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影响就业观的因素

大学生就业指导:影响就业观的因素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高职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分,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认识不足。不能解决落户和人事档案管理就不能列入就业方案,也就无法办理报到证,继而也就不能算作“真正就业”,只能算作“打工”,这一连锁反应成为近年来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惯性观念。

大学生就业指导:影响就业观的因素

1.主观因素

(1)就业认知有偏差。

1)毕业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多数毕业生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气质、性格,只知道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明白“我能干什么”,不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去求职,当然会处处碰壁。

2)高职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多数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仅靠他人的舆论,因此,什么职业“热”就向往什么职业,过分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高职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分,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认识不足。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对社会的了解没有全面、实际的体验,因此,在择业的思维认识过程中,对社会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等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有的把社会想象得比较美好,对社会的复杂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知之甚少,因而其个人的就业期望值往往偏高,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有的把社会不利于就业的因素看得太重,并且以点看面,进而认为社会太复杂,就业很困难。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需要树立自救意识和使命意识,通过创新来推进中国的就业扩展。

(2)就业心态有问题。

1)攀比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有些单位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毅然放弃,事后却后悔不已。

2)自负心理。部分高职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被不少用人单位垂青,就觉得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过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

3)自卑心理。一些大学生或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再加上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发展到害怕求职,不敢面对招聘者,自然无法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

4)不满心理。部分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学生往往不正确归因,反而认为是老天对自己不公,抱怨自己读大学刚好碰上这个劳动力大量过剩的时代,大学中又主要接受了应试教育而缺乏动手能力,还碰上大学扩招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总之,好像什么倒霉的事都碰上了,从而产生不满心理。

(3)就业价值取向失衡。择业观是大学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它直接影响和决定择业行为的产生和结果。(www.xing528.com)

1)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社会价值观淡化,他们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

2)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较突出。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

3)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较陈旧。如奉行“稳定高于一切”,看中的是单位姓“公”还是姓“私”,或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偏远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这更加剧了艰苦贫困地区人才缺乏的状况。事实上,与前些年相比,毕业生就业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的人才已经相对饱和,而西部地区和基层却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大发展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毕业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到最需要的地方成就一番事业。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新的积极的就业观念,即无论到哪里工作,只要能适应,只要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只要有利于自己成长,在哪里工作都一样。对年轻人来说,人生的路还很漫长,一次就业,并不是定终身。

(4)就业能力不足。一方面,毕业生“心比天高”;另一方面,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人才标准一改过去单靠文凭或职称来认定人才的普遍做法,提出了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更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学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能力等,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把所学知识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并在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事实也一再证明,在就业过程中,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总是备受青睐。

2.客观因素

(1)政策因素。国家政策是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具体准则,也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第一,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往往会引起全国范围内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从而对学生的就业观产生深刻影响。第二,国家人事制度。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短时间内城乡二元制结构并不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在二元制结构依旧存在的情况下,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中的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继续发挥作用,与学生就业市场化机制不协调,严重制约着毕业生的合理、自由流动。人事部门严格控制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标,申请报批手续繁杂,单位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用人自主权,仍然按照接收大学毕业生报批的手续。一些大学毕业生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单位,却在协议的签订、报到手续的办理、档案关系的划转等环节得不到人事制度的支持和认可。尤其是户籍制度的限制而难以落实人事关系,制约着学生的就业选择。不能解决落户和人事档案管理就不能列入就业方案,也就无法办理报到证,继而也就不能算作“真正就业”,只能算作“打工”,这一连锁反应成为近年来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惯性观念。这种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对学生的就业观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难以找到“落户”途径的学生宁愿选择“待业”和“失业”,也不匆忙就业。

(2)经济因素。高校学生的就业属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它由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的资源配置模式所决定。第一,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社会劳动力需求的总量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创造工作岗位的数量,这个数量又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第二,产业结构的影响。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进入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对劳动力结构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继而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第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就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仍然是学生就业的首选地。第四,经济待遇。经济发展也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职业选择范围。学生就业时对经济待遇考虑得也越来越多。

(3)高校自身因素。第一,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矛盾突出。按照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层次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即高等教育本身的层次结构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是在原有学科专业结构框架内发展起来的,几乎所有高校的学科专业随着大众化教育规模的扩张同步增长,未能很好地考虑到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预期需要,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我国高校大部分设在城市,今后绝大多数毕业生将在传统的农村地区或城市中的非正规部门就业。第二,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学生就业指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体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就业指导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影响极大。目前,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滞后于现实的就业要求,表面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现象严重。有的高校以开设一门课程的方式进行,以某种教材为纲,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过分形式化和理论化,与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有的高校在毕业生即将寻找工作的那段时间,以“就业形势报告会”“毕业生就业动员会”等形式,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规定进行一般性介绍,缺乏针对高职学生个体特征进行的专门咨询和直接指导,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供求变化趋势的有效掌握。有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缺少专职的、专业性的就业指导人员。另外,校园文化所蕴含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

(4)用人单位因素。作为市场的需求方,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对高职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不言而喻。由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了解不多,因此,名校英语、计算机、党员、学生干部、社会实践经历等这些约定俗成的“硬指标”就成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的衡量标准,这就导致了校园里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啃”英语和计算机,这样的选材标准自然起着不太好的导向作用。其实,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才是选材的根本。除专业素质外,一个人的理解能力、社交能力、亲和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很重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所提供的各类人才越来越充足,造成严重的盲目追求学历现象,大学提供的各种专业教育仅仅是将来生活的一个基础,技能的培养是在实践中完成的。高职毕业生可塑性强,有活力,创造性强,乐于学习,接受新事物快,只要正确引导,稍假时日便会给单位带来效益。

(5)家庭因素。家庭作为长期而权威的影响因素,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从高职学生入学时的专业选择上可以看到,大多数专业志愿都掺杂了家长的意志和愿望,家长的职业现状以及对职业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前途的思考往往影响着子女的就业选择,特别是在今天这种就业渠道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父母为子女选择就业岗位的现象仍较为常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