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因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第一,从校园步入社会,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会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就业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而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大学生择业的期望值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现代高职毕业生多在校园生活,经历较为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三)就业价值观念不合理
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职业的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只看重工作带给自己的眼下利益,认为有一份工作,每月有工资就可以了,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不考虑自我特长、兴趣爱好与自己所要找的工作的匹配性,因此,很容易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
(2)强调专业对口。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只考虑与自身所学专业有联系的工作,对其他工作不予理会,这样做会错失很多良好的求职机会。(www.xing528.com)
(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大学生受家庭环境和社会人士对工作归类的影响,更倾向于公务员、教师等安稳有保障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挑战、有风险的职业,更不用说去自主创业,他们认为,有固定的福利就好。
(4)功利化心理。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付出过多的劳动,却想享受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的福利待遇,优先选择福利待遇高、员工待遇好、公司所在城市为一线或二线的工作,不愿意到条件较艰苦的行业工作,也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
(四)就业人格缺陷
(1)对自己认识不足,职业意义认识不当。很多大学生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自己的价值观以及特长兴趣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从客观、全面的角度来辨析。其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他人。
(2)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大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以后,面临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一旦遭受挫折便很容易一蹶不振,陷入抑郁、烦躁、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
(3)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有许多大学生不懂得察言观色,在求职中表现得要么自我意识强烈,要么胆小怯弱,不懂得礼貌、礼仪。
(4)自卑与自大。毕业生在求职当中常常会处于两种状态:一是过度虚荣,对自己评价过高,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没有人能与自己相比较;二是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对自己评价偏低,总以为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