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知晓率及效果调查

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知晓率及效果调查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调查中自主招生制度涉及的诸多方面,下文将对两个群体的知晓情况进行揭示。进一步来看涉及的所有题项的平均位置值,弱势群体均高于非弱势群体,再次证明两群体对于自主招生政策的了解存在显著差异,且弱势群体明显处于弱势。

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知晓率及效果调查

2015年本课题采用整班抽样法,随机抽取18个自主招生院校中的2~3个班级,对每个班级的自主招生学生与传统高考学生进行分析,该种抽样方法基本还原了国家要求的5%的自主招生比例,符合自主招生的天然分布,表7 - 3是样本情况,本研究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

表7-3 2015年调查学生样本

本次调查中,我们将学生对自主招生的了解程度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剖析,总共涉及18题项。根据前文对弱势群体的界定,结合具体的问卷状况,我们主要筛选出户籍与高中性质两个维度来划分弱势群体与非弱势群体,其中将户籍为农村且高中性质为普通高中、中职中专及其他类型的学生界定为“弱势群体”,总计641人,相对应的将户籍为城市且来自重点高中(国家、省、市级示范中学)的学生划分为“非弱势群体”,共筛选出非弱势群体1 166人。其中学生对自主招生的总体了解程度自身评估状况如下,调查中发现弱势群体与非弱势群体在自主招生的知晓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比较了解自主招生制度的学生,弱势群体中大概占48.7%,而非弱势群体占68.4%,两者相差足足达到19.7%,可见,自主招生信息传播在两群体中并不均衡,弱势群体处于“弱势”是有目共睹之事;而“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自主招生制度的学生,弱势群体中占51.2%,非弱势群体中仅占31.5%,在弱势群体中超过一半的人不清楚自主招生政策的相关信息,这种初始环节的高“无知率”必然会影响其后续参与,那么弱势群体在自主招生场域中边缘化境地也就不言而喻了。针对调查中自主招生制度涉及的诸多方面,下文将对两个群体的知晓情况进行揭示。

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招生制度,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招录流程,逐渐完善涉及的方方面面,本次调查详细了解了学生对于自主招生政策的整体把控。反映出弱势群体学生对自主招生的了解程度普遍低于非弱势群体学生,具体统计显示(表7 - 4):23%的非弱势群体学生“完全同意”“对自主招生非常了解”的观点,而弱势群体只有12.9%表示“完全同意”,对于上述题项选择“比较同意”的分别占42.9%和35.8%,且两群体在这一题的平均位置值分别是2.21和2.54,表明非弱势群体比弱势群体更加清楚自主招生政策。进一步来看涉及的所有题项的平均位置值,弱势群体均高于非弱势群体,再次证明两群体对于自主招生政策的了解存在显著差异,且弱势群体明显处于弱势。尤其在“清楚自主招生和高考的区别”题项上差异明显,多达38.6%的非弱势群体表示“完全同意”,而只有12.7%的弱势群体“完全同意”该观点,相差竟达25.9%;关于“自主招生的报名要求”“报名方法”“时间安排”等具体信息方面,弱势群体“完全同意”的人数占到14.6%、13.6%、14.1%的低比例,相比较非弱势群体则基本维持在30%左右的“完全同意”率,依旧是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中学是否具有报名推荐权”“哪些大学有推荐权”“哪些学生有推荐资格”等问题的回答,弱势群体也保持较低的知晓率,且与非弱势群体相差较大。

表7-4 学生对于自主招生的了解状况

注:B1=读过大学自主招生简章
B2=清楚自主招生和高考的区别
B3=通过自主招生增大高考录取率
B4=知道自主招生报名要求
B5=知道报名方法和途径
B6=知道时间安排
B7=知道中学是否有报名推荐权
B8=所在中学有哪些大学自主招生推荐权
B9=中学有哪些同学获得推荐资格
B10=知道一些大学自主笔试科目
B11=知道自主招生面试流程
B12 =清楚自己是否具备资格
B13=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
B14=成绩越是优异越了解政策
B15=教师子女更了解政策
B16=家境好的更了解政策
B17=社会资源多更了解政策
B18=我对政策非常了解(www.xing528.com)

有关自主招生知晓率的测量指标过多不利于观察比较,本文又做了因素分析来进行进一步的观测,采用SPSS 20.0得到以下分析(表7 - 5、表7 - 6、表7 - 7):

表7-5 样本充足性KMO值和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由表7 - 5可知,KMO值为0.898,远远高于0.5,说明样本充足,同时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两种结果表明本文的原始数据满足做因素分析的基本要求。由表7 - 6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素有3个,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42.326%,说明这3个公共因素可以代表原始18个条目的42.326%的信息,因此,本文选取3个公共因素。从表7 - 7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可以看出:第1个公共因素在“知道中学是否有报名推荐权”“所在中学有哪些大学自主招生推荐权”“中学有哪些同学获得推荐资格”“知道一些大学自主笔试科目、知道自主招生面试流程、清楚自己是否具备资格、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等7个指标中有较大的负荷值,反映了学生对自主招生参与主体(高校和学生)的资格问题,因此,可以将其定义为自主招生的参与主体资格因素;第2个公共因素在“读过大学自主招生简章”“清楚自主招生和高考的区别”“通过自主招生增大高考录取率”“知道自主招生报名要求”“知道报名方法和途径”“知道时间安排”6个指标上具有较大的负荷值,反映了学生对自主招生报名信息的了解,因此,可以定义为报名要求因素;第3个公共因素在“成绩越是优异越了解政策”“教师子女更了解政策”“社会资源多更了解政策”“家境好的更了解政策”4个指标上负荷较大,反映了学生普遍认为优势社会阶层和教师家庭凭借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富的社会资源更容易获取自主招生信息,从而提高其子女在自主招生活动中的知晓率、参与率,因此,可以定义为自主招生的家庭背景因素。

表7-6 因素分析结果报告

表7-7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