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中,“鸿门宴”是阴谋的代名词,此宴非好宴,以“公开的示好”掩饰“暗藏的谋杀”。一般而言,主动摆下“鸿门宴”的人,是不怀好意、深藏奸诈的加害方。另一方要么不知宴会上杀机重重,赴宴被杀;要么为某一个超越生死的目标,明知危险,慷慨赴宴;要么明知危险,以深藏化险为夷的妙策及靠对时局的精准把握,慨然赴宴,并全身而退。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二月中旬的某一天,在新丰县洪门镇,刘邦主动来拜访项羽。项羽设下宴会,招待刘邦一行人。之前,项伯听说项羽明天准备进攻刘邦,急匆匆夜访之前的救命恩人张良,劝张良离开刘邦,防止张良受牵连。但张良没有听从项伯劝说,反而拉着项伯见刘邦。刘邦对项伯极为恭敬,主动攀姻亲,并听从项伯劝告。天明后,刘邦到项羽大帐,拜见项羽,澄清误会,求得项羽原谅。
为什么刘邦听从项伯的建议,主动带着很少的随从,赶赴项羽在鸿门的大营?如果刘邦不想参加这次将自己陷入险境的鸿门宴,他其实有两次机会。
第一次机会是,项羽及诸侯联军在函谷关外时,刘邦派重兵,封住函谷关。函谷关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关,秦朝重点防御关东六国的关口。之前,陈胜曾派一个叫周文的将领,率几十万起义军一路西进,破关而入,杀到咸阳附近的戏水河畔。这个关口好像算不上铜关铁隘。但当时周文能势如破竹,主要原因在于秦朝上层的决策失误。当时,以秦二世为首的秦朝上层极度轻视起义军,对这些起义军及起义大势的判断严重失误,由此展开的军事部署极为滞后和被动,函谷关被周文大军偷袭成功。
如果刘邦能够高度重视函谷关的守卫,虽然不一定最后能守住,但项羽所率的诸侯联军想破关而入,难免付出惨重代价。可以设想,诸侯们因为久攻不下,可能会离心离德。这些人来关中,并不是抱着解救受苦受难的关中百姓的美好愿望而来,而是冲着关中财物、美色。一旦进入关中,当大家凭实力分配利益时,实力不足的人肯定会很吃亏。谁会在函谷关前,让自身实力受到损失呢?在巨鹿时,项羽率楚军独立进攻秦军,与秦军血战,其他诸侯联军曾“作壁上观”。这些人为自保而算计他人的品行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很难想象,在秦军主力尽失,秦朝灭亡指日可待时,在函谷关前,他们会拼死作战。
根据《史记》记载,在函谷关外,项羽派英布冲击函谷关,很快就破关成功。英布在巨鹿之战拥有上佳表现,是一个作战能力极强的将领。但《史记》等史料里,都没有记述破关过程。看样子,这次破关之战,打得很轻松。这说明刘邦根本没有用全力守关。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进入关中时,项羽刚到达黄河边,但在11月至12月,有一个月左右,项羽在函谷关外。根据史书记载,他在新安县屠杀二十余万秦军降军。他没顾得上入关。
如果趁着这段不长的时间,刘邦认真准备守关事宜,加紧动员,利用刚刚打下秦朝都城咸阳,将士士气正旺的有利条件,在函谷关全力抵挡住项羽和诸侯联军,并非完全不可能。这么看,他没做好准备,可能不完全因时间不够,很可能问题还出在其他方面。
第一,刘邦手下的将领对守关没信心。刘邦刚进入咸阳时,曾经想住在秦朝宫殿,准备好好开始享受,但被樊哙、张良先后出面劝阻。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共有一个老丈人,也就是吕太公。他们还是从丰沛地区一起走出来的“老兄弟”,甚至樊哙曾经和刘邦一起去芒砀山落草为寇,是刘邦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这样的人跑出来劝刘邦不要及时享乐,虽然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樊哙如何劝谏刘邦,但想来无非一个是让刘邦打起精神,不能过早地陷入富贵享乐之乡,要积极备战,迎接项羽、诸侯联军近在眼前的挑战;另一个是,建议刘邦树立除暴安良的光辉形象,与暴秦划清界限,以宽厚仁慈、勤勉爱民的形象,在关中扎下根,认真治理秦国故地。但也不排除另一个原因,刘邦不想放纵自己和将士,糟蹋关中,万一项羽和诸侯联军来了,不好交代。后来,张良出面,从树立优良的政治形象角度,告诫刘邦不要赖在皇宫享受,并建议刘邦“愿沛公听樊哙言”。很可能,樊哙劝说刘邦的角度和张良相似。我们不讨论樊哙如何劝说,但劝说这件事本身至少表明像樊哙这样的亲近将领,对独霸关中,心有余悸。(www.xing528.com)
