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这两个关键词,是对20世纪西方社会中工业生产组织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但它们通常又超越了对工业生产方式的单纯描述,被用来表示西方社会文化与政治的重大变迁,从而赋予了这两个术语更大的含义。
福特主义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进程而在美国逐渐形成的。它的形成与成熟与泰勒(Tyler, 1856—1915)密切相关。被称为工业劳动分工之父的泰勒在20世纪初发明了“泰勒制”劳动组织,即把工厂生产的劳动过程划分成不同的生产阶段,工人被严格限定在固定的生产流水线的某一阶段进行机械的重复劳作,这就使工业生产从一种传统性的劳动密集性的粗放式生产,转向了一种以机械化流水线为特征的生产。后来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rd)运用并扩大了泰勒主义,把科学的企业管理从生产流水线扩大到了市场的营销策略。简单地说就是循环的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规格化、标准化的产品生产,相对较高的工资,低价的产品,以及相应的广告和产品促销策略等,由此而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福特主义的工业生产模式。福特主义通过一系列所谓严格科学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工人的收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众的消费,促进了大众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形成和繁荣。
但70年代以来,福特主义生产与再生产模式逐步陷入危机,其过分依赖机器、技术和复杂的生产系统控制的做法开始受到阻碍,一味强调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潜力也已被挖掘殆尽,资本利润率的跌落成为严酷的现实,而工人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变得愈来愈紧张又感觉单调无聊,甚至形成了劳动异化,由此而出现了工人故意缺勤旷工、磨洋工、拒绝工作、制造障碍等反抗形式,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福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福特主义死板乃至僵化重复的机械化生产过程,以及所谓的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把人牢牢地捆绑在了规范、标准的流水线上,造成了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同质化,泯灭了大众的独特性和异质性。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高度灵活化的,与愈来愈僵化的福特主义完全不同的生产模式出现了,这就是后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是一个很宽泛的术语,它不同于福特主义的标准化商品生产模式、过于严格的工作组织纪律以及单调的资本积累方式。它采用灵活化的机器设备和具有广泛熟练技术劳动力而进行特殊化商品的生产,它从针对大众市场的标准化产品生产转向了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小规模、小批量的产品生产,因而能够灵活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它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来连接生产与销售,缩短了生产的周期,适应了后现代社会迅速变化的时尚与趣味,加速了资本流通;它不再把工人仅仅看作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看作工厂流水线这一巨大齿轮上的螺丝钉,而是更加重视工人在劳动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团队精神”,即每一个工人都要对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负责,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在的狭小封闭的生产位置。可以说,后福特主义在劳动力市场、劳动过程、产品及销售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而这最大限度上有效地保障了资本主义企业和经济的发展。(www.xing528.com)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曾专门阐述过后福特主义的特征,如信息技术兴起,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更为专业化和解中心化的劳动的兴起;消费趋向占据主导地位;手工、体力劳动衰退,而服务业和白领阶层兴起;跨国经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新的社会分化模式的出现,尤其是私人与公共之间的划分,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后福特主义与福特主义的显著不同。
与福特主义相比,后福特主义是资本主义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的、经济的及文化的深刻的变革。它以更为灵活的非中心化的生产方式为特征,带来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消费实践和政治实践。它标示出更大的社会断裂性与多元性,显示出了旧的集体认同的虚弱、新认同的出现,以及透过个人消费所产生的个体选择之极大化。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可以说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全面变迁。有关这两个概念的准确含义、它们的意义及其所包含的转义,目前还有争论,但不管怎样,这两个关键概念对于我们理解西方资本主义乃至当今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和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