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职业转换3大问题

大学生职业转换3大问题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初对职业角色难免会有些不适应,从近年来社会反馈的信息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二)大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1.怀旧性大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易出现怀旧心态。4.浮躁性一些毕业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表现出不踏实、不稳定的特点,对本职工作坚持不下去,缺乏敬业精神,不能深入具体工作中,就职较长时间仍然未能以稳定的心态进入新的角色。

大学生职业转换3大问题

大学阶段是职业角色的准备期,所学专业只对应某一职业群,具体职业岗位还有待选择,因而,大学阶段的职业角色准备往往有一定的模糊性。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初对职业角色难免会有些不适应,从近年来社会反馈的信息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与社会存在的矛盾

身居高等学府的大学毕业生,习惯了十余年的校园生活,投身社会后,常常会感觉自身与社会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愿望和社会现实的矛盾

大学生毕业之前接受的都是健康、正面的教育,常以理想的思维方式看待社会、规划人生。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踌躇满志、一腔热血,带着个人的“计划”“想法”,准备到岗位上大显身手。但一接触到社会的消极面,如复杂的人际关系、落后的管理方式、低下的办事效率等,就会从理想的巅峰一下跌入谷底,难以使自己的思维与社会现实相协调,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不适应。

2.习惯行为与社会角色要求的矛盾

十余年的寒窗苦读使每个学生都形成了一些习惯行为,都有自己特有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步入职场后一时还难以适应角色转换的要求,常常在扮演角色时惯性地表现出与职业人角色不相符合的、带有明显学生气的习惯行为。

3.社会需要与自我完善的矛盾

当今社会是改革的社会、竞争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社会。社会不仅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更需要具有开拓精神、勇于创造的大学生。大多数学生工作一段时间便会发现,自己或者知识结构不完善,思维死板,信息不灵,或者理论与实际脱节,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适应工作比较困难。

(二)大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1.怀旧性(www.xing528.com)

大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易出现怀旧心态。多年的学生生活所养成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一时不容易改变,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学生角色的位置,表现出对学生角色的依恋,以学生角色来要求自己和对待工作,以学生角色的习惯方式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面对与同事、领导新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及职业责任的压力,不禁留恋相对单纯的学生时代。

2.畏惧性

面对新的环境,有的学生不知工作应如何入手,缺乏自信心,缩手缩脚,担心犯错误和承担责任,工作中放不开手脚。

3.自傲性

有些毕业生常以文凭、学位或毕业于名牌学校而自居。自我评价过高、不尊重他人、不虚心的情况在毕业生中时有发生。有些大学毕业生自以为接受了正规教育,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已经是人才了。因此,轻视实践,放不下架子,看不起基层工作和基层工作人员,甚至认为一个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干一些不起眼的事是大材小用,有失身份,实际上则是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

4.浮躁性

一些毕业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表现出不踏实、不稳定的特点,对本职工作坚持不下去,缺乏敬业精神,不能深入具体工作中,就职较长时间仍然未能以稳定的心态进入新的角色。

5.被动性

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都忙着应付考试、应付作业,形成了草草应付就万事大吉的做事习惯。上班以后也将这种习惯带入工作,只想应付工作,不去主动思考,工作缺乏主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生对所处的环境就会渐渐适应,工作和心理的节奏会与周围的一切逐步合拍,可以自然地融入职业群体之中,这需要一个过程,称为“职业适应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