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研究关键词:碎片文化

文化研究关键词:碎片文化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主题内容上来说,在本雅明的文本中,满是瓦砾、碎片、垃圾、废墟,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的是,在本雅明眼中,现代性“是一整场灾难。这场灾难不断把新的废墟堆到旧的废墟上,然后把这一切抛到他的脚下”。从文本的层面来看,构成这个星座或马赛克的碎片不是成本的著作,而是一篇篇的“短文”,即研究者根据自己理解的侧重面不同而分别译为“essay”,“treatise”,“tract”,“tractatus”的论述模式。

文化研究关键词:碎片文化

碎片概念在文化批评理论中,首先是用来描绘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事物的破碎状态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人对事物体验的破碎状态。其次,碎片概念用于指一种思想风格,表现为片段、形象、格言寓言等。这两个层面互相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征。

从第一个层面来看,这个概念概括了现代性的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工业化和技术开发,那些原本具有整体性与有机性的事物,如大自然,再也不能保持原状,而是被按照人的需要肢解和分割成了各种材料,这是一种破碎状态;而在现代生活中,则由于各种技术手段的介入,如现代交通通信等,使得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所说的前现代时代的共同体解体,代之而来的是现代的社会,其区别在于,前者是被一个共同伦理宗教信念凝聚在一起的集体,后者则是无数个独立的单子组成的聚合。总之,相比之下,现代性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文化景观。与之对应,人对事物的体验也同样完全改变,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失去了完整性和联系性,原初人类在大地劳作或进行手工制作时所经历的完整过程被现代工业生产线上重复和局部的劳动所替代,一个生产线上的工人只是一部大机器上的附件,被锁定在一种功能,他可能劳作一生都没有体验过原初生产劳动中完成一件完整产品时给劳动者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而在共同体时代归属一个群体的安全感觉也荡然无存。工业化的劳动过程使他的反应是机械的,感觉是麻木的,世界对他来说没有意义。而集体的解体又使他成为一个“人群中的孤独者”,这些都使他的体验以碎片、断裂为特征。

从第二个层面来看,这个概念概括了对这种破碎经验状态的表征模式,因为面对破碎,最恰当的表征自然不可能再是完整连贯的宏大叙事,而同样应该是碎片形式。对此,最敏感的首先是艺术家们,他们的表现手法是碎片似的语言、寓言、主题意象、思想片段等,于是在文学中有乔伊斯式的对语言的拆解,卡夫卡式的没有结论的寓言故事,波德莱尔式的捕捉现代都市中转瞬即逝体验的一个个主题意象。在电影中则有早期苏联电影利用蒙太奇的拼贴手法所再现的城市生活画面,突出表现了生活中的事件尽管同时进行、却互不关联的碎片性质;卓别林的电影更是以木偶似的动作表现了人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尤其是在现代工业劳动场所被异化的状态,突出了其“震惊”的特征,因为已经失去连贯性的事物撞击人的神经时,人所产生的本能反应就是“震惊”。与此同时,绘画艺术中不仅有印象派对瞬间感官印象的表现,更有后来各种先锋派艺术对完整形式和连贯主题的全面颠覆和摈弃。

在文化批判中,自然也不乏各路批评家从不同的批判立场对现代社会的碎片状态作出反应。如韦伯从这种破碎中看到人对自然的解魅和工具理性的操作;西美尔看到人际关系的冷漠;克劳斯看到传统的消解;后来的法兰克福学派批评家们则更为锐利,不仅看到破碎,更看到虚假的整体,如法西斯主义大众文化,并用自己“解体的逻辑”、“否定的辩证法”将之瓦解为碎片。但是如艺术家一样将碎片既作为主题关注、又作为思想风格的人,无疑应数20世纪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

从主题内容上来说,在本雅明的文本中,满是瓦砾、碎片、垃圾、废墟,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的是,在本雅明眼中,现代性“是一整场灾难。这场灾难不断把新的废墟堆到旧的废墟上,然后把这一切抛到他的脚下”(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为何如此阐释现代性?这是由他那将犹太教神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历史哲学观点所决定的,在他看来,人类自离开了天堂中和谐完整的生存状态,便进入了历史,历史与天堂的区别在于,后者是永恒的,而前者是变动的,这个变动被叫作“进步”,然而当人类进步到由工具理性和市场所主控的现代社会后,单纯的技术进步越来越远离和谐完整的生存理念,它给世界带来的必将是灾难,所留给世界的只能是一堆堆的废墟和残垣断壁。(www.xing528.com)

那么,是否这样一个破碎的世界就没有了希望?否。在现代性的瓦砾中,本雅明如一个收藏家,甚或拾荒者,在现代性中寻找救赎的碎片,这便是本雅明的文本中的第二类碎片。从犹太教喀巴拉传统的阐释学角度,本雅明认为,原处的完整器皿被打破以后,其碎片散落在历史中,表现为在以时尚为标志的商品化社会中那些早已被赶出流通领域的陈旧物品上,那些不入典籍的文本上,以及那些被正统社会拒绝接受的人物上。所以,在他的《拱廊街计划》这部研究19世纪废墟文化,即资本主义商品文化的著作中,他不再关注已经被资产阶级历史叙事所物化的“重大事件”,而是专门搜集被主流艺术、文化、历史研究所破坏和摈弃的东西,如清理古化石的碎片一样,把积淀在上面的乌托邦理想显现出来,表明人类追求技术进步的初衷其实是要建立傅立叶意义上的理想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技术的堕落,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理想社会所取代,这个理想社会被本雅明叫作弥赛亚新时代

这种研究现代性历史的方式又决定了他的整个思想风格的碎片式特征。他认为“连续叙事”的历史或成体系的知识论都是虚假的整体,对应于现代性的碎片和救赎的碎片共存的现代景观,他的表征风格表现为由各种思想碎片的共现所形成的一个星座或一个马赛克。从文本的层面来看,构成这个星座或马赛克的碎片不是成本的著作,而是一篇篇的“短文”,即研究者根据自己理解的侧重面不同而分别译为“essay”,“treatise”,“tract”,“tractatus”的论述模式。这种论述模式并不是本雅明所独有,但是本雅明思想风格的独到之处在于,每一篇短文同时又是由思想的片段所构成的星座或马赛克,这些片段之间往往去掉了传统修辞所强调的逻辑联系,而对他的主题,即灾难与救赎,进行迂回性和多层次的展开。这些思想片段是本雅明意义上的“单子”,即用格言式的语言或寓言式的意象所揭示出的总体真理,这样的“单子”又被本雅明叫作“辩证意象”。可以说,他最后的《历史哲学论纲》是对这种风格的最精致的体现。

但是相比之下,对这种风格的最宏大的体现当数他的《拱廊街计划》,可以说这部书全书由“引文”碎片所构成,完成了他要用“引文”写书的理想,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雅明所说的“引文”不仅是指转引其他文本,更指对历史和现实的“引用”,这指的是打断历史和现实的连续性和既定性,抓住那能够昭示现代性的灾难性和救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事件,把历史研究的文本保留为一个单子或意象,这是一种“以反潮流的方式梳理历史”的姿态。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雅明说,“我著作中的引文如全副武装的路边强盗,猛然蹿出来,让悠闲的散步者失去自信”(Illuminations),而这也正是碎片式思想风格的效果,即解构与破坏物化的东西,但是,又正如本雅明在“毁灭者性格”中所说,解构与破坏不是为了收获废墟,“而是找到穿越废墟的道路”(the Destructive Character),所以可以说,碎片风格在本雅明的思想体系中是解构和建构双重运作的一种策略。

(郭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