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始社会的发展-室内设计初步

原始社会的发展-室内设计初步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原始社会时期存在着“构木为巢”的“巢居”和“穴而处”的“穴居”两种主要构筑方式。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席地而居,已有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各种编织席纹,此时的家具和陈设用品主要是供日常生活之用的陶器,种类较多,其设计意匠、技术工艺、造型色彩和装饰纹样对我们当今的室内设计都有很大的启示。图2-1 陕西西安半坡村F22遗址平面图河南郑州大河村F1~F4遗址是仰韶文化晚期的建筑遗存。

原始社会的发展-室内设计初步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存在着“构木为巢”的“巢居”和“穴而处”的“穴居”两种主要构筑方式。这两种最初的居住形式经过近万年的演变,最终都发展成为地上建筑的形式—穴居演变为木骨泥墙房屋,巢居演变为干阑式建筑。陕西西安半坡村、郑州大河村和陕西西安沣西的建筑遗存,其建筑造型、构造方式、平面形态和室内空间布局的发展演变,代表了我国早期木骨泥墙房屋的发展历程。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掘的各种房屋榫卯构件,则显示了我国早期干阑式建筑的辉煌成就。辽宁建平牛河梁女神庙的室内墙面已经使用施彩画和做线脚的方式来进行室内装饰,当属我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的实例。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席地而居,已有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各种编织席纹,此时的家具和陈设用品主要是供日常生活之用的陶器,种类较多,其设计意匠、技术工艺、造型色彩和装饰纹样对我们当今的室内设计都有很大的启示。

1.穴居发展过程

仰韶文化早期的住房建筑遗存中有圆形平面和方形平面两种。

圆形平面住房直径为4~6m。建筑的屋顶和墙体的做法都是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称之为木骨泥墙结构。室内的地面和墙面均是以细泥抹面或是烧烤其表面,使之陶化,这样可以防潮防湿,也有铺设木材芦苇等作为地面防水层的做法。仰韶文化时期的室内空间已经有了简单的功能分区,如圆形住房的平面布局是以凹下的“火塘”为中心,它是供人们炊煮食物和取暖用的,屋顶则设有排烟口。杨鸿勋先生研究认为:在圆形住房门内两侧隔墙的背后所造成两个隐退空间,即现代居住建筑尤为强调的所谓“隐奥”(secret),隐奥空间实际上初步地具备了卧室的功能[1](图2-1)。

方形平面住房的形式多为浅穴,穴深50~80cm,其面积在20m2左右,最大的面积可以达到40m2。住房的门口有坡道通往室内,坡道上方有简单搭盖的人字形棚盖。方形住房四面的墙体也是采用木骨泥墙的结构,四面墙体的顶部向中间聚拢,同时住房室内有4根木柱作为屋顶的主要承重构件,最后形成四角攒尖状的屋顶造型。尽管由于人们对木构结构的建造技术尚未掌握成熟,在方形住宅的四面墙体的处理上,从底部到顶部采用了倾斜墙体的形式,但是这种墙体的处理方式在客观上形成四棱锥的室内空间形态,这在室内空间的形态处理上无疑又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图2-2)。方形平面住房的室内空间也是以火塘为中心的布局方式,围绕火塘周围布置一些其他日常生活的功能空间。杨鸿勋先生研究认为:半坡时期一般住房室内空间的普遍习惯布置格局为,东南部习惯作为食物、炊具等杂物存放之用;东北隅面向入口,迎光明亮,可能是做炊事、进饮食的地方;西南部隐奥处应是对偶卧寝所在。原始住房内部四隅的功能分配,显示了汉代礼制规定宗庙四隅——“宧”(东北)、窔(东南)、奥(西南)、屋漏(西北)的历史渊源[2]

978-7-111-59250-1-Chapter02-1.jpg

图2-1 陕西西安半坡村F22遗址平面图(杨鸿勋复原)

河南郑州大河村F1~F4遗址是仰韶文化晚期的建筑遗存。它是一座四室连间的地面建筑,F1、F2是一完整建筑,后增建F3,再增建F4,说明当时地面建筑已从单间型向多间型演进,人们已经有了分间使用房屋的意识。建筑造型高低错落,与今天普通房屋的形象已经十分相似了。F1室内还带有一个套间,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能够运用隔墙或者隔断进行室内空间的二次划分,使室内空间形态的变化更加丰富多样。其内外墙面都是木骨泥墙的做法,并经过烧烤成为硬面。地面则采用了砂质土抹光烧烤的做法[3](图2-3)。

978-7-111-59250-1-Chapter02-2.jpg

图2-2 陕西西安半坡村F37遗址平面图(杨鸿勋复原)

978-7-111-59250-1-Chapter02-3.jpg

图2-3 郑州大河村F1~F4遗址平面图(杨鸿勋复原)

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平面呈“吕”字形的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同时将供储藏之用的窑穴也置于室内。室内地面上涂抹有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它是以人工烧制的石灰作为原料的,起到了很好的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在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土坯砖[4](图2-4)。

978-7-111-59250-1-Chapter02-4.jpg(www.xing528.com)

图2-4 陕西西安沣西的“吕”字形半穴居遗址平面图

关于穴居的发展线索,萧默先生进行了宏观的概括,即“穴居系列建筑的发展,从剖面看大致是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下建台基的地面建筑,居住面逐渐升高;从平面看则是圆形—圆角方形或方形—长方形;从室数而言则是单室—吕字形平面(前后双室,或分间并连的长方形多室)。同时,它也是从不规则到规则,从没有或甚少表面加工直到使用初步的装饰。”[5]

2.彩画和线脚

辽宁建平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属于红山文化的建筑遗存,该神庙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神庙的房屋是在基址上挖成平坦的室内地面后再用木骨泥墙的构筑方法建造壁体和屋盖的。神庙的室内墙面已经用施彩画和做线脚的方式来进行装饰。彩画是在压平后经过烧烤的泥面上用赭红和白色描绘的几何图案,如赭红交错、黄白相间的三角纹、勾连纹(图2-5)。线脚的做法是在泥面上做成凸出的扁平线或半圆线,其形式有光面带状线脚、表面带点状圆窝的带状线脚和半混线脚三种形式[6](图2-6)。

978-7-111-59250-1-Chapter02-5.jpg

图2-5 辽宁建平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内墙面彩绘图案残片

978-7-111-59250-1-Chapter02-6.jpg

图2-6 辽宁建平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内墙面线脚三种

3.席地而坐和筵席制度

中国古代人民是席地而居的生活方式。人们席地而坐,席地而居,可以说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席上进行的。并且由此产生一整套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等级制度,也影响到人们的衣履式样、建筑格局,室内空间的尺度体系。古人这种席居的生活方式也称为筵席制度或茵席制度。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我国现知最早的苇编残片实物,色泽鲜黄,纹理清晰。据考古专家分析推测,当时的苇席除了用于覆盖、承托茅屋顶棚外,讲究一点的苇席应主要用来铺陈坐卧,有的还可能用于分隔房间或垫铺窑穴底壁等[7](图2-7)。

978-7-111-59250-1-Chapter02-7.jpg

图2-7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编残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