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从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关系模型的“应然”层面入手,提出初始的概念模型和理论预设,再经由实证研究对初始概念模型和理论预设进行检验、修正和完善,最后进行综合性的实验干预研究,进而提出、检验和验证改善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状况的政策方案。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3个子研究:① 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与效率:基本现状、主次关系及预警模型研究。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从“应然”层面构建公平与效率的主次关系模型,形成公平与效率观测的指标体系;采集自主招生、传统高考2类途径入校学生的数据,掌握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与效率现状;分析“实然”与“应然”自主招生层面公平与效率主次关系的错位状况及背后原因;并根据公平与效率观测指标体系,结合专家对预警区间的划定,形成预警模型,动态开展自主招生运行状况评估与监督。② 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与效率:作用关系模型研究。分析知晓率、报名率和成功率3个公平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分析效率的各要素对于公平各要素的作用关系,部分揭开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中公平问题产生的过程“黑箱”,从理论上探寻有效的政策改革路径。③ 提升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效率与公平:实验干预及政策建议研究。以前述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主次关系模型、作用机制模型研究为基础,结合自主招生的比较研究成果和学界的改革建议,重新思考中国自主招生的政策设计,对有关改革举措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与完善,最终形成促进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公平与效率提升的政策改革建议。本项目研究的基本逻辑框架,如图1 - 2所示。
图1-2 本项目研究的基本逻辑框架
研究1: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与效率:基本状况、主次关系及预警模型研究。
国际学界对于招生制度改革的评估,核心指标是公平与效率(或其中之一),主要方法是围绕改革目标—构建指标体系—采集数据进行政策评估—提出政策改革建议。比如Izraeli和Murphy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52所意大利公立大学的招生效率进行了评估,发现现有招生政策限制了部分学校的招生增长,同时增加了其他学校的招生负担。
招生研究中的“机会平等理论”(EOp理论)是本研究的基础。该理论认为,个人取得的成就部分是由环境造成的(如继承遗产和社会背景),部分是个人努力(或相似变量)的结果。由于环境带来的不平等是不公平的,理应尽可能地消除;而由于不同的个人努力带来的不平等则是可以接受的。这一理论激发起国际学界的大量研究,这些实证研究集中在衡量机会不平等(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IOp)的程度和评估EOp中的公共政策,主要从收入分配等角度予以讨论。世界银行也一直基于EOp模型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机会公平进行实证分析。借鉴Eop分析模型,中国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应排除环境因素对弱势群体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而与普通高考的比对是最为关键的步骤。
可以认为,中国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主次关系包含四种组合。①“公平为主,兼顾效率”。在此种情况下,弱势群体在自主招生中的参与状况应好于传统高考,但成本、信效度情况可能不如传统高考。②“效率为主,兼顾公平”。弱势群体在自主招生中的参与状况弱于传统高考,但保持在可接受范围,与此同时,自主招生的效率状况好于传统高考。③“兼顾公平与效率”。自主招生的公平状况、效率状况都与传统高考大致相当。④“既不公平也不效率”。即不仅弱势群体的自主招生参与度低于普通高考,而且自主招生的效率也不如高考。
前文所述,决策者在自主招生政策设计上存在导向上的“摇摆”,到底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尚无定论。因此,本文对于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模型研究,将更多听取来自学界及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区分理想中公平与效率的主次关系模型(制度设计的“应然”层面)和现实中二者的主次关系模型(制度推行的“实然”层面),如果发生偏差,这种偏差可能就是公平与效率当前所存在问题产生的制度原因。学界已有的证据显示(参见本项目文献综述部分),这种偏差很有可能以上述第4种形式出现(既不公平也不效率)。有关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模型的假设可以概括为:
假设1: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主次关系模型在应然和实然层面存在偏差,这导致了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发生。
假设1a:弱势群体在自主招生中的公平状况,显著弱于弱势群体在传统高考中的表现。
假设1b:弱势群体在自主招生中的效率状况,显著弱于弱势群体在传统高考中的表现。
研究 2: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与效率:作用关系模型研究。
1.公平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