能够确定的是,另一个重要将领左司马曹无伤,肯定不支持刘邦“王关中”。曹无伤派人向项羽告发刘邦,说刘邦已经摆出独霸关中的姿态,由此,怂恿项羽攻打刘邦。曹无伤的行为充分表明刘邦身边的重要将领首鼠两端、徘徊犹疑的态度。左司马是军中负责军事的高级长官,这样的官员能在关键时刻背叛刘邦,也能从侧面说明在刘邦军中,如果对诸侯联军开战,没有多少中高级将领支持他。
第二,刘邦自己也没信心。如果站到项羽和诸侯联军的角度想问题,刘邦封关的举动,确实有些理亏。想必刘邦也很清楚。但也许他实在太想“王关中”了,才不由自主地以投机心态,派兵把守函谷关,希望将项羽和诸侯联军挡在关外,而项羽和诸侯联军也最好能很知趣地离开。出身底层的刘邦,刚刚成为万人瞩目的政治明星,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他的行为显得非常幼稚。但他做出这么重要的决定,他身边的核心人物竟然不知道。这说明刘邦在这个问题上,不自信,且一厢情愿,是在搞投机。直接证据是,在史书上,没有任何明确记载,对守关这么大的事,刘邦曾派哪一位将领执行。同时,身边的密友兼重要谋士张良也对此不知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鸿门宴之前的晚上,项伯来找张良,让张良跟他逃命。张良假托说,这么溜掉,不符合江湖道义。他要和刘邦打个招呼。其实,他想先稳住项伯,然后去找刘邦商量如何对付项羽和诸侯们可能马上开始的进攻。张良见到刘邦第一句话问的是什么呢?根据《史记》记载,张良问刘邦,“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说明张良应该不知道刘邦已经做出防守函谷关的军事部署,或者说,即使知道了,但细节并不是很清楚。虽然当时张良是韩王成阵营的人,刘邦西征路过韩国旧地,韩王成派张良协助刘邦入关中。不过,两个人很早以前认识,且双方觉得相见恨晚。在西征路上,张良为刘邦出过至少两个有见地且行之有效的建议,一个是降服宛城,一个是破武关。刘邦应该非常信服张良的谋略。但对守关这件大事,张良却并不清楚,刘邦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刘邦回答张良说,是一个鲰生让他守住函谷关的。据这个人说,只要把住关口,就能在关中称秦王。鲰生在那时候是一个骂人的话,泛指“混蛋”的意思。刘邦这么说,很可能是推卸责任,也表达出后悔、内心焦急的意思。紧接着,张良问:“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的表现是“默然”,没法回答了。这说明刘邦这次重大的军事行动,根本没把后果考虑清楚。刘邦又反问张良:“你说该咋办呢?”这样看,刘邦也承认,他不敌项羽和诸侯联军,有点不知所措了。
刘邦一厢情愿地堵住函谷关,但对如何守关以及一旦守不住该如何应对,毫无完备考虑和相应措施,这样也反证出他对守关是不自信的。
第三,刘邦军队的普通士兵不愿意和诸侯开战。分析这个原因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个是军队从心理上不能接受继续作战。从刘邦西征,到进入咸阳,经历十四个月的血战,很多人战死沙场,很多人身心疲惫,谁会愿意还继续打仗呢?经过艰苦征战,终于推翻万恶的秦朝,经历生死风险,始终撑住一股气。初入咸阳,面对巨大成功,这口气松了,主要心思放在受封领赏、过好日子上,这是人之常情。这时候,战争目标和性质突然转变,对普通士兵而言,心理上不会一下子转过这个弯。
第二个是刘邦军队无法接受和兄弟军队作战。刘邦军队的核心是楚军,其中很多人本属于项梁旧部,和项羽的军队同出一源。函谷关内外的军队,以前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让这些人直接开战,不给出过硬理由肯定不行。
以上三个问题偏偏同时存在,这就很麻烦,刘邦军队不可能尽心尽力地防守函谷关,函谷关被轻松攻破实属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