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设计初步:爱琴文化与古希腊时期

室内设计初步:爱琴文化与古希腊时期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琴文化时期的建筑、家具及室内装饰受到古埃及的影响,并由古希腊继承。王宫中“正厅”的布局被认为是后来古希腊庙宇最早的和基本的形式。古希腊时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主要体现在柱式、神庙建筑、建筑雕刻及建筑群体组合的高度艺术性及成熟化,建立了建筑设计的逻辑结构,并体现着强烈的理性精神和人文色彩。古希腊的家具受到古西亚与古埃及的影响,比较有特色的是卧榻和克利斯莫斯椅。

室内设计初步:爱琴文化与古希腊时期

爱琴文化时期的建筑家具室内装饰受到古埃及的影响,并由古希腊继承。最著名的是位于克里特岛上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及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卫城。米诺斯王宫是一组规模庞大而又复杂的建筑群,其特色在于内部结构的高低错落与奇特多变,在希腊神话中有“迷宫”之称。米诺斯王宫室内的功能空间已经较为多样,室内的壁画装饰也很有特色,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王宫中“正厅”的布局被认为是后来古希腊庙宇最早的和基本的形式。迈锡尼卫城中最著名的建筑是“狮子门”和“阿特柔斯宝库”。

古希腊时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主要体现在柱式、神庙建筑、建筑雕刻及建筑群体组合的高度艺术性及成熟化,建立了建筑设计的逻辑结构,并体现着强烈的理性精神和人文色彩。

古希腊时期逐渐形成了多立克柱式(Doric Ordo)、爱奥尼柱式(Ionic Ordo)以及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o)这三种最为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柱式(图2-29,表2-1),此外还有如人像柱、端墙柱、壁柱、半柱和方柱墩等相对少见的形式。柱式不仅说明该建筑柱子的样式,而且还以柱身底部半径为模数,定出柱高、柱距乃至建筑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它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对数的原则和人的美感的不断追求,体现了理性思维和人本主义的力量。

978-7-111-59250-1-Chapter02-31.jpg

图2-29 古希腊的柱式

雅典卫城建筑群的特色在于巧妙地顺应并利用地形地势进行布置,并呈现出整体布局自由活泼且主次分明的外貌,在西方建筑史上堪称建筑群体组合艺术的一个典范。帕提农神庙的3组雕刻各有特色又互相协调,形成多样而又统一的建筑雕刻整体。帕提农神庙还运用了如水平线条起拱、柱子内斜、卷杀、收分等一系列校正视错觉的措施,使得神庙整体上有一种向上的动态感和稳定感,造型坚实而又雄伟。

希腊化时期还产生了广场、廊厅、露天剧场、竞技场、会堂、议事堂及浴室等多种类型的公共建筑物,并且有些建筑实例突出地反映了重视功能性和强调使用性的特点。如迈加洛波利斯的大会堂的设计考虑到了在会堂建筑中对听众室内视线的关注,其处理手法是将室内的其他柱子都以讲台为中心的放射线排列。又如在较为考究的住宅里出现了较为完善的厨卫设施,在设炉灶的房间和厨房里一般都配有烟道;浴室中的地面有进行防水处理,并有固定在墙上的陶盆及排污水的管道等。古希腊比较有特点的室内布局是廊厅及住宅中的餐室,其沿室内四周墙面设置卧榻的布置方式是与希腊人喜好靠在卧榻上用餐的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古希腊的家具受到古西亚与古埃及的影响,比较有特色的是卧榻和克利斯莫斯椅。

表2-1 古希腊三种柱式的比较

978-7-111-59250-1-Chapter02-32.jpg

注:此表据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3.

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建于公元前447~前432年),是为供奉雅典守护女神雅典娜而建。建筑师为伊克蒂诺(Iktinus)和卡利克拉特(Callicrat),主要雕塑师为菲迪亚斯(Phidias,约公元前490~前430年)。

帕提农神庙在卫城的最高处,整个建筑全部都用高质量的白色大理石建造。神庙为多立克八柱围廊式(8×17柱),它不仅是雅典卫城中唯一的一座采用最隆重的围廊式形制的神庙,更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神庙(图2-30a)。

神庙立在一个三级台阶上(基台面30.9m×69.5m)。每步台阶宽约0.7m,高约0.5m;东西两端入口中央均设置了中间踏步,以适合人的尺度登临。(www.xing528.com)

神庙山墙及神庙四周的陇间壁上满是雕刻。山墙内的雕刻以适应建筑山墙的三角形外轮廓形状来构图,内布圆雕群像。正面东山墙表现的是雅典娜诞生的情景,西山墙刻画的是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争做雅典保护神的情节,雕刻表现的内容直接点出了帕提农神庙的主题(图2-30c~d)。围绕神庙四周共有92块带高浮雕的陇间壁(东西两面各14块,南北两面各32块),每块高约1.35m。其上的雕刻均为各自独立的方形构图。内容按四面方向分别表现4次神话传说中的战争(东面表现神和巨人的搏斗;西面表现希腊人和亚马逊人的战争;南面表现半人半马怪和拉庇泰人的斗争;北面表现围困特洛伊的远征),寓意为歌颂希腊对波斯的胜利。这些雕刻在当时都涂以红、蓝、金等鲜艳的色彩,十分辉煌华丽(图2-30b~d)。

