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羽:是否会错过贤人?

项羽:是否会错过贤人?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而言,这种思潮在日本、英国等国家始终很难被社会接受。韩信在《汉中对》中指出:“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另一种说法是,韩信在刘邦被项羽分封到巴蜀和关中后才投靠。总之,官职大小姑且不论,可以确定的是,韩信是项羽身边的人,受到项羽的信任和亲近。这说明韩信有机会向项羽谈一些个人看法,项羽也允许他这么做,甚至还会和他讨论问题。

项羽:是否会错过贤人?

楚汉相争这段历史很短,前后仅四年左右。但楚汉相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历史走向影响深远。原因大概有两点:

一是这个时期非常特殊,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中国历史上,楚汉相争处于“周秦之变”关口,是中国历史第一个重大的转型期。楚汉相争尘埃落定后,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布衣将相”的时代。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汉初是古代一大社会变革期。在秦朝以及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将相和国家领袖来自贵族阶层。汉朝显然不是这样的,“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张苍,秦御使。叔孙通,秦待诏博士。”进入汉初政权核心的人,包括刘邦,大部分人出身地位相当低下。比如,萧何是沛县的吏掾,曹参是狱掾,任敖是狱吏,周苛是泗水卒史,傅宽是魏国的骑将,申屠嘉是材官,其余的如陈平、娄敬、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都是社会底层人物。这些人在汉初纷纷进入朝堂之上,成为左右国家大政方针、影响皇帝决策的顶级人物。

当然,在过去的社会中倒不是不能见到这类情况。比如,大家都知道秦朝的丞相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出身小吏,后来经过奋斗,成为秦朝的最高行政长官。不过,他虽然出身不高,但学历可不低,在战国末期儒学大家荀子那里上过学,在他的同学里有像韩非这样的中国著名的思想家、韩国宗室公子。还有苏秦、张仪等人,虽然出身不高,但也都受过正规教育。据说,他们是当时的著名思想家、纵横家且行踪诡秘的鬼谷子收的高徒。显然,在汉初的朝堂之上,出身低、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人能登天子堂,进入权力中心,确有开创意义。

这个时期的布衣将相大变局对中国以后的历史影响非常深远。这一变局告诉后世一个道理,天下属于能力强和运气好的人,和出身、学历无关,即使出身低微,通过后天努力,获得极高富贵,既可行,也顺应天道

相比而言,这种思潮在日本英国等国家始终很难被社会接受。直到今天,像在日本、英国这些老牌贵族社会里,即使某人觉得自己多么出类拔萃,是不世出的大英雄,也不可能萌生出当天皇或者英国国王的念想。即使有这样想法,老百姓也绝不会答应,更不会拥戴他。

通俗地讲,因为有了以刘邦为首的一群来自社会底层的人夺得了天下,那种“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王侯将相宁有种”“我命由己不由人”这类说法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很有市场,甚至成为一种主流观念。所谓“前有车后有辙”,刘邦及其追随他的兄弟起到很强的示范效应。

二是这段历史充满传奇性,在知名度上和三国可并驾齐驱。这段历史与三国历史很相似。三国历史如果从黄巾起义算起,前后不过百年,为什么会引起大家注意呢?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三国时期的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各种传奇不断上演,出现过很多正常社会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和人物。传奇多,故事多,当然更容易吸引人,“说三国”自然成为传统评书、戏剧小说的经典剧目。

楚汉相争也是如此。当时社会秩序大乱,传统制度崩塌,新制度尚未构建,在后世人看来,当时人物的行事充满传奇。在乱世,人物命运无常,反转起合尽在瞬间,在波澜起伏的历史大潮中,生死离别,更显悲壮。人与人之间无论是斗力,还是斗智,都体现出相当高的水准,后世人从中可以汲取丰富的智力营养,领悟很多做人做事的智慧,欣赏耐人寻味、过目不忘的精彩故事。

很多人认为,在如何使用人才上,刘邦和项羽存在明显的高下之别,这是导致两人最终命运的重要原因。

这么说,不能说有太大问题,不过显得过于粗略。作为两个集团、两个组织的首领,刘邦和项羽在如何吸引、选拔和调配人力资源上确实存在差异。韩信在《汉中对》中指出:“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然而,这样的说法靠谱吗?

