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中学在自主招生参与的研究中,一些文章提出中学在自主招生中扮演着消极角色,甚至对自主招生政策运行起到了阻碍作用。大部分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城乡差异上,重点与非重点的选择上,中学成了被区别对待的委屈角色。在程猛、韩丰与杨扬的研究中表明:“自招生群体中来自省级和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学生更多,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比例低于统招生。”刘进的研究中也表明:“自主招生名额投放在一省之内的地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存在倍数甚至几何级数差异,缺乏对落后地市考生入学机会的基本关照。”黄首晶与郑畅在美澳两国自主招生公平性改革的经验与借鉴中认为:“在信息公开和利益表达渠道不健全的形势下,很多高校对考生生源进行权力限制,使得一些教育资源本来就薄弱的地区考生与名校无缘。”像刚开始实施自主招生时的北大、复旦、人大等高校为了抢占生源,与重点中学等优秀生源地联盟,直接输送人才,而把农村乡镇及其他普通高校拒之门外。
另外,过于统一的人才评价标准造成了城乡资源占有不均导致的竞争机会不等。储朝晖的《论推动自主招生进入常态化中》谈道:“在自主招生中应该看被评价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获得如此学业水平,应该看他在同班同学中的相对位次,那些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达到特定水平的学生比在条件较好的条件下达到同样水平的人更应该获得优先招录。”但是,高校统一的人才评价标准使得乡镇中学及普通中学更加处于劣势地位。(www.xing528.com)
其次,中学作为自主招生的参与方,也扮演着自身利益争夺者的负面角色。当中学的学业成绩和评价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学造假、舞弊、违规的行为时有发生。生源学校作为人才的供给方,有很多中学为追求升学率,提高学校声誉,一般都推良不推优。更有甚者,为了某些权钱利益,把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综合素质不高的“关系户”学生推荐给自主招生的试点学校,出现中学“帮助”推荐生伪造成绩单、获奖证书等不诚信行为。这使得政策结果与选拔创新人才的政策初衷背道而驰。同时,中学择校风在校际差异上,虽然高校调整了划定生源地的政策,但多数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对重点中学的考生仍有倾斜,助长了“先上重点中学,才能上好大学”的应试风气,使得中学择校风也愈演愈烈。
再次,自主招生给中学增加了课程和管理上的负担,中学成了疲于应付的管理者。一方面,中学的学业评价越来越被重视,但王丹与王俊生的研究发现,高中的综合评价多有流于形式的应付现象。为了学生成功报名,学校只有当学生触犯法律和严重违纪才在其自主招生评价表中体现出来,其余学生均得到学校几乎同样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获取证书,地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趋于“分数+证书”,这将导致高中阶段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精力更多地分配给艺术、体育,努力获取证书,让中学的管理出现混乱。同时,为了迎接自主招生,中学也不得不增加特殊教育课程以应付各高校的单独命题带来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而当考生在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一些高校试图通过考生所在中学对考生进行施压以防止优秀人才流失。中学作为自主招生的人才输送方被迫承担教学和管理上的负担,而面对这些自主招生带来的压力,中学疲于应付的现象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现仍没有切实的研究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