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钟离眛解围后,刘邦的军队并没有走远,而是退到广武(今荥阳市东北)。广武、荥阳之间有一条很深的沟涧,这就是鸿沟。双方在鸿沟的东西两边扎营对峙。
之前,汉军一旦被打败,刘邦向西边逃跑,要么回关中,要么渡黄河。而这次,逃跑的步伐止步在广武,说明刘邦实力明显增强,对楚军不再畏惧如虎。
这道鸿沟就是大家熟知的楚河汉界。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到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整整一年的时间,双方在楚河汉界对峙。其间,发生了四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拉到阵前,要求刘邦要么投降,要么看着父亲在阵前被烹杀。这是对刘邦的一次巨大考验。但刘邦深懂政治和利害,作为汉军的首领,他也没权力为一己之私,率军投降项羽。无奈之下,他只能对项羽说,以前和项羽约为兄弟,他的父亲就是项羽的父亲,把刘太公烹煮了,让项羽也给他分一杯羹。项羽看刘邦如此态度也只能作罢。作为政治人物,项羽不可能真的当众烹杀刘太公。对此,刘邦其实心知肚明。不过,刘邦如此表态,确实对他的形象非常不利。千年以降,这件事成为大家贬损刘邦,将刘邦看成流氓痞子的重要佐证。实际上,将心比心,如果换作其他人,面对如此场景,也不会有比刘邦更好的选择。
第二件事是刘邦大张旗鼓地罗列项羽“十大罪过”,向天下宣示讨伐项羽的正义性。大家可以看出来,他现在毫不畏惧项羽,摆出一副和项羽决战到底的样子。
第三件事是他被项羽安排的伏兵射中了胸口。当时,为不扰乱汉军军心,他强打精神对楚军和汉军说,“那帮人击中我的脚趾,箭法实在太烂”。但因伤势很重,刘邦不得不从战场上下来,赶到后方的成皋养伤。
第四件事就是韩信向刘邦要齐王的称号。在齐地的韩信派来使者,向刘邦要假齐王,即代理齐王。理由是,齐国人狡诈,人心不稳,喜欢反复,而南边又紧邻着楚国,希望刘邦给他一个代理齐王的称号,以方便镇服这里。当时,虽然从局势上看,刘邦已经占据优势,但毕竟在楚河汉界的战斗依然是苦战,稍有不慎,刘邦会有生命危险。
韩信此时要“假齐王”,刘邦非常恼怒,对来使大骂道,“我在广武受困,急盼你韩信来救我。你可倒好,不率军来支援,还想自立为王。置我于险境,不管不顾”。张良、陈平暗地里急忙阻止刘邦继续发飙。张良和陈平认为:“现在困在这里,你能阻止韩信自立为王吗?既然不能,还不如因势利导,对他韩信好点,最起码也能让他先守住齐国那片地盘,不生事端。”刘邦反应很快,马上换成另一副表情,对来使说:“大丈夫能平定诸侯,要当就当真王,当什么代理诸侯王?”尽管心有不甘,刘邦最终答应韩信当齐王。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二月,刘邦派张良亲自跑到齐国,封韩信为齐王。据说,张良的身体一向不太好,而且还是刘邦身边很重要的谋士。在这个关键时刻,刘邦为什么派张良到数百里之外的齐地,代表自己封韩信为齐王呢?
原因大概第一是张良与刘邦的关系亲密,张良代表汉国册封韩信,显示刘邦对封韩信为齐王,很郑重。第二是让张良摸摸韩信的底牌,如果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张良能把真实情况摸清楚。第三是如果韩信被项羽或者其他人怂恿,脱离汉国独立,张良思维敏捷、忠心耿耿、机谋善断且能言善辩。张良对韩信有举荐的私恩。在齐地,张良的能力以及他与韩信的关系,非常适合说服韩信继续为汉国征战,打消背叛之心。第四是作为刘邦信任的人,张良非常适合与韩信手下一些将领联络感情,交流思想,避免被韩信拉拢和裹挟,走上造反之路。第五是如果事情紧急,做事稳妥、深谋远虑的张良有能力见机行事,联合在齐地的曹参、灌婴等刘邦心腹,打压韩信,牢牢把齐地掌握在汉国手上。第六是如果一切皆顺利,张良说服韩信,“征其兵击楚”,缓解荥阳战场上的压力。出于以上原因,张良此行充分显示刘邦对韩信已起猜疑之心。
等韩信拿到齐王的印信后,和彭越一道袭击项羽的粮道,项羽的日子更加难过。当龙且兵败被杀,曹咎、司马欣和董翳战死,项羽孤军奋战在荥阳。环顾天下,刘邦的势力急剧膨胀,项羽深陷荥阳战场,已深感力不从心。
项羽一向以力战征服天下,此时不得不派一个叫武涉的人到齐地说服韩信自立,扶弱(项羽)抗强(刘邦),支持西楚国,可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与刘邦、项羽齐肩的大人物。
武涉的游说一旦成功,项羽能否还有机会彻底翻盘,虽然是未知数,但至少暂时确保西楚国和国都彭城的安全,缓解项羽在荥阳战场上的压力。项羽一向不惧两面作战,甚至在弱势兵力下,依然敢于挑战数倍强于己的敌人。此时项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承认武力已无法扭转所处的颓势。
