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散尽时分:纪念帕克·贾亚·易卜拉欣

散尽时分:纪念帕克·贾亚·易卜拉欣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贾亚代表的是一个国际室内设计中极为迫切需要的本土化、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结合的探索,他是这个运动的领军人物,早逝的损失是巨大的。此外,建筑技术、建筑结构国际标准化和普及化,也是造成建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的国际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印度尼西亚的贾亚是这个设计运动中先驱。在闹市中间建造一座具有世外桃源感觉的中国式酒店实属不易,而贾亚做得非常精彩。

散尽时分:纪念帕克·贾亚·易卜拉欣

2015年5月初,突然收到消息,说印度尼西亚室内设计家贾亚·易卜拉欣(Pak Jaya Ibrahim,1948—2015年)半夜在雅加达家里的楼梯上失足撞到头部,很快身亡,这个消息实在太突然,因为我几天前还在武汉他设计的璞瑜酒店里住,欣赏他的精彩设计,想起曾经住过他设计的巴厘岛酒店、上海的璞丽酒店,个性风格都很突出,我还想有机会认识这个设计师,了解一下他设计的深层思想,没想到他突然发生意外,当时希望是误传。贾亚终年68 岁,正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才华横溢出大作品的时候,这个损失实在太大了。因为贾亚代表的是一个国际室内设计中极为迫切需要的本土化、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结合的探索,他是这个运动的领军人物,早逝的损失是巨大的。

现代设计发展到现阶段,同质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从建筑发展的历史来看,国际化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产品的同质化。所谓的“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建筑的功能、构造和形式上具有越来越相似的特点,而不仅仅指风格上趋于相似,这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与1960年代“国际主义风格”的流行不同,五六十年代,国际主义风格仅仅是一种流行风格,主要应用于重点的、大型的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上,只在少数发达国家,才有可能成为部分私人住宅建筑的形式。而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建筑的现代化、同类型化已经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向。从洛杉矶到上海,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柏林,世界各个国家的建筑——无论是商业的、公共的、还是私人住宅的——形式上都有越来越类似的趋势,这就是国际化的特征。这个特征在21世纪继续发展,成为国际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强调地方、民族特色的“地方主义”虽然仍在世界各国有所强调,但是由于地方风格、民族风格往往与现代的功能需求、现代建筑的构造有一定的矛盾,因此,“地方主义”很难得到推广,主流地位的风格依然是类同的、国际性的,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状。造成建筑国际化的原因,首先是国际交往增加,对于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接近,比如旅馆的等级划分,商务大楼的基本需求,交通运输设备和建筑物的国际配套需求,住宅的基本条件标准等,都越来越相似,建筑为了满足这种越来越接近的国际需求,也就自然趋同。建筑出现国际化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需求趋同造成的,而不是因为风格领导的结果。此外,建筑技术、建筑结构国际标准化和普及化,也是造成建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的国际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而具体到酒店室内设计,同质化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国际酒店集团有精准的目标客户,而高端的客户首先希望自己入住的酒店具有标准化的熟悉套路,而同质化的设计也适合成本控制。随着商业客户的不断增加,连锁化的国际酒店就成了主流,设计无需和酒店所在地的人文、历史有任何关系,也无需有特殊的风格特色,即便突出所谓的民族风格,也仅仅是简单地把民族图案作为符号粘贴在建筑室内的表面而已。在酒店业发展极为迅速的国内,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和严重。在这种风潮中,有一少半人开始探索在标准化基础上的差异化,出现在一些精品酒店的设计中,十多年前我已经在巴厘岛、在泰国的清迈和普吉岛看到一系列这类新探索的酒店,我非常开心,随后开始追踪学习,慢慢知道这是一股新设计的潮流,而贾亚就是这个潮流中的重要领军人物。

本土化、民族化和现代建筑之间的结合探索,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有了很大的发展。既具有现代建筑的结构、功能,同时在建筑的立面、空间布置、室内设计、装饰细节上采用了某些建筑所在国家、地区的民族、民俗传统的特点,形成具有民族性的现代建筑,这种探索由来已久,到21世纪也依然是一个很引人瞩目的探索和设计方向。有人称之为“地方主义”(“regionalism”),“本土主义”(“localism”),这类建筑、室内设计就是指现代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使现代建筑中体现出地方的特定的风格。地方主义不等于地方传统建筑的仿古、复旧,地方主义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东西而已。印度尼西亚的贾亚是这个设计运动中先驱。

