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垓下之战发生在何处?争议存续至今

垓下之战发生在何处?争议存续至今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他促成刘、项和议,刘邦说:“此人太厉害了,乃天下第一辩士,有倾国之智。他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会因国君轻易听信他而灭亡。以后,绝不肯再见他。”二是项羽颓势尽显,牵制刘邦的可能已不存在。垓下之战发生在哪里呢?但实际上,直到今天,垓下之战究竟发生在哪里,却存在争论。按照传统看法是,垓下在安徽省灵璧县境内。有一种说法是,当各路汉军会攻项羽时,先后有过两次大战,第一次是陈下之战,最后决战是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发生在何处?争议存续至今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项羽已经发现孤立无援,军粮匮乏,军心开始浮动,继续在荥阳战场坚持已毫无希望。这时候,刘邦竟然主动派人去找项羽议和。根据《项羽本纪》记载,刘邦先派陆贾去求和,项羽不接受。他又派一个叫侯公的人去说服,项羽才答应议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以西归刘邦,以东归项羽。

为什么刘邦占据绝对优势后,主动找项羽谈议和呢?根据《史记》记载,这是因为项羽手上有刘邦的人质,这就是吕太公和吕雉。之前,刘邦曾两次去沛县接家里人,但只找到儿女,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都被项羽抓走,且一直软禁着。现在,在取得巨大战略优势情况下,刘邦愿意以鸿沟为分界线,和项羽平分天下,把家人换回来。这也许可以再一次说明,刘邦很重亲情和家人。项羽在签订和议约定后,把刘太公和吕雉放回。大家心里都清楚,项羽签下了“城下之盟”,他已经无力和刘邦继续作战了。

侯公可能是隐藏于民间的纵横之士。因他促成刘、项和议,刘邦说:“此人太厉害了,乃天下第一辩士,有倾国之智。他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会因国君轻易听信他而灭亡。以后,绝不肯再见他。”刘邦让他从此隐姓埋名,不许再出来做事。特意封他为“平国君”。“平国”二字是刘邦有意给他的。

从《史记》的记载看,和议达成,刘邦准备撤兵,但张良、陈平出面阻止。他们说:“汉国已经占据天下三分之二,诸侯们依然依附。楚军缺衣少食,将疲兵弱。这时候是灭掉西楚国和项羽的绝佳机会,汉军应趁机出击,击败项羽。如不然,将养虎遗患。”刘邦听了他们的话,等项羽沿着鸿沟向东南撤退时,汉军全军出击,追歼楚军。

在是否毁约这件事上,刘邦显得品性淳厚,而之所以擅自毁约,完全因为张良、陈平这些臣子狡诈,怂恿他这么做的,显然把刘邦的形象艺术化了。刘邦不会认真对待这个约定,即便项羽也不会真的相信这个约定会带来和平。在争夺天下的竞技场上,竞争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家都懂这基本道理,刘邦还需要张良、陈平教吗?

史书这么记载,大概是有点往刘邦脸上贴金的意思。毕竟,说了不算,撕毁和议约定是件很丢人的事。以前,刘邦曾经列出项羽十条罪状,其中很多条都和项羽不遵从“楚怀王之约”有关。在“面子”上,刘邦即便要撕毁和约,必要的道义也是要讲的,汉集团至少要维护他重诺的良好形象,和他公开批驳的项羽所做的毁约行为划清界限。这对收揽民心极为有利。在“里子”里,刘邦需要高调宣扬为人实在、讲诚信、讲道义的做人法则,塑造其讲道义、守天道的形象,对他建立新王朝赋以“承天受命”的光辉形象也是必不可少的。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项羽率领十万楚军,撤离荥阳战场。此时,彭城已陷落。在通往彭城的路上,韩信、彭越等人正在虎视眈眈地等着他。彭城回不去了,他只能沿着鸿沟向东南方向撤退。江东成为他唯一的去处。

楚军到达阳夏(今河南太康县),被汉军追上。《史记·樊哙列传》记载,在阳夏,樊哙出击,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在楚军撤退途中,楚汉第一次交锋,汉军取得一个小胜利。楚军继续南撤,到达固陵(今河南太康县境内)时,楚军突然反击,汉军大败。

楚军在固陵的反击,让刘邦深感,有项羽在,楚军在败退中,其战力依然不可小觑。仅靠自己,难以将其歼灭。无奈之下,刘邦下令筑起高垒,和楚军对峙。这时候,张良说:“就这么对峙也不是办法,应该赶快给韩信和彭越分封土地,让他们死心塌地快速进军,和你会合,围攻项羽。”当时,彭越是刘邦任命的魏国国相。韩信是齐王,但封地并没有划清。为让这两支生力军出兵,加入围歼项羽的战役,刘邦封彭越为梁王,并明确齐国和梁国的地理范围。

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封韩、彭为诸侯王,他们会不会为了封国利益,在为刘邦作战上不尽心、敷衍了事,甚至找时机反叛呢?在当时,刘邦已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发生了。

一是韩信和彭越缺乏稳定且强大的核心团队。韩信始终缺乏对他不离不弃的核心团队。从平定魏国到平定赵国,韩信率领的军队,被刘邦先后拉走。在齐地,他所率领的汉军,很大一部分是刘邦派来的。他始终没有机会打造忠于自己的团队。彭越有一支隶属于自己的队伍,但这支队伍的规模始终很小,且缺乏稳定的根据地,难以支持其独立或反叛。