已有的研究证实,当前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公平的知晓率(IR)、成功率(SR)较低(参见本项目文献综述部分)。但迄今为止,学界一直缺乏弱势群体的报名率(RR)研究,以及对IR、RR和SR的关系研究。在部分西方国家,高校非常重视和鼓励弱势群体进行入学申请,将提升弱势群体报考率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作为表征考生自主招生参与积极性的报名率(RR)指标,是不是介于知晓率与成功率之间的关键变量?如其与知晓率和成功率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可通过调节报名率,提升弱势考生的自主招生成功率(SR)。此研究假设可概括为:
假设2:弱势群体自主招生的知晓率(IR)、报名率(RR)和成功率(S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假设2a:IR、RR、SR存在两两相关关系。
假设2b:IR对SR的影响需要通过RR来实现(即RR是中介变量)。
假设2c: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存在从初始环节到最终环节类似于“能量衰减”的规律,即存在IR>RR>SR现象。
如果这一假设获得证实,则说明:
第一,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问题存在于所有环节。既存在信息获取途径不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又存在弱势群体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还存在自主招生考核过程中针对弱势群体的其他不公问题(如民众讨论较多的寻租问题、或面试手段可能造成对弱势群体选拔的不公问题等)。
第二,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公平问题存在层层累加,不断加剧扩大的问题。弱势群体自主招生的总体公平性≈IR弱势群体×RR弱势群体× SR弱势群体,由于IR、RR和SR逐渐变小(且都小于1),导致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总体公平性逐级变差。这可能是当前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公平现状严峻的原因,即自主招生公平问题并非学者们所认为的某个环节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各环节都存在不公,最后由各环节的不公形成的叠加效应造成的。
第三,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公平问题存在多种原因。弱势群体参与自主招生的知晓率(IR)偏低,对应的是投入不足,尤其是政府投入不足(如报名宣传不足);报名率(RR)偏低,对应的是激励不足,尤其是对弱势中学名额分配不合理;成功率(SR)偏低,对应的是选拔方式科学性不足,对弱势群体造成不公。相应的,如果要改变自主招生公平现状,也应从这3个方面抓起,单一的对策很难改变公平格局。
第四,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机制是造成公平问题发生的关键。如果假设得到验证,报名率(RR)指标发挥着公平“中介”变量的作用,则说明自主招生的名额分配导致了不公问题发生。由于高校将自主招生推荐权层层分配,导致中学之间出现了“有推荐权的中学”和“无推荐权的中学”的差异,中学内部出现了“获得了推荐资格的学生”和“没有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的差异,这些差异大大打击了那些没有获得推荐权的中学、没有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的报名积极性,即RR指标水平较低。因此,对于自主招生公平状况的改善除了传统的举措外,更需探索“取消名额分配机制”等举措。(www.xing528.com)
2.效率要素与公平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
目前学界对于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认识仍主要集中在二者冲突对立的层面,对于二者的内在逻辑、互动关系等规律研究不足,这可能是导致一些旨在保障自主招生公平的政策沦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政策的主要原因。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状况本质上是自主招生参与结果的呈现;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信效度和成本两项效率指标,则属于人才选拔的过程变量。是否可以认为,是作为效率的过程变量导致了公平结果的发生?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分析自主招生“信效度”(RV)、“成本”(C)两类效率变量可能对自主招生公平发生作用的过程区间(表1-4),可以发现,RV变量更多是在报名之后发挥作用,即在“笔试成功率”(SRE)和“自主招生录取成功率”(SRAE)2个指标发挥作用。而“成本”(C)指标则可能对自主招生“知晓率”(IR)、“报名率”(RR)和“报名成功率”(SRA)3个指标产生影响。对于IR而言,弱势群体可能因成本问题无法有效获得自主招生信息;对于RR而言,弱势群体可能因担忧应考成本而放弃报名;对于SRA而言,弱势群体可能因担忧应考成本而减少报名学校数量或只报考离家较近的高校,降低了获得考试资格的机会。
表1-4 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效率对公平的可能影响区间
基于上述分析,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作用关系基本假设可概括为:
假设3: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效率不足,导致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性差。