亚洲地区具有比较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现代主义建筑基本都是外来的体系,而不是本地产生的。因此,很容易把现代主义建筑视为西方的文化,而传统的建筑是本地的文化,本土的文化。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七八十年代,亚洲国家的主要注意力基本在发展西方式的现代建筑,受国际主义风格和西方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很大影响,也基本很少发展民族的、民俗的、地方性的建筑。具有民族特点的建筑仅仅在某些大型的公共建筑项目上,以体现国家面貌。比如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两个会场建筑、首尔的金浦国际机场建筑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中国国家主题馆等。到1990年代,由于东亚国家都进入到经济发达水平,在建筑上盲目追随西方的情况得到改善,出现了一批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希望能够通过地方风格、传统风格(不一定是固定的历史风格)、民俗风格来改造西方的现代主义带来的刻板、单一面貌。这样就产生了非常可观的地方主义建筑、室内设计的浪潮

贾亚设计的酒店我住过几家,比如上海的璞丽酒店,这个酒店在上海静安区核心区,位置在南京西路与延安中路之间,酒店共有26 个楼层,包括209 间豪华客房及20 间顶级套房,客房面积从45平米到130 平米。在闹市中间建造一座具有世外桃源感觉的中国式酒店实属不易,而贾亚做得非常精彩。他借由材料和某些家具灯具、装饰品,巧妙地将中国文化融合其中,新、旧感受强烈,同时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风格。璞丽酒店使用了通常被用在建筑外墙的上海灰砖作为内部装修建材之一,地砖是由为北京故宫修复工程提供地面建材的厂家所提供的,非常的传统,当地面、墙面都用这种材质,入住的人的整个感觉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很容易脱离标准商业酒店的思路,而进入传统空间。这个酒店系统的室内设计用符号化的中国形式,但是用得极端,比如在每间客房用龙麟纹木雕屏风与铸铜洗脸台,这种方法如果在水平不高的设计师手上,会成为艳俗的内伤,而在贾亚手上则显得很贴切而艺术。细节的讲究,而不仅仅是粗泛的模仿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酒店我住过之后一直印象深刻,而今年初我在武汉开会,武汉的室内设计师们安排我入住武昌珞瑜路1077 号的璞瑜酒店,靠近东湖与光谷核心地段。去之前我不知道这个酒店是贾亚设计的,进门的时候真是有种惊艳的感觉,和上海的璞丽酒店同样具有异曲同工的巧妙。他的作品很容易辨认,酒店宣传说他是“雕琢奢华”,是“将度假胜地的感觉巧妙地融入于当代都会空间中,形成低调奢华和内敛雅致的现代触感,现代风格与复古主义相互融合,丰富的感官体验,让宾客沉浸在个人专属奢华所带来的全新感受中”。我的感觉是他在努力探索一种现代设计中地方化、民族化的新路。

璞丽酒店的室内设计由三家公司联合设计,包括澳洲拉延设计事务所(Layan Design)、印尼的贾亚室内设计事务所(Jaya &Associates)和一家澳大利亚灯光设计公司。其中室内设计主要是贾亚做的,武汉的璞瑜酒店也是这种合作方式。

贾亚参与设计的另外一个精彩的民族现代化室内设计典范是杭州的“法云安缦”酒店和“富春山居”酒店,所谓“安缦”是来自“Amanpuri”这个泰语词,意指和平之土,第一家开设于泰国普吉岛,后来在不丹、柬埔寨、中国、法国、美国等全球各地开设了24个度假村酒店,设计立足点是“低调奢华”,提供优雅环境与优质服务。杭州法云安缦酒店位于西湖西侧的山谷之间。沿路两旁竹林密布、葱茏青翠,经过植物园和西湖内部水路,便来到天竺寺和天竺古村落。法云安缦即坐落于天竺古村另一侧,北高峰之麓,毗邻灵隐寺和永福寺。这里周边是古茶园,据说最早的茶园是始于唐代的,酒店包括周围茶园在内占地面积14 公顷。杭州法云安缦酒店位于西湖西侧的山谷之间。酒店的室内设计,尽量从江南风格中吸取营养,结合室外的茶园、山林、流水,组成让人颇为惬意的环境。而他设计的北京颐和安缦则完全采用北京皇家园林的风格设计,这个酒店中颐和园东门,由一系列院舍结集而成,包含了一些百年历史的建筑在内。颐和安缦的客舍及套房设计汲取了传统中国皇家建筑特点,吸收了颐和园的庭院风格,气派完全不同。