当时,辩士蒯通劝韩信听从武涉的建议。可是,根据史书记载,韩信觉得项羽不重视自己,对他提出的建议经常置若罔闻,无法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在他进入人生低谷时,刘邦对他眷顾有加,施以恩情,在汉中,登台拜将,高调重用他,给他施展平生所学的平台,一步步把他推上人生顶峰。此时,刚立下巨大功业,他如何忍心割据自立,不顾陷入困境亟待救援的刘邦呢?如此而为,在道义和情感上,他又如何面对天下人?韩信最终没有听从这俩人的建议。《史记》用大段文字描述韩信拒绝自立的原因,把他塑造成讲仁义、守信用的人。(www.xing528.com)
但韩信拒绝背叛刘邦和割据自立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如此简单。真实的原因是,即便韩信真的打算割据自立,在齐地几乎不可能。如果任性而为,韩信还可能因此丢掉性命。
第一个原因是从地图上看,韩信所占据的地盘,仅是秦统一前齐国土地的一半,虽然是齐地最富庶的地区,但地理面积毕竟并不大。与刘邦和项羽相比,相差实在太大,根本达不到和刘、项三分天下的程度。
第二个原因是齐国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韩信向刘邦索要“假齐王”封号,给出的理由是,镇抚齐地,弹压乱局。他这么说,并不完全是在找借口。一个有力证据是,韩信后来率军支援刘邦,参加垓下之战,曹参并没有随之前往,而是留守齐地。之后,曹参成为齐王刘肥的国相,直至萧何去世,才到长安,任汉朝丞相。曹参是汉军中屈指可数能战且胜的战将,把他留在齐国镇守,说明齐地确实不太平。
第三个原因最关键,这就是韩信缺乏忠心追随的人。当时,在齐地,有曹参、灌婴等刘邦的心腹将领以及其他二十多员将领。韩信在进攻齐国之前,这些人由刘邦派来支援韩信。如果韩信在齐地独立,这些人不会跟他走,且很可能会攻打他。韩信平定魏国后,精兵被曹参带到荥阳。平定赵国后,大部分精兵又被刘邦亲自带走。手上没有掌握相对稳定的团队,将与帅、将与士之间缺少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共生赴死的情谊,韩信想在乱世割据一方,根本不可能。韩信不听两位辩士的话,其实也是不得已。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与齐楚联军展开潍水之战之际,刘邦正式封张耳为赵王。当初,韩信主动为张耳申请诸侯王头衔,目的是镇抚赵地。以同样的理由,韩信为自己讨来一个齐王的头衔。在齐地,韩信能做到的,无非是主动向刘邦索要“代理齐王”,甚至都不敢直接要“真齐王”。即便如此,刘邦还派张良亲赴齐地,以探虚实,刘邦对韩信的控制从未放松。
韩信当上齐王后,主动出击项羽后方。项羽的日子变得更加难过。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以前只有一个彭越,后来又外加刘贾、卢绾袭扰楚军后方,项羽已顾此失彼。如今,韩信占领齐地,面对韩信所率领的汉军主力军团的进攻,项羽承受的压力陡增。他已无救援后方的实力。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在荥阳战场上,楚军因断粮而败退之局,已无法挽回。西楚国国都彭城和全境被攻占近在眼前。项羽的败亡之象已显露无遗。
当时,彭越名义上是刘邦封的魏国国相,魏王豹死了,他这个职务还在。但实际上,他与项羽的作战三心二意。当项羽强大时,他甚至会和项羽暗通款曲。汉军强大时,他也会打着汉军旗号,攻击项羽的后勤补给线和西楚国控制的城市。正如《史记》所载,他“且为汉且为楚”。
按照正常状态,这时西楚国应在短期内瞬间崩盘。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就要分析一下韩信当时的心态和一桩历史疑案了。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攻灭齐楚联军。汉四年(公元前203年)二月,韩信被封为齐王。直到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韩信率领主力南下,加入围攻项羽主力的战争,在这之前,齐地的汉军并没有倾全力向楚国攻略,更没有启动灭国战争,只是做些给楚军后方施加压力的军事行动。
除齐地不稳定这个原因外,韩信心态很重要。韩信大概并不想快速灭掉项羽。他知道,给他封齐王只是刘邦的权宜之计。原因是,韩信虽然被封为齐王,但刘邦可没有说明封地有多大,这就相当于给一个人一个官职,可没说明让他具体管什么事,职责范围有多大。为此,他心里很不踏实,想要一个名副其实的王爵,就必须等待,等到刘邦急需要他救援时,逼迫刘邦把这个空有名号的王变成真正的王。
因此,韩信攻占齐国后,到项羽从荥阳向江东撤退,中间有近一年的时间,韩信没有亲自指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