信佛教、推广佛教为重点。梁武帝当然是一个最虔诚的佛教信徒,除自己信仰外,还努力推广佛教,不遗余力,不惜动用国家资源,这是历史事实。这些事实导致不少后代史家就此对他进行批评,认为他过分崇佛而败坏了国家政治,掏空了国家经济,使南梁由盛而衰,终至不可收拾。然而,作为一个在位48年之久的君主,在崇佛之外,梁武帝显然有其他各方面的考量与作为,这些共同构成他的统治,例如:
继承人如何决定?有何问题?尤其是在位如此之久的皇帝——情况类似的案例有汉武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等,大家耳熟能详,那梁武帝呢?
身处大分裂时代,如何面对敌方北朝政权?尤其是当时恰逢北朝政权发生分裂与内哄,这自然是南北长久对立时期难得的机会,梁武帝如何面对?
凡此种种,都有待充分说明与分析,方可得到较为深入的解释与较为接近真实的答案。
历史上集努力奋斗、成功建国、繁荣盛世、自毁家邦、身死国灭于一身的君主十分罕见,梁武帝萧衍是其中代表。
梁武帝萧衍(464—549年,502—549年在位)是侨姓世族兰陵萧氏的子弟,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在南齐做官。他从小努力求学,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长大后多才多艺,学识广博,可称南朝世族子弟翘楚。史书称他:“六艺备娴,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南齐末年,东昏侯暴虐无道,各地皆起兵造反,东昏侯派数路大军平乱。平叛诸将中以萧衍的兄长,时任雍州[1]刺史的萧懿最有功绩。萧懿功高震主,被东昏侯毒杀,萧衍承继兄长,接任雍州刺史,寻找机会推翻东昏侯。501年,萧衍举兵,顺利攻抵首都建康,并在江陵改立一个傀儡皇帝。不久东昏侯在政变中被杀,502年萧衍受齐“禅让”登基,建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
梁武帝在位初期政绩卓著。他勤于政务,重视官吏的操守,经常亲自召见、选拔任用地方官,耳提面命他们必须操守清廉。他又广纳谏言,下令在宫门前设立两个函[2],一称“谤木函”,一称“肺石函”。肺石函和谤木函分别供官员和平民百姓投书批评或建议。南梁政府据此推动各种改革,南齐时的弊政皆获得改正。梁武帝也以节俭知名。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衣服洗过再穿,御膳以蔬菜和豆类为主,每天只吃一餐,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他的统治使南梁政治风气改善,行政效率提高,国力大幅上升。
对于文化建设,梁武帝也十分注意。他即位后宣扬儒家思想,常与大臣们讨论经学,又参与乐府诗的创作及编修,搜集各地民谣。东晋以来,南方文化的发展在南梁时达到高峰,荣获唐代《南史》作者李延寿的评价:“自江左以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
作为一个历经阴谋与战争才夺得政权的皇帝,梁武帝性格的缺点仍是猜疑心重,忌惮功臣。他虽然没有杀戮功臣,却对他们尊而不亲,吝于分享权力,对皇家子弟却格外照顾,将政治、军事大权交给皇家子弟,于是南梁的盛衰,就变得紧紧与萧氏皇族的表现绑在一起。
然而权力造成腐败,南梁皇族很快就充斥着违法犯纪的成员,梁武帝对此却徇私护短,他的六弟萧宏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萧宏北伐时临阵脱逃、丧师辱国已如前述,做兄长的梁武帝不加惩罚,反而加封官职,萧宏因此更加肆无忌惮,大肆贪污外,竟与亲侄女,也就是萧衍的大女儿通奸,两人还铤而走险,派人刺杀萧衍,想取而代之。事情败露,刺客被捕处死,公主自尽,梁武帝居然没有惩办萧宏。
梁武帝原立长子萧统(501—531年,谥“昭明”)为太子。萧统家学渊源,文采高妙,他搜集历代著名文章,编纂出中国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命名《文选》,许多南梁以前的文学作品赖以保存,故其成为中国古代的著名典籍,后人称为《昭明文选》。萧统也精通佛学,创造《金刚经》的“三十二分则”编辑法,将全篇经文分为三十二段,各加入副标题。
这样一位皇太子却英年早逝,梁武帝受到的打击甚大,不得已改立萧纲为太子。萧纲也以诗赋著称,他的诗已如前述,果然诗如其人,但其他方面并不出色,无法与昭明太子相比。这可能是梁武帝晚年以高龄仍然直接掌控各项政务的原因,也造成南梁与他自己最后的悲剧。
520年,梁武帝57岁,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事在他身上重现,就在这一年他思想上从儒家转向佛家,变成虔诚的佛教徒。后来又经过上述萧氏家族的一连串不幸事件,梁武帝可能遭受打击过重,终于全面倒向佛教,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崇佛皇帝。这一年也被历史学家视为南朝梁发展的分水岭,此后南梁在皇帝带领下,成为极度尊崇佛教的国家。
527年,萧衍崇佛之心益加坚定。他亲自到同泰寺[3]舍身,三天后返回,随即大赦天下,改年号,代表南梁从此进入新时代。此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食,还规定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三牲,要用蔬菜代替。这个命令下达后,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期期以为不可,后来梁武帝略做让步,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如今民间仍有用面团烤成五花肉、鸡、鱼形状的祭品出售,应为其流风余韵,而中国佛教与素食的关系,在梁武帝时也告确定。529年,梁武帝第二次至同泰寺舍身,并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还亲自讲解《涅槃经》,后由群臣捐钱一亿,才赎回“皇帝菩萨”。546年,梁武帝第三度舍身,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547年第四次舍身,后以一亿钱赎回。此时梁武帝已决定接纳东魏大将侯景投降,大灾祸不久将随之到来。
