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设计初步:西洋式包含殖民风格和折衷主义风格

室内设计初步:西洋式包含殖民风格和折衷主义风格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所指的西洋式包含殖民风格和折衷主义风格两部分。这种“殖民风格”的建筑形式以带有外廊为主要特征,它是西方殖民者将欧洲建筑传入印度及东南亚一带,为适应热带气候而形成的一种流行样式。图2-20 英国领事馆福州分馆2.折衷主义风格紧随“殖民风格”之后,各种欧洲古典主义建筑也在北京及上海等地陆续涌现,这与当时西方盛行折衷主义建筑的背景有关。图2-21 上海汇丰银行

室内设计初步:西洋式包含殖民风格和折衷主义风格

在近代时期的中国,洋式建筑以两种途径出现:一种是被动输入,另一种是主动引进。被动输入的洋式建筑主要在被动开放的特定地段出现,展现在外国使领馆、工部局、洋行、银行饭店、商店、火车站、俱乐部以及各教派的教堂和教会其他建筑上。这些建筑具有新功能、新技术和新类型的特点,同时也带来了洋式建筑风貌。主动引进的洋式建筑,指的是由中国本土的业主和建筑师设计、兴建的“洋房”,早期主要出现在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和军阀政权所建造的建筑上,如福州马尾船厂绘事院、北京大陆银行等。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第一代、第二代中国建筑师相继投身到设计活动当中,他们的设计工程涉及中国业主的居住、金融、商业、企业、工业、娱乐、文化教育等整套新类型建筑,在这些建筑设计中,大部分也采用该类型建筑的西方通用形式[21]。本节所指的西洋式包含殖民风格和折衷主义风格两部分。

1.殖民风格

日本学者藤森照信研究,外廊样式建筑进入中国,最初是在广州十三行街登陆的,后来在香港上海天津等商贸都市都曾广泛采用。中国人在本土接触洋式建筑,这种外廊样式建筑的外观形象在外来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冲击下自然成了当时中国市民和工匠心目中洋式建筑的早期模式和摹本。这种“殖民风格”的建筑形式以带有外廊为主要特征,它是西方殖民者将欧洲建筑传入印度及东南亚一带,为适应热带气候而形成的一种流行样式。通常为1、2层楼,带二三面外廊或周围外廊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在本书中我们把它定义为“殖民风格”。如1870年建造的英国领事馆福州分馆(图2-20)、天津早期的法国领事馆、台湾高雄的英国领事馆以及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的英国使馆武官楼等,都属于这一类。

978-7-111-59250-1-Chapter02-21.jpg

图2-20 英国领事馆福州分馆

2.折衷主义风格(www.xing528.com)

紧随“殖民风格”之后,各种欧洲古典主义建筑也在北京及上海等地陆续涌现,这与当时西方盛行折衷主义建筑的背景有关。19世纪下半叶,欧美各国正处在折衷主义盛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前20年。

西方折衷主义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不同的历史风格体现在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建筑中,不同的建筑类型对应不同的设计风格,如采用哥特式来建教堂,以古典式建银行及行政机构,以文艺复兴式建俱乐部等,形成建筑群体的折衷主义风貌;另一种是将希腊古典、罗马古典、文艺复兴古典、巴洛克及法国古典主义等各种风格式样和艺术构件混用在同一幢建筑中,形成单幢建筑的折衷主义面貌。这两种折衷主义形态在近代中国都有反映,我们从北京、上海及杭州等地的洋式建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现象。

1925年建成的“新汇丰大厦”位于上海福州路外滩,面积达32000m2。建筑为钢框架结构,外形模仿古典的砖石结构,内部处理采用古典主义的形式,如爱奥尼式的柱廊、藻井式顶棚等,显得富丽堂皇(图2-21a~c)。室内装修极为考究,大厅内的柱子、护壁、地坪均用大理石贴面,不仅装有散热器,还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冷气设备。汇丰银行入口大厅是一个八角厅(图2-21d,e),八角厅后就是面积足有1500m2的营业大厅,厅的墙沿及暗角,都设计有散热器设备与冷排风系统。屋顶设计了巨大的玻璃顶棚,顶棚用小块厚玻璃镶拼,牢度足以顶住千磅的冲击。从顶棚透进来的日光,提供了日间工作的阳光。汇丰银行大楼八角厅穹顶下的八幅巨型壁画分别为汇丰银行在世界设有分行的八个主要城市:上海、香港、东京、加尔各答、曼谷伦敦巴黎纽约。八角厅的设计含义,包含着“面向世界”的意思。

978-7-111-59250-1-Chapter02-22.jpg

图2-21 上海汇丰银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