假设3a:自主招生信效度(RV)差,导致弱势群体笔试成功率(SRE)和自主招生录取成功率(SRAE)较差,即RV分别与SRE、SRAE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3b:自主招生成本(C)高,导致弱势群体自主招生知晓率(IR)、报名率(RR)和报名成功率(SRA)指标差,即C分别与IR、RR和SRA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如果这一假设获得证实,则说明:可以通过提高弱势群体的自主招生参与效率来改善公平状况。一方面,可以探索降低自主招生成本或加大信息化建设及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对弱势群体参与自主招生进行成本补偿,方便弱势群体更多参与自主招生活动,改善自主招生公平状况。另一方面,可以探索改革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的形式与内容,通过提升笔试、面试信效度最终促成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公平现状的改善。
研究3:提升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效率与公平:实验干预及政策建议研究。
在上述2部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假设的验证情况,进行可行性对策建议的论证。并据此进行干预实验的设计,检验各项举措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性,为决策提供直接参考(注:本部分研究建立在前2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如果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与假设存在差异,课题组将及时调整或修正实验设计)。
实验干预研究主要包含3项实验。
实验1:取消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机制,对于改善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公平参与状况的影响。
本研究的假设2分析发现,报名率(RR)指标很可能是自主招生公平的“中介”变量,通过提高RR水平将有利于改善公平状况。而影响RR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现存的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机制,这对于弱势群体参与的积极性造成挫伤。
事实上,以重点中学、生源基地为基础的自主招生推荐制,人为扼杀了普通中学和未获得推荐资格学生的自主招生参与权,在传统高考的地区名额分配制度之外又形成新的招生壁垒。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导致中学内部的权力寻租、中学“推良不推优”等问题出现。推荐制本质上是高校招生能力不足与申请学生数过多这一矛盾的一种妥协办法。西方高校大多没有实行这种推荐制,但通过多重举措解决了这一矛盾:一是限定标准化考试成绩要求;二是制订个性化申请要求;三是公布申请人数与年度录取比例。因此,如果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取消推荐制不仅不会对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活动带来负面影响,还可大幅提高弱势群体考生的参与度。
如果假设2成立,则本研究将更能通过实验干预进一步深入探讨取消自主招生名额对公平状况带来改观的可能性。
实验2:增加投入,对于提升弱势群体知晓率(IR)、报名率(RR)和报名成功率(SRA)的影响。
本研究的假设3a分析发现,成本(C)指标对于IR、RR和SRA三个环节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而理论上,信息占有多寡和家庭背景状况不应成为自主招生的人才筛选标准。但当前很多学生尤其是边远地区、普通中学和弱势群体阶层的学生,却因信息不畅而被动放弃自主招生机会。与此同时,高校单独组织开展中学宣讲等活动,成本高、覆盖面窄、干扰中学教学、形成恶性竞争。欧美国家大多在国家(联邦)层面拥有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较好地承担起中学生院校和专业信息宣传服务工作。构建起更规范的公共自主招生宣传平台,让更多学生获得知情权,将大幅提升弱势群体参与度,并大幅降低各高校招生宣传成本。
如假设3a得到验证,本课题则将通过对中学生的干预实验,探索不同类型的增加投入的举措,对于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IR、RR和SRA指标改善的影响。
实验3:增强自主招生选拔的信效度,对于提升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笔试成功率”(SRE)、“自主招生录取成功率”(SRAE)的影响。
本研究的假设3b分析发现,信效度指标(RV)对于SRE、SRAE指标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事实上,中国尚缺乏以甄别学生兴趣、能力、特长和潜质为目标的大规模、标准化自主招生测试。各校单独测试数量过多导致中学生应考成本高、可选高校数量受限。少数自主招生联盟命题的科学性也存在质疑。欧美国家自主招生多以标准化测试为基础,高校极少单独组织测试。且研究证实,大规模标准化考试选拔成本低、信效度好、有利于教育“公平”。标准化测试不同于高考,基于不同难度系数构建起来的巨型试题库,可大幅提高命题科学性,能通过测试对学生综合素质展开测评,也允许高校对考试进行模块化处理以实现差异化;可大幅降低弱势群体参与自主招生测试难度;是一年多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础;还可给予学生多次失误、试错机会,有效改善中学应试教育状况。但本研究独立构建大规模标准化考试难度过大,因此,选取最接近此类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传统高考作为替代(事实上,学界也有用高考取代自主招生笔试考试成绩的呼声,韩晓蓉,2008)。因此,本研究将分析传统高考与现行的自主招生考试的信效度关系,并结合学生最终自主招生录取情况研究当前自主招生考试信效度不高导致的选人偏差问题。
如假设得到验证,研究将进一步通过对中学生的干预实验,探索通过改进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提高笔试面试信效度,对于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SRE、SRAE指标改善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