韩信对刘邦说这些话时,刘邦刚把他提拔成大将军。此时他和刘邦展开对话,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鼓励刘邦杀出汉中,给他和其他人建功立业的机会,夺得天下后,他有机会封王封侯,成就一番事业;另一个是向刘邦展示才华和能力,取得刘邦信任。但是韩信有资格去这样评说项羽吗?实际上,既可以说他有,也可以说没有。

说他有这个资格,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他曾经在项羽身边工作过,对项羽做事、做人风格熟悉。刘邦进入汉中之前,韩信从项羽那里转投到刘邦这里。韩信在何时投靠刘邦,学术界有不同观点。有人说,他在项羽率领诸侯联军打破函谷关后,和刘邦在关中平原对峙时投靠刘邦。另一种说法是,韩信在刘邦被项羽分封到巴蜀和关中后才投靠。历史上,对韩信何时投靠刘邦,并没有定论。但不管如何,韩信来刘邦这里之前,在项羽身边待过很长时间,并积极参与项羽主持的各类战役和战斗,这是无可争议的。(www.xing528.com)

韩信说,他曾经在项羽那里担任过“郎中”这个官职,爵位是“执戟”。郎中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主要做以下三种工作:一是国君、将军的近侍,可以参与一些政事和军事的谋划工作;二是为国君、将军站岗放哨;三是当外交使臣等临时性工作。

总之,官职大小姑且不论,可以确定的是,韩信是项羽身边的人,受到项羽的信任和亲近。这个职位对一个人的升迁和成长很有利。历史上,像李斯、嫪毐以及刘邦身边的樊哙灌婴等人都曾做过郎中,并在这个岗位上通过个人努力和良好机会坐上高位。毕竟,干这份工作,平时上班地方距离决策中枢和领导非常近,如果有才能,积极表现,容易得到领导器重和提拔。“执戟”这个爵位是楚国爵位。曹参、灌婴曾获得过“执帛”这样的爵位,夏侯婴获得过“执珪”的爵位,这两个爵位和“执戟”的品位差不多。在楚国,无论是“执戟”,还是“执珪”,都不算是低爵,拿到这样的爵位,可以有封地,拥有国家给予的长期“饭票”,相当于拿到在现代公司里的股份,非常实惠。

第二个是韩信和项羽曾经近距离交流过,对项羽的言行做派和性格比较熟悉。比如,他曾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这说明韩信有机会向项羽谈一些个人看法,项羽也允许他这么做,甚至还会和他讨论问题。只不过韩信向项羽进言,韩信认为,项羽没有采纳,让他感觉价值无法实现,没有机会立功升迁,因而倍受憋屈。

说韩信有资格评价项羽,是从客观条件上看的,但因为项羽对韩信的任用,正好反证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是错的,可以说,韩信没资格如此评价项羽。

根据《史记·淮阴列传》的记载,韩信早年在淮阴县时,是一个普通百姓。虽然他可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但秦朝建立后,像韩信这样的前朝贵族,秦朝不找他们的后账,已经算不计前嫌了。前朝贵族韩信早年在淮阴,生活要靠双手,那种不劳而获、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与他毫无关系。而他好像也比较懒,不愿意“为稻粱谋”,日子过得很困窘,甚至要寄食于人。

