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家婚礼就餐礼仪规矩多,传统继承现代招待

客家婚礼就餐礼仪规矩多,传统继承现代招待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婚礼当天的上午,主人家的客人越聚越多,临近开饭时,主人家招呼客人们找位置入座。在客家人的酒席中,就餐桌子的摆放与位置有许多讲究。这样的礼仪,不仅是在公众场合需要注意,在自家吃饭时也是一样。客家人崇尚礼尚往来,这种行为在亲朋好友之间体现得较为明显。同时会告知晚饭的开饭时间,并请大家准时过来就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礼仪的减省,在现今的客家传统婚礼中,许多传统的环节已被去除,剩下部分仪式还在被后人传承。

在婚礼当天的上午,主人家的客人越聚越多,临近开饭时,主人家招呼客人们找位置入座。在客家人的酒席中,就餐桌子的摆放与位置有许多讲究。在他们看来,这些细节若做不到位,会被别人嘲笑不懂规矩或者不够礼貌。

以前,客家人的婚礼基本都在家里举办,他们吃饭的桌子,大多由木头拼接制作而成,每张桌面都有拼接缝隙。人们摆放桌子时,桌子的缝隙需要与房梁的方向平行;若主人家是个四合院,桌子的摆放需以天井为中心,面向天井为上方,背朝天井为下方;若主人家不是四合院,则要以堂屋为参照物,背向堂屋为上八位、面向堂屋为下八位;左右两边,均属中间位置,居于上下之间。

客家人以礼为先,尊敬长辈是每位晚辈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在就座吃饭时,要请长辈坐上方,排位顺序以年长辈高者为先。有时共在一张桌子吃饭,难免会碰见年长辈低者,此时年轻辈高的人会主动让老人先座,然后自己找一次之的位置就座,其他辈分较低的人,选择坐在左右两侧,小孩或者辈分最小的,就坐下八位。这样的礼仪,不仅是在公众场合需要注意,在自家吃饭时也是一样。

婚宴时,主人家的堂屋里也会摆放桌子,摆放的数量根据堂屋的大小来确定,从一张到六张不等。靠近神龛的两张桌子十分重要,大都安排女方的送亲人和贵客就座,所上的菜,也会比其他桌要多三碗,最后一道菜上完时,送亲的人会给上菜人一个红包,以表示对上菜人和厨师的感谢。在客家喜宴里,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礼节。

待厨师开始上菜、客人陆续入座后,主人家在家门口放一串鞭炮,告知酒席时间已到,可以开吃。客家人将这样的宴席称为“九斗碗”,或者“吃九碗”。如果在路上遇见了熟人,相互打招呼时,也会情不自禁地说道:“我去某某家吃九碗儿!”

客家人的九斗碗十分丰盛,蒸、煮、炸、烧、炒等做法样样俱全。以前经济稍欠发达时,他们的酒席上少有牛肉、羊肉等肉类,猪肉、鸡肉、鸭肉较为常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一桌两斤半猪肉、四分之一只鸡或者鸭子,属于标配;家境好一点的,可以配置四斤半猪肉、半只鸡或者鸭子,有的还会加上五六个炒菜,构成一桌特别丰盛的宴席。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物质的丰富,厨师精湛的厨艺和丰富的菜肴,使得现在的客家宴席变得越来越丰盛了。

客家人崇尚礼尚往来,这种行为在亲朋好友之间体现得较为明显。人们前来吃酒席时,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部分人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前来吃酒席时,主人家会托付其家人一定要给他们带一些食物回去。有些主人家还会给参加婚礼的每个人发一张草纸,便于他们包裹食物。如果主人家的长辈或者亲人没有前来,主人家会给他们准备一碗蒸菜托人带回去,以示尊敬。(www.xing528.com)

新郎家的宴席一般设置在当天的中午和晚上。中午开饭时,主人会请司仪或者年长辈高的长辈在席间代表主人家讲话,感谢所有亲朋好友、邻居们前来参加婚礼,请大家吃好喝好,若有招呼不周处,请大家多多见谅。同时会告知晚饭的开饭时间,并请大家准时过来就餐。讲话结束后,新郎和父亲提着酒壶开始挨桌敬酒。20世纪50年代以前,敬酒都是新郎出席,新娘一直待在婚房里面,后来随着婚俗的不断演变,新娘也开始跟着出来敬酒,这种习俗延续至今。

主人家敬酒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坐在堂屋里靠近神桌的客人是女方家的送亲人和重要的长辈及客人,主人家从送亲人开始敬酒,不仅表示对送亲人的感谢,也拉进了双方的关系——自这日起,双方就正式结为亲戚,以后就更应该以礼相待。第一桌酒敬完以后,主人家按照先里后外的顺序,依次敬堂屋里面的其他客人,再从阶沿上的客人敬到院子里的客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礼仪的减省,在现今的客家传统婚礼中,许多传统的环节已被去除,剩下部分仪式还在被后人传承。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以上所呈现和描写的习俗,也并非所有的客家区域完全一样,接下来要说到的丧葬习俗,也是同理。

【注释】

[1]谢惠祥:《十陵纪事》,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

[2]谢惠祥:《十陵纪事》,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