978-7-111-59250-1-Chapter02-33.jpg

图2-30 帕提农神庙(一)

帕提农神庙的外廊柱高约10.4m,柱底径约1.9m,其构造之精确优美堪称多立克柱式的最高典范。外廊柱之内为环绕整个神庙的围廊。围廊之内的中央主体部分由朝东的内殿、朝西的帕提农室及几乎完全一样的前门廊和后门廊组成(图2-30a)。

前、后门廊的檐部位置取消了多立克柱式的三陇板和陇间壁,而是布置了爱奥尼柱式那样连续的檐壁雕刻。这一圈檐壁雕刻总长约160m、高1米余。基本上是浅浮雕,共刻有350多人体和250余动物形象,表现的内容是四年一度的向雅典娜献新衣盛典的游行场面(游行的起点从西廊开始,分别沿北面和南面展开,最后到达东端入口上部结束),为菲迪亚斯等人所作(图2-30b、d)。前、后门廊上的这圈檐壁雕刻与神庙东西山墙上的两组雕刻及神庙四周的陇间壁上的雕刻,这3组雕刻各有特色又互相协调,形成多样而又统一的建筑雕刻整体。

内殿宽约19.2m,长约29.9m(合100古雅典尺),因而内殿又被称为“百尺殿”。殿内南北向的两排多立克式内柱廊(连同转角处柱墩在内每排10柱)与西向的3柱连在一起,其上均叠置更小的多立克柱承木构屋架,在内殿中间形成一个绕内殿三面的环廊。这里南北向的两排多立克式内柱廊的位置均向两边侧墙靠拢,在平面上形成中间廊道宽而两侧窄的格局,且在立面上内柱廊做成上下两层的多立克柱式而不是用通高的柱子(通高的柱子不仅柱径很粗而且尺度过大)。而前述的前、后门廊的进深也都缩至到了较小的范围,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内殿中间形成一个更加宽敞开阔的室内空间,以保证能够容纳在内殿深处所供奉的雅典娜女神巨像。环廊内的地面稍稍低于四周。木构顶棚上有彩绘及金饰(图2-31a~c)。

978-7-111-59250-1-Chapter02-34.jpg

图2-31 帕提农神庙(二)

关于内殿的采光,主要有“假楼取光法”和“天窗取光法”两种假设,但估计室内主要还是通过门洞采光(门高达9.75m)。内殿的光线幽暗而又静谧。这样的空间之内供奉着菲迪亚斯的又一名作——连基座高达12m的雅典娜巨像——她顶盔、持矛、握盾,右手掌上立有一个展翅的胜利女神像。雕像为木胎,面部、手和脚用象牙雕成,眼珠为精致的宝石盔甲和衣饰用金箔(在危机时可拆卸运走)制作。雅典娜女神巨像前设置有栏杆,以防止人们直接走到雕像前。估计在栏杆后面还布置了帷幔。当帷幔升起时,巨大的雅典娜女神像突然间便占满了整个内殿的空间,其压倒一切的恢宏气势带给人们的是无穷的震撼力量。内殿中充满着祭献物、珍贵的瓶饰和圣迹装饰,立在神像周围和挂在墙上的战利品,固定在楣梁上的金盾,一直摆到前厅和廊道内的祭祀物等(图2-31b、c)。

帕提农室(意即“少女雅典娜之室”)作为存放国家财物和档案之用。其室内用4根爱奥尼式柱支承屋顶,这种在多立克式建筑里采用爱奥尼柱子的做法也是雅典卫城中首创的(图2-31a)。

帕提农神庙还运用了一系列校正视错觉的措施。为了防止神庙中央下陷的感觉,基座、檐口及檐壁这些长的水平线条均起拱,全部处理成稍稍向上隆起的弧线形式。基座台阶的棱线东西端中部高起约65mm,南北两侧的棱线中心处高起约123mm。外廊立柱的顶部均稍稍向内倾斜60~70mm,角柱的轴线向对角方向倾斜约60mm,这样不仅增强了整个神庙结构的稳定性,而且避免了立柱在视觉上的外倾感。各立柱的轴线若向上延长,则在台基上空2.4km处相交(图2-31d)。柱子的轮廓也有卷杀和收分的处理。此外还有对于神庙在光线影响因素下的考虑。将角柱布置得更靠近邻柱(尽端开间稍小),并将角柱的柱身适当加粗,以校正在天空背景下显得细小的错觉。水平线条起拱、柱子内斜、卷杀、收分等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神庙整体上有一种向上的动态感和稳定感,令其造型坚实而又雄伟[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