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上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海上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居住面积日益缩小,而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城市污染日益严重,是人们开始设想在海上生活的动力。水上生活蜑户其实有两类,一类是在水上建造房子,这类我在马来西亚看见现在还有,另外一类就是住在船上的。前面说到马尔代夫的水上住宅,原来是不得已的做法,现在倒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海上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给期刊杂志写专栏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似乎随便写,天马行空,但是有个内定的范围,好像生活美食文化、圈子,这种写法看似容易,其实比较难,因为你得斟酌范围和议题;另外一种则是先给一个题目,按照题目来写,有点像命题作文,好像难,其实反而比较容易,这一次的题目则有点难,就是讲讲“海洋、生活、家”。

接触这个题目很容易想到国人现在趋之若鹜的马尔代夫,或者东马来西亚的海上架屋的居民,其实这类居住形态极为少见,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比如马尔代夫这个岛链整个在沉下去,或者说海水越来越高,要淹没陆地,不得已的选择,变成时尚,马尔代夫几十个岛礁平均海拔1.8 米,基本有点浪就给淹没了,因此只有在水上搭建建筑居住;而东马来西亚沙捞越近海,则是居民要躲避热带雨林中的瘴气、野兽,在水上是相对安全的选择,两种都属于常规,难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推介。

居住面积日益缩小,而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城市污染日益严重,是人们开始设想在海上生活的动力。这也非现在的时尚,因为土地原因,从古以来就有些人不得不在水上过日子,在海洋上居家是古而有之,广东的水上居民蜑户就是一个典型。蜑民这个字下面随“虫”,从开始就是歧视,以船为家,从事捕鱼、运输、采珠,不许陆居,不列户籍,按照人头交税,到明朝洪武年间才开始被编列为户,我小时候的广州是有几十万叫做“蜑户”的水上居民的,在现在沙面外面的白鹅潭边上的西关一带则是广州商贸中心,商业发达,需要应酬和娱乐的地方。从海珠广场到沙面这一带,岸边建起了好多大酒店、餐厅,而水上也热闹得很。据说到清道光年的时候,白鹅潭这里尽是吃饭的、游河观光的小木船,还有数千妓船聚集。这些花船极华丽,对列成行,用板排钉连成路如平地,皆用洋锦毡铺垫。船上海鲜美食,乐曲戏班,莺歌燕舞,风情万种。每当明月初升,晚潮乍起,人潮涌涌,笙歌彻夜。有个几次大火,花船遭火灾,损失惨重,白鹅潭的热闹程度就差远了。到我去的时候,基本没有这类大花船,只有小小的花艇,主要也是吃饭游河用的。

广州沿江都有好多好多的居民住在上面为家的小艇,排列层层,从水边数出去,有时候有十几层之多,珠江航道大约就剩一半,小艇都有固定的停泊位置,白天出去做事,晚上回到自己的泊位,这种情况在香港也如此。水上做了栈桥,可以上岸办事,我记得广州天字码头附近的那些艇社区,岸边还有门牌号码,邮政局是按照他们的位置送信的。这些小艇,有些是晚上在水面做服务、娱乐的花艇,只占一部分,还有一些是白天去打鱼的鱼艇,还有做运输的,或者什么不做,就当房子住的,相当于我在加拿大温哥华见到的船户(boat house)。在离开中心城市远一点点的地方,也有人干脆在水上搭棚子住,做水上居民。水上人家其实很可怜,他们一直要住在水上,陆地上没有家,在社会上给人瞧不起,好像贱民一样,在粤语中将这类人叫做“蜑户”,或者“蜑家”,也有写为“疍家”的。

水上生活

蜑户其实有两类,一类是在水上建造房子,这类我在马来西亚看见现在还有,另外一类就是住在船上的。据说广东的蜑家三千多年前就出现了,这个说法出自在广东的高要市金利镇茅岗村发现的遗址,那里现存有广东最古老的水上木结构建筑遗址。该遗址总面积近五万平方米,为长方形,依山临水,靠山一端略高,作居住用,临水一段稍低,作捕捞用。遗址建筑为棚架结构,棚架四壁和上盖,均用古树皮和茅草搭盖。据说当时这些水上人家不是汉人,是南越人。最早看到“疍家”的描述,是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鉴·延蛮》,里面说,“浮生江海者,疍也。钦之疍有三:一为鱼疍,善举网垂纶;二为蚝疍,善没水取蚝;三为木疍,善山取材。”又有考古发现,又有宋代的记载,因此学界都肯定疍家文化源自高要,据说目前高要境内依然在南岸、金渡、金利、新桥、禄步、小湘、大湾等镇存在二万多名以打鱼为生的水上居民。疍家以打鱼、运输为主,我们在白鹅潭见到的那些则是做旅游的服务性行业的。