项梁率江东子弟兵北渡淮河后,路过淮阴,韩信携一把剑,独自一人,参加项梁军队。《史记》记载,“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加入项氏集团时,除了身怀才学,韩信一无所凭。当时,如果一个人能带上一些人马,加入起义大军,在起义队伍中的地位自然要比单枪匹马的高很多。带队伍加入起义大军,相当于带着资本加入创业公司,无论能力有多大,也算是股东之一,有资格拿到公司分红。如果还有能力,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还会被封侯拜将。这些人中,有刘邦、陈婴、陈豨、陈武,甚至还有张良。即使像樊哙、曹参、萧何这样的人刚造反时,虽然没有独立带人马,但他们这些人其实也都是一支小规模军队的核心人物,加入起义军队后,一般也能跟着首领,得到一个相应爵位或官职。

因为自身没任何资本,导致韩信在项梁军队工作时默默无闻、不被人所知。客观上讲,当时项梁刚到达中原地带,战事极为紧张,他确实没有精力关注和选拔帐下像韩信这样的精英人才。

不久之后,项梁在定陶章邯袭杀,韩信归属项羽。这么看,和项梁相比,项羽眼光独到且精准,在千军万马中发现韩信的才华,赏识和重用他,把他带在身边。尽管郎中这个官职与后来刘邦给韩信的“大将军”相比确实低得离谱,也不能真正发挥出韩信的平生所能,但考虑到韩信的职业起点很低这个前提,在短短几个月里,他成为项羽身边人,并有机会参知军政大事,不能说项羽不重用韩信。站到项羽角度,韩信没有带着一支队伍加入项家军,之前也没有任何实战经验,更没有有威望的人推荐,他这样对待韩信,应该说已经做到选贤任能、慧眼识英才了。

不能因为韩信被刘邦破格提拔为大将军,而项羽没有这么做,就可以证明项羽不能“任属贤将”。在刘邦那里,韩信在被任命为“大将军”之前,刘邦的心腹近臣夏侯婴亲自举荐他,刘邦和韩信交流后,也仅给他一个管后勤的官职(治粟都尉),显然,刘邦没有发现韩信真正的才学。萧何第一次推荐韩信后,刘邦对他的任用依然不置可否,直到萧何把失落的韩信追回来,强推刘邦登台拜将时,韩信才被拜为大将军。与项羽相比,刘邦本人对韩信可谓冷落至极,谈不上独具慧眼。从《史记》记载上看,在“还定三秦”“彭城之战”这两次大战役中,刘邦可能没有赋予他独当一面的职责。在汉中,任命他为大将军,主要让他“申军法”,在汉军中从事制定和推行秦朝军制这样的工作。客观地说,这样的工作比在项羽那里确实更重要、更具体、更务实,但也不能说韩信在刘邦那里真的就一步登天了。直到第一次彭城之战,刘邦大败,在失魂落魄、六神无主时,在张良推荐下,刘邦才正式赋予韩信独立领兵的权力和责任。

韩信之所以最终在汉军能独当一面,原因一是韩信自从加入项梁军队,追随项羽征战,参加过很多惊心动魄的战斗,其中包括举世瞩目的巨鹿鏖战,这种实战经历对韩信日后发展极为重要。毕竟一个人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积累,最终成为独当一面的大人物几乎不可能。等到韩信投靠刘邦时,韩信已经初步经受战争历练,其经验和见识,与当初只身仗剑投军入伍时不可同日而语。二是刘邦在第一次彭城之败战失后,在汉军全军溃败时,韩信率军在京、索顶住项羽进攻,稳住汉军阵脚,立下大功,在刘邦面前证明了其独立领军、临危不乱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三是刘邦刚刚经历大败仗,进入人生低谷,正在手足无措,急需军中有类似韩信这样的人。四是张良高调推荐韩信。基于以上四个原因,刘邦才真正敢于起用韩信,派他独立领军征伐魏国。显然,在项羽那里,韩信没有这样的机会。

虽然不能说项羽完全不存在“不能任属贤将”的现象,但项羽作为一方霸主,手下兵多将广,在用人上,出现不能人尽其才、人才受压抑的现象,也不足为奇。在刘邦那里也同样存在这类问题。如果把这一条作为项羽最终走向败亡的因素,显得有点小题大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