二是项羽颓势尽显,牵制刘邦的可能已不存在。以前,韩信也好,彭越也好,都对刘邦提供过支持。韩信占据齐地后,给刘邦的支持显得很消极。彭越见情形不利于己,还会在名义上投降项羽。当时,刘邦没有计较,是希望借助他们的势力,对项羽形成战略性压力。进入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项羽败象已显,楚军已向东南撤出中原角逐的战场。韩信和彭越得到刘邦封赏后,如果依然“作壁上观”,就显得不识时务了。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和刘邦攻打败局已定的项羽,赢得建立汉帝国的战功,巩固王爵地位;另一个是坐视不管,等刘邦消灭项羽,将项羽逼出中原,或者消灭项羽,腾出手后,再打他们。显然,这时候加入围攻项羽更划算。

三是韩信和彭越两人都无取天下的雄心。他们的人生追求,大概仅限于当上世袭罔替的诸侯王。至少当时他们没有更高追求。

韩信和彭越得到封地后,迅速举兵,与刘邦会合。(www.xing528.com)

在固陵反击战中,项羽楚军大胜,暂时赢得喘息机会。但楚军已丢掉国都,粮仓匮乏,士气低落,一次胜利无法挽回整体败局。项羽只想尽快脱离汉军,他继续向南撤军,汉军继续尾随。当到达陈县附近,几路汉军分别到达,将楚军包围。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垓下,楚汉最后的大决战开始,史称“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发生在哪里呢?按说如此重大的战役,其发生地应一目了然。但实际上,直到今天,垓下之战究竟发生在哪里,却存在争论。

根据《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黥布列传》《彭越列传》的记载,汉军在垓下围攻项羽。可是,《靳歙列传》记载靳歙“还击项籍陈下,破之”。《樊哙列传》记载樊哙“围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滕公列传》记载夏侯婴“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灌婴列传》记载灌婴“从击项籍军于陈下”。在《史记》记载中,看不到战斗在一线的将领是在垓下与楚军作战的。按照传统看法是,垓下在安徽省灵璧县境内。有一种说法是,当各路汉军会攻项羽时,先后有过两次大战,第一次是陈下之战,最后决战是垓下之战。这么说,表面上讲得通,但如果仔细分析,却好像也说不过去。

第一个原因是,刘邦等统帅级人物不可能和一线作战将领分别打两次战役。既然说打了两次大战,为什么在刘邦、项羽、韩信、黥布、彭越的列传中都未提及陈下?难道说,在陈下和项羽作战的是樊哙、靳歙、夏侯婴和灌婴这些将领吗?夏侯婴是刘邦的司机,平时和刘邦寸步不离,即使逃跑,刘邦也带着夏侯婴。一般情况下,夏侯婴在哪里,刘邦也就在哪里。显然,说在陈下之战中,没有统帅,只有中级将领,完全讲不通。更何况,《史记》记载中级将领的作战,很多都是从战功簿上摘抄的,可信度更高一些。

第二个原因是,项羽很难突破在陈下的汉军包围圈。学者辛德勇认为,当时项羽实际上已被汉军包围在陈县以东地区,并被彻底打败。项羽很难率领主力楚军逃离这个地区。

在彭城之战后,刘邦派一个叫随何的人去九江国,说降九江王英布归汉。项羽派项声、龙且攻打英布。几个月后,英布被打败,只身和随何逃离封地,跑到刘邦那里。之后,项伯杀掉英布的一家老小。英布从此与项羽彻底绝交,投身到汉军阵营。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七月,刘邦立英布为淮南王,派英布利用在原九江国的旧势力开展策反和瓦解工作,对项羽实施战略性牵制。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一月,刘贾、英布率军渡过淮河,进攻淮南。先后攻占寿春(今安徽淮南市)和城父(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此时,楚国大司马周殷占据原九江国,英布利用之前在这里的影响力,策反周殷及其部属反楚。周殷带着英布原来的部属,和英布、刘贾到达垓下,围攻项羽。

从地图上看,灵璧县在陈县正东偏南方向。如果项羽从陈下之战结束后,向灵璧县的“垓下”撤退,需要经过城父县。而此时,刘贾、周殷和英布已占领此地。如果从这里经过,他们应予以阻击。但《史记》对刘贾、周殷和英布在淮南地区作战事迹的记载是,“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刘贾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六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之垓下”。周殷、刘贾和英布攻占九江国的主要城市后,没有停留,率军主动赶赴垓下,和刘邦会合,围攻项羽。《史记》里没有记载过这里发生过任何战事。

如果项羽率领小部分军队从陈下杀出去,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人少,即使汉军想阻击,也不容易找到他们的行军路线。可是,项羽一旦率领十万之众行军,不被发现,且不发生激战,很难说得通。也许所谓的陈下之战就是垓下之战,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垓下是陈县附近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

垓下在今天安徽省灵璧县境内这一说法的主要根据源于《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而历史学者辛德勇认为,垓下在灵璧县境内,依据的是《汉书·地理志》这一静态资料。如果把“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合二为一,主要根据当时战役实况推测而来,属于动态分析。如果仅依靠静态资料判断垓下所在位置,与其他史料结合后,会出现很多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因此,把“陈下之战”与“垓下之战”看成是同一个地方的战役,可能更可信一些。

如果垓下在陈县境内或附近,在有些人的传记里,描述此次战役时,把该战役发生地写成陈、陈下或者垓下,并无不妥。在《史记》里,类似这样的记载很多。比如,在《项羽本纪》里,太史公评论项羽时写道,项羽“身死东城”。在《项羽本纪》的正文中称,项羽死于乌江。在秦汉时期,乌江或者说乌江亭在东城境内。项羽死于乌江或东城,都是相同意思,并无不妥。

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时至今日,围绕垓下究竟在哪里的争论,依然持续不断。目前主流观点依然是:垓下在今天的灵璧县境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