“蜑户”,在广东也称为“疍民”、“疍族”、“疍人”,我听说在广东“疍家”还有“白水郎”等别称,其实不仅仅在广东,在福建、广西沿江滨海一带也有分布,就是在海南岛也有他们的居住地点。我曾经沿粤东海边走,在海丰陆风潮汕地区都见到有疍家,分布相当广。有点像客家人,分散在南方各地。

蜑户这种栖水而居的生活方式是我们说的“船民”,以前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则成了另类波西米亚生活的追求者的方式,在荷兰的运河中、在温哥华的海湾里,总是可以看见一些很大的居家驳船,不但居室宽大,并且还在船顶上种花种草,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生活。阿姆斯特丹是这种船屋比较集中的城市,他们叫做“bout house”,住在上面的当代荷兰蜑户叫做“woon boot Bewoner”,这些人原来也都是住在城市公寓里的白领,厌倦了公寓生活,就搬到船上来了。住在船上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装修得一应俱全,并且还可以顺着运河开行,停靠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就有了流动性、趣味性。船屋多半没有自己的动力系统,就是一个驳船而已,要移动的时候用拖船,他们叫做“rondvaarts”,船上房间通过装修可以做到冬暖夏凉,一般不装天窗。船民喜欢形成自己的社区,因为大家都是这类追逐自由自在生活的白领,趣味往往比较接近,也有共同的语言,是很开心的。船屋需要定期到船厂检查和维修,保证处于很好的状态。

前面说到马尔代夫的水上住宅,原来是不得已的做法,现在倒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不过马尔代夫的方式难以复制,是因为住宅建造在珊瑚礁上,而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珊瑚礁都处于被保护状态,不可能让人类在珊瑚礁上面大规模开发住宅。

那么,如何生活在水上、生活在大洋里面呢?我看日本有过一个很特别的设计,值得提提。

日本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人口多,领土狭小,常有“日本岛沉没”的说法,忧患意识很强,日本位于三个地壳板块交汇点上,全球地震高危带刚好把日本从中部一切为二,因此日本是全球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国家之一。几代日本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都在考虑解决居住拥挤、抗震防灾的问题。日本现代建筑开创人之一的丹下健三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的“新陈代谢”派的主张,虽然丹下健三提交给国际现代建筑师联盟( The Congrès internationaux d'architecture moderne,简称为CIAM)的海洋城市(Marine City)方案并没有最后建成,但是他在1966年完成的都城(Miyakonojo)市政厅府是他的“新陈代谢”思想集中的体现,用构件方式建造大型建筑,解决空间拥挤、抗震的综合问题,在这个建筑上有初步的体现。日本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以大阪世博会为开始的,在大阪世博会以后,日本建筑设计的领导权基本就从丹下健三这一代先驱交到第二代建筑师的手里了,矶崎新(Arata Isozaki)、筱原和夫(Kazuo Shinohara)、黑川纪章(Kisho Kurukawa)这批人逐渐成了日本现代建筑的第二代主流。他们提出建立空中城市的构想,具体为东京设计新的空中城市,提出用树干、树枝概念,或者插头概念建造新型城市区。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英国前卫设计小组建筑电讯派“Archigram”,而丹下健三提出建造好像插头一样插入基座结构的单元建筑概念,被Archigram 小组在很多方案中反复使用。(www.xing528.com)

东京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为了解决未来人口居住问题,斯坦福大学的意大利建筑师丹特·比尼(Dante N.Bini)提出要在东京湾建一座史无前例的“超级金字塔”——可容纳约100 万人同时居住。东京湾长期以来就是日本建筑师考虑城市发展的方向,其实这个海湾条件不好,底部全是非常厚的淤泥,却是东京唯一可以发展的空间。早年新陈代谢派就提出建造模块城市,城市好像一棵棵树一样屹立在东京湾上,住宅、商铺都吊在钢筋混凝土构架上,这些构架内部就是人行道、“树干”内是电梯。这个概念没有做成,却启发了日本建筑师的发展思路,而斯坦福大学的比尼提出的金字塔城则进一步激发了日本建筑师将概念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要真正实施建造的试验性城市概念。