梁武帝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有“梁武尊者”之称,许多佛教典故与他有关,下面介绍数则。(www.xing528.com)
补充知识
与梁武帝有关的佛教名词
舍身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显示佛法大慈大悲的精神,例如为报恩而烧臂烧身、为布施而割肉弃身等。后推广为佛教徒为宣扬佛法,以自身布施寺院,为佛教、寺院、僧侣辛苦劳作,也称为“舍身”。
《梁皇宝忏》
忏,梵语“忏摩”之简称,意为悔过。佛教僧侣为人悔过所修的法事称为“忏法”,忏法中诵读的经文也称为“忏”。
《梁皇宝忏》是梁武帝为超度其夫人郗氏所作的忏法。《南史》与《释氏稽古略》都记载,郗夫人性格残酷妒忌,去世后化为龙或巨蟒,在南梁后宫出入,有时会现形,光彩闪烁,又托梦梁武帝,后宫不安。于是梁武帝制作《慈悲道场忏法》十卷,延请高僧举行忏礼,郗夫人遂转化为天人,在空中向梁武帝拜谢而去。此忏法后来通行于世,称为《梁皇宝忏》。
无遮法会
“无遮”指“无有遮障”,就是不分贵贱、宗教信仰、僧俗、男女、十方法界、六道群灵,凡有情众生皆一律平等。“无遮法会”即为一切众生举办的法会,希望借由法会的因缘,达到冤亲平等,皆获普渡,冥世与阳间两得其利。
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叛变,首都建康被攻破,梁武帝在忧愤饥饿中死去,梁朝不久也就迅速瓦解。这是南朝历史上的第一大悲剧。对这场悲剧的背景与成因,许多史家认为与梁武帝过分崇信佛教有关。对于此种说法,吾人究竟应该如何看待?
梁武帝花费极大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崇佛,大举建佛寺,造佛像,大幅增加剃度僧侣的名额,举行许多法会,等等,史书记载明确,都是历史事实。这种作为必然导致南梁的国家开支大增,免税、免役的出家人与寺庙日渐增多,税收与兵源相对日渐减少,政府经费因此不足,行政效率减退,更会造成国防力量虚弱等潜在的危机。然而历史上其他在位长久的皇帝晚年,也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出现类似现象,例如汉武帝、唐玄宗、清高宗乾隆皇帝等,唐玄宗甚至还招来安史之乱。值得注意的是,汉、唐、清三朝却并未因此毁灭,都还各自延续甚久。所以梁武帝崇佛,应该只会侵蚀南梁国家根基,使国家虚弱化,可能引起动乱,却还不至于仅因如此就迅速全面崩溃。既然南梁崩溃得如此迅速且全面,那么,梁武帝的后期是否还有崇佛以外的问题?
答案可能在于,崇佛只是梁武帝生活与工作的面向之一,并非全部。其实梁武帝在崇佛的同时,并未放弃皇帝的身份与工作,照常上朝听政,亲自处理外交与军事问题。这种情况说得好听是始终如一,尽忠职守;说得难听则是老而好事,刚愎自用,抓权不放,野心不断,自不量力。试想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又要崇佛,又要上朝主持国政,还要汲汲于北伐,更得摆平家族与朝廷内部的暗潮与争斗。事事要顾、面面俱到之下,老年人自身的时间与精神不能兼顾,无从详细研究状况,思考问题,最后做出轻率的判断与错误的决策,终于造成国家与自身的大灾难。
侯景之乱爆发后,南梁分布各地、握有兵权的大员们却推托观望,几乎没有人真正全力“勤王”,反而彼此猜忌争斗,离心离德,找不出像唐朝安史之乱时的郭子仪、张巡这样的人。这种悲剧的原因,应该在于梁武帝“萧家至上、萧家唯一”的用人政策。梁武帝猜忌异姓大臣,将国家大政与地方军权都交给萧氏家族,但大乱一来,这些皇家子弟真正考虑的重点,就变成眼看八十几岁的老皇帝气数已尽,即将空出来的政权属于谁?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名义上宣称出兵平乱,其实都是虚应故事,趁机把兵权抓牢,准备夺取大位。这样当然导致侯景之乱短期无法平定,南梁皇族间的心病也就持续发作,直到拖垮这个国家才会停止。
梁武帝的四次舍身,说明他对佛教极为虔诚,由此不难引出另一个饶有趣味的历史研究课题:他既然如此倾心于佛教,为何不干脆宣布退位,专心向佛,甚至出家为僧?实际上立国于云南,与宋朝几乎同时的大理国(937—1253年),曾有许多位君主走上这条路,包括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男主角之一的段誉(1108—1147年在位),日本古代也有皇帝退位出家的事例。
然而梁武帝毕竟没有出家为僧,原因何在?这问题的答案,可从思想与实务两个层面来回答。思想层面的原因可能在于梁武帝的博学。他出身儒家学者,有儒学著述,又通晓佛教教义,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作品,对道教学说也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为”和佛教的“因果报应”糅合在一起创立的“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或许因为如此,梁武帝的思想中,儒家的治国平天下观念一直有其地位,遂使他无法真正看破红尘,退位出家。在实际政治层面,则可能因昭明太子过世太早,第二任太子无法使梁武帝放心,故虽然年老体衰,又被崇佛占去不少时间与精力,他仍不愿也不敢在政治上放手,遂造成各方面不能兼顾,终于被侯景趁虚而入,身死国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