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史记》记载是准确的,那么,灌婴最可能和谁一起攻陷彭城呢?既然排除韩信,则要从史书的蛛丝马迹中,找到除灌婴以外,是否有其他人参与攻陷彭城之战。
这次彭城之战,是汉军第二次对彭城的进攻。上一次,刘邦亲自指挥,裹挟五路诸侯,攻陷彭城,声势极其浩大。按常理推测,在潍水之战中,楚军大败,都城彭城面临的危险近在眼前,西楚国理应加强对彭城的防御。即使此时楚军实力大不如前,但彭城的军事价值和政治意义都很显著,都城陷落,必然打击楚军军心,民心也会受到毁灭性冲击。
前文在分析潍水之战时,龙且死在哪里,是一笔糊涂账。根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阳都侯丁复杀龙且于彭城,为大司马。这一记载关系到将领们升官封爵和后世子孙的政治、经济待遇问题,因此,与其他史料相比,更加真实可信。丁复杀龙且于彭城,应该不是捕风捉影。既然如此,这说明在彭城确实爆发过战争。除灌婴外,至少丁复也参与攻陷彭城的战斗。此外,《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述蔡寅的功劳时,说“以车骑都尉破龙且及彭城”;记述冷耳时,说他攻打齐国田解,之后“以楚丞相坚守彭城”。
不过,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明确记载“丁复属悼王”。悼王是吕泽,他是吕雉的大哥。丁复是吕泽的部属。因此,一种可能更符合史实的推测是,汉军派吕泽,亲率步骑军团,携带攻城器械,进攻彭城。此时,恰逢灌婴从南方回军,刚攻下彭城附近的下邳,顺势加入吕泽军团,一同进攻彭城。
丁复作为吕泽的部属,在功劳簿上对他的战功有明确记载。而吕泽立下如此功劳,在他的功劳簿上,为什么没有记载呢?分析这个问题,就要牵扯到汉初的政治斗争形势了。
刘邦死后,吕雉称制,实际掌控汉朝的政治权力。吕雉破坏刘邦死前订立的规矩,封了很多吕氏宗族的人为王或为侯,让吕家人占据汉朝的行政和军事的要职,由此得罪了刘氏宗族和功臣集团。吕雉死后,吕家人被功臣集团和刘氏皇族联手剿灭。刘氏家族和功臣集团重新把控汉朝的政治权力。为贬低吕后和吕家人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功绩,必须刻意删除、篡改吕泽及其部属的有关战事和战功。
打压吕氏集团的功劳,意图非常明显,可以凸显刘氏家族和军功集团剿灭吕氏家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然而,完全抹杀吕氏家族对刘邦建汉的功劳,并不容易。在官方史料中,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例如,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对吕雉、吕泽功劳评价极高。比如,对吕泽的战功是这样记载的,刘邦去下邑投靠吕泽,吕泽“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惠景间侯者年表》中,记载了“吕后兄悼武王身佐高祖定天下”。在吕后的传记中,也有与之类似的话,“佐高祖定天下”。在《惠景间侯者年表》中有对吕雉功劳的记载,“吕氏佐高祖治天下”。记载吕雉辅佐刘邦“定天下”和“治天下”,原因一是刘邦刚起事时,吕太公出资,帮助刘邦。原因二是吕雉帮着刘邦杀掉韩信、彭越等人。
可吕泽如何“佐高祖定天下”呢?除了吕太公资助刘邦这一条,史书对吕泽的战功记载得很不详细。“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是刘邦在位时,写入吕泽功劳簿的。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是很重的,不是随便一个人能担得起的。比如,从《史记》中看,在任何场合,刘邦如何夸赞韩信、张良和萧何等功臣,但从未用“佐高祖定天下”这样的话,这些著名功臣的功劳簿里,也没有写入类似的话。只有一种情况下,吕泽能担得起这样的评价,那就是吕泽所统领的军队是一支拥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军队,且手下战将如云,势力不可小觑。