富春山居在杭州附近的富阳,是一个度假村,在富春江畔,2004年开业,只有三层楼,客房70 间套,别墅17 套,标间面积36平米。一派融入富春江的江南民居氛围,却有内在的奢华。我看了他的这几个在中国的酒店,很叹服的一点是:他设计的中国感觉比中国设计师更强烈,又没有简单地粘贴符号的拙劣。

贾亚的设计,从室内设计分类的方式来看,应该属于“发展传统”(reinveting tradition)类型。从字面来看,这类设计师就是重新探索传统形式的建筑和室内。这种方式具有比较明显的运用传统、地方建筑的典型符号来强调民族传统、地方传统和民俗风格。这种手法更讲究符号性和象征性,在结构上则不一定遵循传统的方式。从建筑上看,比较典型的例子有贝聿铭在2007年完成的苏州博物馆,泰国布纳格设计事务所1996年在缅甸仰光设计的“坎道基皇宫大旅馆”(Kandawgyi Palace Hotel),印度设计师柯里亚1986—1992年在印度斋普尔设计的“斋普尔艺术中心”(Jawahar Kala Kendra,Jaipur),泰国阿基才夫建筑事务所于1996年在马尔代夫共和国设计的“悦榕庄马尔代夫度假旅馆”(Architrave Designand Plan-ning,Banyan Tree Maldives)以及日后一系列悦榕庄酒店的设计,这类设计都比较多的依靠传统、地方建筑形式的特色,而建筑的对象也往往是博物馆、度假旅馆这类比较容易发挥传统、地方特色的建筑。亚洲采用这种方式设计和建造了不少非常有特点的高级酒店,都是在传统民族建筑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比如泰国的曼谷半岛酒店(The Peninsula Bangkok)、曼谷四面佛凯悦酒店(Grand Hyatt Erawan Bangkok)、普吉岛悦榕庄(Banyan Tree Phuket)、普吉岛阿曼布里度假村(Amanpuri)、普吉万豪酒店(Jw Marriott Phuket)、华欣奇瓦颂度假村(Chiva-Som Hua-Hin)、清迈四季度假酒店(Four Seasons Resort Chiang Mai),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阿曼达丽度假村(Amandari,Bali)、巴厘岛阿曼努沙杜瓦度假村(Amanusa,Bali)、科莫·珊巴酒店(Como Shambhala Estate at Begawan Giri,Bali)、巴厘岛四季酒店(Jimbaran,Four Seasons Resort Bali at Jimbaran Bay,Bali)、巴厘岛四季酒店(Sayan,Four Seasons Resort Bali at Sayan Bali)、巴厘岛丽思卡尔顿度假村及水疗中心(The Ritz-Carlton,Bali Resort & Spa,Bali)、巴厘岛图古饭店(Bali Hotel Tugu),巴厘岛乌玛乌布酒店(Uma Ubud Hotel,Bali)、巴厘岛雷吉安酒店(Bali The Legian Hotel,Bali)。在这股风气成功的促进下,世界各地出现了很多复兴传统的新设计。(www.xing528.com)

