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通过对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分别从学习成绩、学习投入、课外阅读、专业认证、创新活动、专业实践、专业认同、压力负荷、综合测评和优势特长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自主招生学生和统招生入校后的学业表现的系统分析发现:第一,自主招生学生在学业上能够达到高校的要求,甚至要优于统招生。据所得数据统计分析,自主招生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不仅不低于统招生,而且还高于统招生,并且在总体上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自主招生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他们具备了符合大学要求的学习能力,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比统招生付出更多的投入,具体就体现在学习时间投入多、课外阅读量大、创新活动成果丰富等。这就说明,自主招生政策是一种为高校实现人才选拔目标的有效方式,值得继续坚持。第二,虽然自主招生在学业表现的一般表现中令人满意,但他们在比较表现中,即入校前后优势特长的发展变化却不尽人意。作为一群以学科特长优势而被录取的学生,在入校后的优势特长却普遍出现搁置甚至是退步的现象。这也赤裸裸地反映了高校在对自主招生学生的录取和培养方面的脱节。高校将有特长优势的学生招录进高校,但并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特长的培养,使得自主招生学生丢掉了自身的优势,而当初高考时所具备的特长也仅仅成了步入高校的敲门砖。因此,高校应当重视起对于自主招生学生的培养问题,适当调整对自主招生学生的培养模式,以真正达到培养具备学科特长且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第三,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有多种,并且每一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主招生学生总体上在大学期间的表现与统招生不相上下,甚至要优于统招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入校时就具备一定的优势特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每个人不同的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造成的。自主招生学生和统招生并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进一步说,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地域因素、学业背景和学习过程等自变量与大学四年每个学年的平均成绩在班级的排名和平均综合测评成绩在班级的排名这几个因变量都有相关关系,因变量都受到自变量的影响。有的成正相关关系,有的成负相关关系。其中,学习背景和学习投入对学习成绩在班级的排名影响效果较为明显。同时,不同的自变量对这几个因变量的影响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在不同的时期,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这种影响的程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但总体而言,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生在入校后的学业表现(一般表现和比较表现)无显著差异。尤其是7个主要的回归模型显示出,学生生源类别对于学业表现影响的解释力很小。因此,可以认为,关于多元化的自主招生人才入校后学习成绩不如统招生这一假设得出了否定的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自主招生学生入校后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高于统招生,并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也是因为自主招生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比较多,课外阅读量也比较多。自主招生学生并没有因为入校时成绩略微低于统招生而影响他们在大学期间接受教育的成效。自主招生还是能够为高校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的。此外,关于多元化的自主招生人才入校后能力特长更为突出这一假设也得到了否定的结论。调查结果显示,与统招生相比,自主招生学生在特长优势方面不仅没有发展和提高,甚至还出现了退步的现象。
注释(www.xing528.com)
2.当年共53所自主招生高校,北京大学未完成调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