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河成华客家:平原与丘陵过渡带的生存之道

沙河成华客家:平原与丘陵过渡带的生存之道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沙河内侧为平原地区,沙河外侧则为平原向龙泉山脉过渡的浅丘地貌,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造就了沙河流域与四川其他地方客家人的不同特征。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之下,沙河流域的客家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存法则。沙河地区除在地理、地貌上为成都平原与东山丘陵地区的过渡带,在经济上也是一条连接东山与成都市区的纽带。

沙河成华客家:平原与丘陵过渡带的生存之道

沙河客家,即沿着沙河流域而生的客家人。发源于岷山的府河,在成都洞子口向左分支出一条沙河,沿着成都东部平原与浅丘地带,经驷马向东,穿越东郊腹地,然后逐渐转向西南,约22千米后,在现今成都锦江区的河心村附近又与府河相汇,流入岷江,最终汇入长江。自“湖广填四川”以来,成都平原与东山客家的交汇之处经过长期发展,客家人在这一带用自己的勤劳筑建起全新的生活,因为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这里的人口结构也不断发生着阶段性的历史变化。

5月一个晴朗的下午,我骑着单车在洞子口一带瞎逛,升仙湖幽静、秀丽的风景,让人远离城市的喧嚣。斑驳的阳光在树影之间随风摇晃,时光如梭,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在这般的梦幻景色之中,寻找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的身影。一位大爷在道路拐角处的报刊亭边呷着今年的雨前川茶,问他沙河在哪里时,他指着身后的道路说,就在你右手边过去一百米处。

而今的沙河,早已见不着曾经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情景,唯有一些安置小区和商品楼房屹立于河道两岸,成为最新的标志性建筑。我向双水碾社区的工作人员询问关于周边客家人的情况时,他们表示对此较为陌生,后来走出一位对客家稍有了解的工作人员,说这一片区域几乎没有客家人居住,可以到昭觉寺旁边的青龙包一带寻找,那里有许多客家人。

对于这样的现象,其实早在我的预料之中。沙河两岸人们对客家人的了解如此模糊,除因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外来人口严重冲击当地人口构成等因素外,也与当年“湖广填四川”时人口的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刚迁徙进来时,因清政府在政策上鼓励开垦,且不过多干涉他们插占的土地,只需要将插占地进行登记即可,充分激励了移民垦荒的热情。于是,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平原、平坝、沃野及交通和灌溉便利的地区被湖广人等邻近的移民大面积插占。随后,逐渐迁徙进来的客家人则没有湖广人如此幸运,因不具有湖广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只能在未被湖广人插占的丘陵及山区落地生根。沙河内侧为平原地区,沙河外侧则为平原向龙泉山脉过渡的浅丘地貌,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造就了沙河流域与四川其他地方客家人的不同特征。

千百年来,客家人的祖先从秦国征服南越时期就开启了迁徙之路,后又在不同朝代因战争、政策等各种原因相继迁徙,逐渐形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精神。纵使湖广人等先行占领了四川地区的优越之地,他们也坚信四川一定有那么一块土地,就是他们要留给子孙后代的一块福泽之地。沙河内侧的平原与外侧的浅丘,对农作物的多样性种植十分有利,部分客家人在东山地区落脚,后待经济条件稍好,再移至沙河一带。当时西蜀地区地广人稀,土地价格并不高昂,一些插占太多土地又种植不过来的湖广人,将土地便宜卖给客家人,客家人则可以用很少的钱或者一只鸡公、一升米等换到一块土地。随着迁徙入川人口的逐渐增多,未被开荒的土地越来越少,后面来的客家人则只能靠佣田为生。部分勤劳智慧且有手艺或者善于经商的人,也时常在沙河流域一带的场镇做买卖,挣钱以后就在此买房定居,或在周边购买土地。

沙河流域的人口,从以湖广人为主到之后以客家人为主,与客家人的勤劳不无关系;沙河客家的形成,在整个四川地区属于典型的二次迁徙,这些客家人大多由东山迁徙而来。如今,东山客家已经是四川地区客家人最集中、客家文化保存最好的区域,可沙河流域的客家人为何最终没有如东山客家一样,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呢?