刘邦建立汉朝过程中,吕泽领导的军事政治集团居功至伟。根据学者周骋的分析,从吕泽部属被封侯的数量及其食邑规模,可以作为重要证据,推测吕泽立下的功劳。
从史料价值极高的《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看,明确记载吕泽部属有多人被封侯,分别是阳都侯丁复(食邑七千八百户),东武侯郭蒙(食邑两千户),曲城侯蛊逢(食邑四千户)。其他还有一些将领也可能是吕泽的部属。比如,还有些将领功劳是跟着“二队”作战立下的。周骋认为,所谓的“二队”是指吕泽这支独立作战的军队。这些将领有,河阳侯陈涓(食邑规模不详,不过记载了他“以丞相定齐地”,他参加了定齐之战)、柳丘侯戎赐(食邑一千户)、东茅侯刘钊(他因为抓住韩信,被增加一千户食邑,但总食邑数不详)。
还有一些后来被封侯的将领,在各类传记中几乎不见踪迹,比如王陵、雍齿等人。这些人封侯的食邑数量很可观。比如,王陵的食邑数达到五千户,雍齿的是两千五百户。根据《史记》记载,王陵和雍齿不愿意辅佐刘邦。特别是雍齿,曾趁刘邦离开根据地丰邑外出征战,他占领丰邑,打算投靠魏国。对这种背叛,刘邦深为嫉恨,汉朝建立后,依然念念不忘。但根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刘邦打败雍齿,雍齿逃离。之后,他又以赵国将领的身份,加入刘邦阵营。既然他和刘邦私怨如此之深,刘邦如何能收留他?因此可以推测,王陵和雍齿加入刘邦阵营,是通过加入吕泽军团完成的。
一种相对合理的解释是,上述这些立下赫赫军功的人,在楚汉相争期间,都属于吕泽的部属。以上所列举的这些人,在汉初都被封侯。而其他没有被封侯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将领。这些人从属于吕泽领导的集团,由此可想,围绕吕泽及吕氏集团形成的军事、政治势力该有多么强大。在这些人中,丁复比较突出,如果拿丁复和其他大家比较熟悉的将领比较,更能证实吕泽的战功和作战事迹被刻意抹杀的推测。(www.xing528.com)
刘邦为支援韩信平齐之战,先期派出了曹参、灌婴等人,后期又派出了一些人,这些人主要是参加潍水之战,其中应该有阳都侯丁复。根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刘邦亲自封丁复为阳都侯,食邑是七千八百户。颍阴侯灌婴既是刘邦的亲信,又战功赫赫。在汉初,他的食邑不过五千户。舞阳侯樊哙,和刘邦是姻亲的关系,他娶了吕雉的妹妹吕媭,而食邑仅为五千户。汉初任左丞相的陈平,他的食邑五千户。夏侯婴是刘邦的贴身司机,从年轻时和刘邦就是好朋友,而他的食邑是六千九百户。作为汉朝第一任丞相,萧何的功劳是大家公认的,对此刘邦也高度认可。可在汉初功臣中,萧何的食邑是八千户,比丁复仅多二百户。从《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看,比丁复食邑数多的人,只有曹参(一万六千三百户)、张良(一万户)、周勃(八千一百户)和萧何(八千户)。
丁复立下了哪些战功呢?从《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录的事迹看,丁复“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入汉,定三秦,别降翟王,属悼武王,杀龙且彭城,为大司马。破羽军叶,拜为将军,忠臣,侯,七千八百户”。丁复有两个其他人不具备的特点,一是他不属于中原人,是楼烦人。楼烦大概在今天山西省西北部地区,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学习的对象,就是楼烦人。他们属于北狄的一支,善于骑射,深受草原文化影响。当时,汉军和楚军中,都有来自楼烦的兵将。丁复大概是楼烦人中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人。二是在功劳簿中,特别指出丁复是忠臣,但丁复有哪些忠勇的表现,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可能是因为他来自于草原,在汉军中有忠勇表现,显得特殊,在功劳簿中才特别说明一下。