精品酒店(英语称为Boutique hotel)是1980年代在纽约旧金山伦敦出现的,当时主要是主题酒店类型,突出文化品位、酒店时尚、精致,但体量都不大,一般在30~50 个客房之间,且不连锁发展,因而个性风格特别明显,出现之后非常受欢迎,导致大型酒店集团投资修建精品酒店。到21世纪以来,高级的连锁经营的精品酒店成为酒店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比较出名的这里精品酒店集团有如W 酒店(W Hotels),是斯塔伍德酒店集团(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投资建造的精品酒店,这个品牌之下类型多变,纽约联盟广场的W 酒店(the W Union Square NY),马尔代夫的W 度假精品酒店(the W ‘boutique resorts’ in the Maldives),有一些是有顶级时尚产品集团投资的精品酒店,就是真正精品了,比如布加利集团(the Bulgari collection)旗下的精品酒店、金普顿酒店和餐馆(Kimpton Hotels)、SLS 酒店(SLS hotels)、伊博克酒店(Epoque Hotels)、汤普逊酒店(Thompson Hotels)、茹德伟酒店(Joie De Vie hotels)、基廷酒店(the Keating hotels)、O 酒店(O hotels)、悦榕庄酒店(Banyan Tree hotels)都属于这个连锁高级酒店系列。在设计上,突出个性,每一个酒店都具有不同特点,并且非常注意酒店所在地点的传统建筑、文化特点、历史事件的突显。在印尼的巴厘岛、泰国的普吉岛,在中国的好多城市和风景区,都相继出现这类国际水准的精品酒店,是建筑设计上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发展方向。

贾亚的设计在这个浪潮中是非常显著和杰出的。前面提到的酒店富春山居、璞瑜、璞丽,北京和杭州的“安缦”酒店都是这些精品酒店中非常精彩的作品。他非常喜欢采用自然材料,重视质材的原生态特点,砖石木竹都在他手上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在他所设计的酒店中见不到在国内滥用的大理石,也没有炫丽的色彩和材质。设计讲究平衡对称的手法,更注重对意境的追求:富春江的感觉、颐和园的感觉总是穿透性地呈现,弥漫在整个文文雅雅的室内空间中。他设计的酒店属于精品酒店一类,适宜房间数量较少、人群较少的注重高品质感酒店,强调气氛的浓郁和融合感。

1948年贾亚·易卜拉欣生于长于印度尼西亚,母亲是爪哇公主,父亲公务员,也是外交官,从小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南部城市日惹特区长大,家境富裕,周游列国,在外祖母的影响下熟悉印尼、特别是爪哇的文化。他喜欢爪哇民族音乐,从小喜欢阅读,从历史与故事中吸收文化。他认为音乐能唤醒心底最纯洁的设计灵感,到英国后,他又喜欢巴赫的作品,感觉和印尼民族音乐有想通之处。

他很早就到英国留学生活、工作,长达二十多年,大学学习室内设计,毕业之后在阿努斯卡·汉姆帕尔设计事务所(Anouska Hempel)做了10年的室内设计。他在1993年返回印尼。贾亚既有印尼的文化背景,又有英国教育背景,使他努力将东方与西方元素融合起来,而长期从事室内设计,又练就了他一手非常娴熟的操作技法。

据说他最早动心做东西融合设计的是1995年为母亲特别设计了一个新家(叫做Cipicong)开始的。他当时说这个设计“不为某个朝代或风格而设计,而为找出美丽和宁静”。设计出来之后,他的妈妈特别开心,从而激发了他设计这类具有本土感觉、舒适而温馨的室内的想法,从而开始了精品酒店设计。设计中要融入本土感、民族感,就需要设计者对民族、本土文化、历史有充分了解,因而他十分投入地学习历史与文化,融入设计之中,这一点从他的各种设计上体现得很充分。

贾亚·易卜拉欣和约翰·桑德斯(John Saunders)合作开办了贾亚设计事务所,提供建筑设计、室内装修和相关产品的设计服务。这个公司比较重要的项目有巴厘的雷吉安酒店(The Legian)、雅加达的阿曼吉沃酒店(Amanjiwo)和达玛旺沙酒店(Dharmawangsa)。这种复兴传统的设计风格立即引起国际设计界的重视,《建筑文摘》(《Architectural Digest》,美国最重要的室内设计刊物)月刊2002年1月评出的“设计百强”就有他,从此贾亚进入世界一流的室内设计师行列。

贾亚的早逝留下巨大的遗憾,我曾经和一些室内设计师谈到他的作品,设计师一般都比较挑剔,什么作品往往能够从中找出瑕疵来,我们说贾亚属于极少数中的一个接近完美的设计师,他的作品几乎难以找出不满意的地方。这样说可能有人会认为言过其实,但是如果你去看看他国内的那些作品,可能会有同感呢!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