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魏”本名魏元泰,天津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六月八日。他父亲魏长清,原是学鞋行手艺的,当过店员,做过小贩。哥哥魏元章,跟他父亲一样,也是鞋行,同时又做木工活。魏元泰从小生长在这样一个清寒的劳动人民家庭,曾入私塾读书,但因生计困难,不得已而辍学。十六岁那年,经人介绍到离家不远的北门里蒋记天福斋扎彩铺学徒,学做“扎彩”(给死人烧的迷信冥器)手艺。掌柜的为了多做一些生意,除了糊扎彩,在春秋放风筝的季节,又兼糊制风筝出售。因此,魏元泰既学会了糊扎彩,又学会了糊风筝,特别是他对糊制风筝有浓厚的兴趣。四年学徒期满,一八九二年他谢师出门。
他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学会了一手糊扎彩和做风筝的手艺,感到今后全家生活有了新的希望,便收了自己在街头摆糖摊的生涯,在东门里大街靠鼓楼稍东的地方,找到一间小门脸,为儿子开设了一个扎彩铺,就以自己的名字做为店名,叫“长清斋扎彩铺”。从此,魏元泰在这里糊制扎彩、太平鼓和风筝等品出售,而以风筝为主。当年这间小门脸的门外,经常是挂着一个饱经风吹日晒的纸糊“锣鼓燕”风筝,上有“魏记”二字,做为引人的标记。屋内四周墙上,挂满了种类不同的大小风筝,有小燕、蜈蚣、金鱼、美人、八卦、宫灯等,供顾客们选购。清末,慈禧太后曾派一个太监来津向魏元泰订做风筝;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下台后寓居天津,自己曾带一随从来买过魏记风筝。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来津住在张园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曾派人来买过魏记风筝。
解放后,一九五二年“风筝魏”的产品在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上展出后,魏元泰被吸收为天津市美协会员。
一九五三年,“风筝魏”的产品又被文化部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从一九五五年起打开了向苏联、意大利、澳大利亚、泰国以及美洲等地国外市场的销路,“风筝魏”海外扬名。魏元泰并曾被选为天津市政协委员。
一九五六年,八十四岁高龄的魏元泰,为天津历史博物馆制做了一个由五只白色和平鸽护卫着一颗鲜红的五角星的风筝,尾部系着一条长长的飘带,上面写着“世界和平”四个大字。平稳地放飞到天上,受到风筝爱好者的普遍称赞,并对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政策,起到有力的宣传作用。(www.xing528.com)
一九五七年一月间,魏元泰得到天津市手工业管理局转发中央手工业管理局为奖励天津老艺人创制新产品参加出国展览而颁发的奖金。当时魏元泰曾特制了“四喜瓜蝶”和“子孙万代”两个绸制风筝,在欧洲、亚洲十几个国家展出,再一次受到国外的好评。同年七月间,魏元泰被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老艺人代表大会,并选入主席团。
一九五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八十七岁的魏元泰,怀着欢庆国庆大典的无比兴奋心情,不惜精力,为我市庆祝游行队伍特别赶制了一个“彩龙”风筝。是纸头布身,长达一丈六尺,用气球带到天空,象征着东方巨龙的腾飞。这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三十七号新闻简报中,拍摄了他晚年致力风筝制做和欢度幸福晚年的情景。
一九六一年五月十四日,一代能工巧匠因年老力衰不幸逝世,终年八十九周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