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然渔场:天津文史资料选辑36辑

天然渔场:天津文史资料选辑36辑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沽口外的渤海湾是天然的优良渔场。大沽口内外,白帆点点,渔船频繁出海入河,勤捕捞快销售,忙碌异常。辽宁、河北、山东等省沿海渔民也纷纷驾船来到大沽口外,一片海洋捕捞会战的热闹景象。这时,天津市内各鱼市场也进入旺季,从早到晚,人群熙攘,争购海货尝鲜。大沽渔民最早是在海边捕捞,使用的网具很简单。特点是一家三代或夫妇携带儿女在船上劳动,少数船雇一两个渔工帮助生产。解放前大沽家眷船渔民共有二百户左右。

天然渔场:天津文史资料选辑36辑

大沽口外的渤海湾是天然的优良渔场。

海河从大沽口入渤海,它从内陆带来的泥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适合于浮游生物觅食繁殖。大沽口外的沿海滩涂,由浅入深,一般在一丈五至三丈五之间,而且坡度缓慢,再加泥沙海底,又适合浅海生物栖息。因此,渤海湾的水产资源丰富,常见的鱼类达七十多种,连同虾、蟹、蚧贝、藻等,总计在一百七十种以上。

每年春夏之交,对虾黄花鱼、鲙鱼、鲅鱼、鮻鱼、琵琶虾等,随着暖流回游到大沽口外产卵,这时渤海湾便进入大渔汛期。大沽口内外,白帆点点,渔船频繁出海入河,勤捕捞快销售,忙碌异常。辽宁、河北、山东等省沿海渔民也纷纷驾船来到大沽口外,一片海洋捕捞会战的热闹景象。这时,天津市内各鱼市场也进入旺季,从早到晚,人群熙攘,争购海货尝鲜。

大沽的渔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占有网具、渔船,自己和家人参加劳动的;一种是没有网具、渔船,出卖劳动力为别人打鱼的,亦称渔工,等于贫农。

大沽渔民最早是在海边捕捞,使用的网具很简单。据说到了十五世纪初(明朝),逐渐改进,出现了撩网、棍网。十八世纪末(清朝嘉庆年间),风船增多,开始向离海岸较远的地方去捕捞。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大沽的渔船与网具又有了极大改进,渔船载重量增加,速度加快,行驶安全。网具又有了拖网、流网、打网等。

大沽解放前,渔船分四种类型:(www.xing528.com)

(一)流动渔船:这种渔船来自山东、河北沿海的黄骅、无棣、霑化、宁河等县。每逢渔汛便到大沽口外捕捞,然后多到大沽出售,或进大沽歇息,购买粮米。渔汛过后又他往,也有的在大沽过冬。

(二)家眷船:这种船一部分是大沽当地渔民经营,一部分来自河北省白洋淀、文安县与山东省的无棣等县。特点是一家三代或夫妇携带儿女在船上劳动,少数船雇一两个渔工帮助生产。文安来的以钓钩为主要生产工具,山东来的以拉网为主。解放前大沽家眷船渔民共有二百户左右。

(三)地面船:船上不带家眷,船主在地上,不参加劳动,专门雇渔工驶船捕鱼,约有一百多户。渔汛过后,多做海上运输生意。很多鱼店也养这种渔船。

(四)贩鲜船:这种船大部分是鱼店所有,也有少数是个人所有。雇用渔工驶船,在海上收购流动渔船、家眷船的鱼虾,然后回河贩卖,纯系商业性质,共约有一百五十多户。

距大沽南边不远的地方,沿海还有两个渔村:一个叫驴驹河,一个叫高沙岭。两村紧靠海边,只有极少的渔船,渔民多利用潮落机会在村外海边,用推网、地网、撩网捕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