这个方案是由日本清水工程公司(Takenaka Corporation)根据比尼的概念,在1989年提交出来的,他们的方案是在东京湾上面修建一座金字塔形的透明建筑——叫做“金字塔城”,这是一座自给自足的人工智能型生态城。这座史无前例的“超级金字塔”建造在东京湾,其外观呈金字塔形状,高度达到2004 米,总占地面积约8 平方公里,基底周长为2800 米。整个“大金字塔”中一共包含了55 个“小金字塔”,每个“小金字塔”的体积足以与埃及的一些较小型的金字塔相当。从清水公司提出的设计图看,这座“超级金字塔”矗立在东京湾上,完全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按照规划,“超级金字塔”总共为八层,一至四层商住两用,五至八层为娱乐和公共设施,在金字塔中总建筑面积达到50 平方公里,将建造24 万套公寓、商业中心、广场、学校和医院,堪称一座功能齐全的“万能金字塔城”。建造在海洋和陆地交界的位置上,构架里面由数十幢100 多层的摩天大厦组成城市建筑群,设计时提出人口是75 万,后来估计可以最高可容纳100 万名居民和工作人员。东京的金字塔城高达1.25 里,因此这个“金字塔城”的总高为埃及的吉萨金字塔高度的12 倍,它覆盖8 ~10 平方公里的地面及海面,金字塔城外身为玻璃,其中住宅部分面积大概是1.2 万亩,6000 亩作商业用途,而4000 亩用作酒店、休闲及学校建筑,而每座建筑物亦设有独立能源供应。就像其他超级大楼一样,建造金字塔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东京拥挤和环境破坏等问题。城内的气候将由太阳能和风力控制,从概念来看,是一个尽量做到低碳、低能耗的新城市。金字塔城是建立在东京湾上的一个中型城市,居民人口是75 万人,而全部交通采用公共交通方式,整个城市里没有一部汽车

蜑户人家

在建筑规划上,需要更多研究的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城市的组织结构,东京金字塔城这个项目参考了美国规划家、建筑师保罗·索列里(Paolo Soleria)的提出的生态城(Arcology)和法国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早年提出的放射型城市(Ville Radieuse)的概念,进行综合评估,并且作为设计参考。

如果使用目前的建材来建造这个巨大的金字塔城,这座城市将其重无比,地基是承受不住的。因此清水公司提出采用超轻型、超强度的纳米碳管——一种用极细的碳纤维包裹而成的圆柱体,这座金字塔城的重量就能减轻100 倍。不过,金字塔城的支柱仍然必须用特殊的混凝土打造,这样才能承受极限的重压。为了降低这个巨大无比的金字塔框架的重量,大部分构造用超强度的碳纤维材料制作,因为很大一部分是建造在东京湾上的,因此水下结构要特别坚实。清水公司提出的概念是采用水下础桩做支撑,水上金字塔结构框架则用中空的管道,内部55 个小金字塔中间的摩天大楼则采用豆荚状结构形式为主。建筑材料要用强度高、重量轻、一定条件下可自我构建的复合炭素纳米管

东京金字塔城有若干技术突破亮点,第一个就是金字塔构架里面的那些高达30 层的大楼设计,他们用底座支撑,通过轻型纳米碳管与金字塔城的外壳相连。这种构想并非空穴来风,是20世纪80年代一次旨在解决城市拥挤问题的建筑竞赛中以比较成熟的设计方案作为依据的。金字塔城里面包含了55 个小金字塔,因此,大小金字塔的构造就形成许多节点,这些节点是交通、运输的关键所在,城市内的居民可通过自动人行道、无人驾驶舱和倾斜式电梯,自如地穿梭于城市的中空管道之中。城市的55 个节点就是交通枢纽,并为城市提供结构上的支撑。因为建筑构造是金字塔形状的,因而电梯也就不是垂直的,而是倾斜的,在城内的大多数地方都有“倾斜式电梯”在斜坡上运行。巨大的金字塔需要超强的结构支撑,因此,另外一个技术的亮点就是它的超级构架,计划是采用纳米碳管建成的超级构架,这些构架起着城市支柱的作用,其外表涂有一层光电膜,能把光能转化成电力。除了上面提到的潮汐发电技术之外,还有人考虑以海藻为能源的燃料电池获取电力,城市能源要做到完全自给自足。

这座城市没有汽车。居民可以搭乘个人快速交通舱,前往市内的大多数地方。设计中的交通舱是一种无污染的交通工具,由电脑控制,能在四通八达的中空管道里穿梭自如。

这么大一个金字塔结构怎么施工呢?美国拉斯维加斯卢克索金字塔酒店已经建成超过10年了,这个金字塔酒店在建造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建造金字塔形建筑的经验,是东京金字塔可以借鉴的。而建筑用的智能机器人也会在建造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现在估计这个金字塔城的兴建期间应该是在2039—2049年。从日本机器人技术发展来看,那个时期的建造机器人是可以创设合适物理条件的巨型机器蜘蛛,它可以吐丝般吐出高强、轻质的复合炭素纳米管,这些复合炭素纳米管是镂空金字塔城主体建筑的结构框架。

这个城市的设计很重要的是交通系统的建造,根据清水公司提出的计划,这个城市由地铁加上快速平面电梯,另外辅助小型个人运输舱组成,全部电力驱动。因此也就排除了私人小汽车的使用,做到完全依靠公共交通体系来实现交通运输

当代蜑户是不是从这里可以找到全新的生活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