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顺清从十七、八岁起在天津建筑业做泥瓦工。清同治年间,河东有马四海等人刻砖,马顺清很喜欢这些花砖,自己就用土坯模仿,时间长了,就有点儿入门了。他白天干小工活时,听见师傅们闲谈,某处有块“斗板”,花样不错。下了工他马上跑到那儿去看,回到家照人家那样,自己做一块,并不断加工,直做到一样为止。当时他们正给天津“八大家”振德店黄家盖房,有一连四块的刻砖,工头让马顺清做,受到好评。由这以后,马顺清开始从事刻砖艺术。
在天津东门里鼓楼东大街路北,有一所大宅第,主人在扩建跨院后,发现正房斗板上所刻的“和合二仙”,脸上不带笑容,出来进去看着别扭。有一天他大宴宾客,在席间说出这件事后,有个叫卞九的客人推荐马顺清给改一下。转天把马顺清约来,在院子端详了一番后,他挎好工具袋,登梯上去凿了几下,就下来了。大家一看,喝!和合二仙笑了,笑得那么自然。从此马顺清的名声更大了。
马顺清的儿子马少清,继承父亲的技艺,比其父的刀法更纯熟,他帮助他父亲创造的“粘砖法”可以说是个突破。(www.xing528.com)
马顺清、马少清父子,精于刻砖技艺,擅长磨砖对缝的细活。在天津大宅第的房屋建筑装饰上,多存有他们的手迹。如从前北门里老“八大家”益照临“海张五”家里的祠堂建筑,保存着许多马顺清精刻的各种类型花砖,尤其在这座祠堂的偏殿,马顺清雕刻的花砖,存在的时间最长。西北城角清真大寺,有马少清的刻砖真品。其他散落于天津城厢及其附近乡镇等大宅第的马氏父子的刻砖作品,因年代远,变化很大,逐渐湮没,没法查考了。马氏父子的刻砖作品,层次分明,造型考究,树木屋宇错落有致,特别是对房屋的处理,既不是三度空间,也不是平面排列和散点透视,在只有二、三厘米厚的空间里,使人感到天地广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