这么看,在汉初刘邦主持的功臣分封中,把吕泽封为王,也并不过分。如果仅从战功看,把吕泽封为王,理由有:一是吕泽及吕氏家族,在刘邦在丰沛地区起事时,已经加入刘邦集团,属于早期的“革命元勋”。二是刘邦刚起事时,吕家拿出钱财资助刘邦,对刘邦能够迈出事业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吕家购买刘邦集团的“原始股”,对刘邦风险投资,理应在“公司上市”(汉朝建立)后,获得与之匹配的丰厚回报。三是吕泽是吕雉的大哥,是刘邦的大舅哥,吕和刘是姻亲关系。卢绾和刘邦是“发小”,关系亲近,而吕泽与刘邦的关系可以和卢绾类比。而汉朝建立后,卢绾并没有立下令人瞩目的战功,却被封为燕王。由此类推,吕泽被封王,也未尝不可。四是吕泽掌握一支相对独立的作战军队,所属战将立下赫赫战功。在这方面,吕泽又和韩信极其相似,从属韩信的人也有立功封侯。如果吕泽被封王,更加理所应当了。
在汉初,刘邦没有封吕泽为王,应是有意为之。原因大概是,一是汉朝建立,刘邦和吕氏家族的关系变得很微妙。吕泽属于外戚,且拥有和韩信类似的军团,政治地位过高,肯定会影响刘氏皇权的稳固。刘邦在分封时,有意识地打压吕泽,也在情理之中。到刘邦晚年,刘氏和吕氏的关系恶化已经公开化。为打压吕泽及吕氏家族,维护刘氏皇权,刘邦更不会封吕泽为王。显然,对卢绾封王,刘邦无须有类似的顾虑。二是吕泽军团尽管独立性很强,且军功卓著,但他毕竟属于刘邦的丰沛集团。韩信被封王,是韩信要挟刘邦的结果;张耳、英布、彭越、臧荼、韩王信等人被封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他们都在戏水分封时被项羽封过王,或者本身是六国国君后裔。像彭越、臧荼等人和刘邦,更像同盟关系,需要汉集团拉拢。显然,吕泽不拥有这些特征,不属于必须拉拢的对象。
后来,他妹妹吕雉当权后,吕泽已死,吕雉追封他为悼武王。吕雉之所以从吕泽开始分封吕氏为王,大概觉得吕泽被封王,不会引起大家的异议,在大家心目中,吕泽实至名归。
现在再回到灌婴攻陷彭城这个问题上。
既然有第二次彭城之战,且不认为关于灌婴作战事迹是后人补记的,那么可能的历史真相是,灌婴北上到彭城时,吕泽或者吕泽的部属丁复等人正在进攻彭城,灌婴加入战阵。灌婴作战勇猛,俘获西楚国柱国项它。汉军最终占领彭城。因为要抹杀吕泽和吕氏集团的功劳,在灌婴的传记里没有提他和谁协同作战,攻陷彭城。
既然丁复杀龙且于彭城是可信的,那么如何解释龙且在潍水之战被灌婴、曹参所杀呢?
丁复杀龙且于彭城,记载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上,同时也记载了冷成侯丁礼的事迹,说他“属灌婴,杀龙且,更为乐成侯,千户”,值得采信。但龙且总不能被两个姓丁的将领分别杀一次吧?从战功表上看,丁复杀龙且,擢升为大司马。丁礼杀龙且后,被封食邑一千户的乐成侯。如此看,丁复是杀龙且的主要将领,丁礼可能配合丁复作战了。如果推测不错的话,吕泽的属将丁复和灌婴的属将丁礼,攻打彭城时,通力合作,杀掉龙且,两人同时被加官晋爵。
根据《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在潍水之战中曹参杀龙且,可能属于误记。对灌婴的记载,“卒斩龙且”,应是指灌婴的部下丁礼斩杀龙且,因丁礼属于灌婴部下,在灌婴的列传中,把这一功劳记给了他。至于说灌婴的部下在潍水之战杀了龙且,大概是在故意抹杀吕泽和他这个集团的功劳。龙且可能在潍水之战没有战死,而是死于之后的彭城之战。
攻陷彭城的功劳太大了,如果不全面封杀,不足以贬低吕氏家族对汉朝建立的贡献。因此,《高祖本纪》《项羽本纪》都没有记载攻陷彭城这件事。
以上分析属于一种推测,希望使前后矛盾的史料,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圆满的解释。这也只是一家之言。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还需要更多、更深的探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