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传统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指导:传统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未及时转变过来,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因此,学校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观,还承担着学生社会角色的培养职能。

大学生就业指导:传统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1.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未及时转变过来,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

经济收入仍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首先考虑的因素。对薪资期望过高,片面追求高层次岗位,不愿从事比较艰苦的工作。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普遍希望留在发达的大中城市,而不愿意到急需人才的二、三线城市或欠发达的地区工作。“铁饭碗”观念依然存在,在就业范围的选择上仍抱着老观念——求稳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认为到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就业就不稳定、不可靠。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专业对口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按照毕业生所学专业对口分配就业的思想,目前,在大多数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高职学生再片面强调专业对口就会无形中限制自身的就业空间。

学生主动就业意识淡薄,依赖性强。有“等”“靠”等思想,即依靠家长亲朋帮忙,等待工作能找上门。还有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岗位、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存在盲目从众心理,不少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在众多的矛盾面前不知所措,别人怎么做自己也就怎么做,完全不对行业、单位和岗位进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从我国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来看,早期的创业者中低知识层次者较多,以致一度出现了“知识贬值”的感叹。虽然当前知识型人才的创业已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多,但仍只是“小荷初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仍有待进一步增强。

2.新的社会环境对就业观的影响(www.xing528.com)

我国正处在经济变革的历史时期,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呈多元化倾向,学生在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迷惘、无所适从,甚至个别学生出现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败感,无法适应,以致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这种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的就业观问题。不切实际的就业观使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不能领会自己未来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不能理解、遵从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但是毕业生就业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受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外界影响因素很大,因此,必须对影响毕业生就业观的环境加以分析,帮助毕业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

目前,许多学校都增加了对学生就业的相关教育内容。多数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接受有计划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帮助和鼓励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社会,对就业有强烈的明确性和目的性。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参与社会实践相对较少,很多对社会的认识要到工作岗位上逐渐学习。对于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而言,学校对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应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其对社会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有些学生虽然完成了大学教育,掌握了许多专业知识,却缺少最基本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因此,学校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观,还承担着学生社会角色的培养职能。

大众传播媒介对高职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作用也日趋重要,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作用可以实现信息在瞬间共享。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仅本身的舆论导向会对高职学生就业观产生影响,它还可以为就业创造一个宽松的信息平台。例如,媒体对成功创业的高职毕业生的宣传与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媒体对下基层毕业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宣传与鼓励,就会使学生到基层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