▲客家人的生活用具——碓窝 朱玉霞摄

带着这一疑问,我在一个雨后的清晨,前去拜访了研究沙河客家的谢桃坊先生。他向我介绍道,在城市和工厂还未发展至沙河流域以前,沙河两岸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东山地区的客家人经济条件逐渐好起来后,开始在土壤优质的沙河地区购买土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可也有一些客家人发家致富后,不愿意搬迁到沙河地区,因为丘陵和山区是农民生存的双重保险,这在战乱或者受灾的年代表现得最为突出。

丘陵及山区,土地和灌溉资源固然不及平原地区,但如果是在受灾的年代,如发生暴风雨雪、洪水、干旱等灾害时,平原地区的粮食和庄稼一旦被毁,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从而造成饥荒。而丘陵山区,因土地地势高低不同,面积不一,形状各异,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样、各不相同。如果一块地方被毁,另外一块地方还有可能因为受灾程度不一而被保留,就算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也还可以靠山吃山、靠林吃林,在山里找些野菜、野果或打些野兽充饥,不至于像平原地区,一旦被毁,则很难快速缓解或解决问题。

▼客家人的生活用具——锯子、竹篮和盖梳 朱玉霞摄(www.xing528.com)

所以,在客家人看来,平原虽好,但不能很好地防患于未然。自古以来,尤其是客家人的祖先自宋朝末年迁徙至闽粤赣山区以后,他们便已经习惯了在崇山峻岭间开荒生活,并逐渐总结出许多蕴含在生存与农事中的规律与智慧。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之下,沙河流域的客家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存法则。隆兴场(今龙潭寺一带)作为东山第一大场,与沙河流域及东山各个地区的场镇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沙河流域的青龙场、赖家店、牛市口、万年场等,都有通往隆兴场的道路,而沙河流域的这些场镇,又与成都主城区相互连接,构成平原与东山客家人的场镇过渡带。成都城区的居民或者商贩如果需要购进粮食、蔬菜等物资,都可以在沙河流域的这些场镇购买到,而这些场镇的商贩,绝大多数来自东山地区。沙河地区除在地理、地貌上为成都平原与东山丘陵地区的过渡带,在经济上也是一条连接东山与成都市区的纽带。

在采访青龙场原文化站站长戴庆云先生时,他曾经就这样描述道:“在青龙场等以客家人为主的场镇,商人如果会说客家话,生意会相对较好;如果购买东西时会说客家话,也不会被商贩缺斤少两,或者烧价格。”

1950年,成都地区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将土地按照标准比例分配给当地农民,沙河流域的客家人自上川后以插占、买卖为主的土地制度彻底结束,曾经的地主阶级也被彻底洗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的大发展时期,成都也不例外,沙河流域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机电在沙河流域集中发展,给这片土地及客家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3年,苏联政府援建中国的141个工业建设项目(后增加至156个)中,其中有3个军工企业首先落户在成都东郊的沙河区域,即成都锦江电器厂(784厂)、成都航天通信设备厂(719厂)和成都宏明无线电器材厂(715厂)。1958年11月,国营红光电子管厂(773厂)开始在沙河流域建立,成为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综合电子束器件基地,也是我国第一只自行研发黑白显像管的诞生之地。除以上工厂外,国光电子管厂、成都电机厂、量具刃具厂、军用光学玻璃生产厂、前锋无线电仪器厂、新都机械厂、无缝钢管厂、国营亚光电工厂等,都纷纷在沙河流域建厂。这些工厂的建立,不仅彻底改变了成华沙河地区无工业的历史,也改变了沙河流域的土地使用方式及人口构成比例。

据曾经居住在圣灯街道的谢惠祥先生回忆,20世纪50年代以前,沙河地区居住的外来人口很少,大多数为客家人,后各种工厂开始兴建,外来的技术人员、工人等开始常年居住于此,并在此结婚生子,繁衍至今。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沙河地区的客家人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了。

随着这些工厂的进入,当地居住的客家人的土地被陆续征用,并由农民身份转为非农业身份,即“农转非”。曾经作为粮食、蔬菜的耕作基地,也随之逐渐减少,为能够满足当地及成都城区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在一些指定区域,如圣灯乡、保和乡等,都出台有鼓励大面积种植蔬菜的政策,客家人最为传统的自给性农业被彻底打破,而曾经干净的沙河之水,也由此被各类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一条流经几千年的沙河,在时代的发展中承受着重大考验。

城市,是任何一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成华区的建设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沙河地区的土地陆续被占用,在这里生活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客家人也陆续住进安置小区,结束了他们以农为本的生活与身份。

如今,整个沙河流域,已经与外来人口和文化相交融,而在这片土地上继承和发展了三百多年的客家文化,也被动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文化符号,渐渐融汇于历史的发展潮流中,唯有在某个清晨或黄昏,一些老茶馆或者老店里,能听到一些人在用客家话交流与对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