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刘邦是侠客呢?在《史记·张耳列传》中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刘邦早期游侠经历的一个剪影。“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在秦国攻灭魏国后,刘邦曾跑到外黄县(今民权县),追随当时在江湖中比较有地位的大侠客张耳。
张耳本是魏国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死后,他离开大梁城,到外黄县与当地一个富家女结婚。借助老丈人家的钱财,摇身一变,成为当地的“小信陵君”。《史记》记载,在外黄县,张耳“致千里客”,招徕各方英才豪士,其中包括年轻的刘邦。
当时,天下政局纷乱,战乱频仍,政治和社会秩序混乱。一个人平时出远门,已很不容易。刘邦从家乡沛县丰邑(今沛县境内)到外黄县,至少要走几百公里。刘邦能慕名投靠到张耳门下,一方面要花费不少钱,另一方面冒的风险也很大。秦军攻灭魏国迫在眉睫,魏国灭亡已成定局。天下大乱,秦军肆虐,这时候刘邦跑这么远的路,去投奔张耳,只能说明刘邦不是仅把当侠客作为兴趣爱好,而是很认真地把当侠客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其实,刘邦的父亲并不支持他的游侠行径,经常背后数落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希望他学兄长在家老老实实地从事生产劳动。他这次远行更像任性而为的离家出走,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刘邦跟着张耳,而张耳跟着信陵君。刘邦算是侠客的粉丝。刘邦因追逐和向往贵族生活,努力成为侠客。如果按照参与贵族社会和阶层的深度划分侠客等级,刘邦应是二流侠客。但如果按照能力和对侠客品质的要求划分等级,刘邦应是超一流的。
当然,应该承认刘邦出身于社会底层,市井生活对他的做派和性格影响很大。他极度推崇侠客之风,但长期生活于市井之间,接触到形形色色品位不高的人,他身上难免沾染很多市井气。这些气息直接反映在他的说话和做事上。比如,为显豪迈之气,他总忍不住把“乃公”挂到嘴边。“乃公”翻译成今话,就是“你老子我”的意思,让士人感觉他粗鄙不堪,不登大雅之堂。
很长时间以来,刘邦的侠客或者说游侠的身份,被人们忽略了。但是,如果不把刘邦看成一个侠客,很难理解他以后的很多言行和抉择。学者谌旭彬认为,理解汉王朝建国之路上的游侠背景,是解开汉帝国内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的第一把、也是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因为之后所发生的一切,分封异姓诸侯、白马之盟、吕后称制、无为而治等政治命题的出发点,都基于这一点。汉帝国原本是以游侠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刘邦在建功立业期间和称帝以后的所作所为,都能从他当游侠的生涯中找到原因。那么,他的早期游侠生涯是什么样的呢?
年轻时,刘邦是游走于江淮之间的游侠。他主动投奔到张耳门下,被记入史书。后来,张耳投奔刘邦,他与刘邦的关系始终比别人显得更亲近,而刘邦对张耳格外关爱。在秦帝国的打击下,围绕张耳形成的社会组织,被定性为“黑社会组织”。张耳被秦朝政府通缉,不得不隐姓埋名,逃往他乡。刘邦被迫回到沛县,这次冒险之旅,有始无终。从时间上推断,这时他大概三十二岁。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国。如果是这一年,刘邦在家乡参加当地的公务员考试,成为沛县泗水亭长,那么,他这一年应该是三十四岁左右。四十七岁之前,他一直在泗水亭长任上。
按照传统理解,刘邦不学无术,没什么文化。唐朝章碣写过一首叫《焚书坑》的诗,最后两句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话在历史上很有名。但实际上,刘邦在年轻时读过书,学习成绩应该还不错。《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记载,卢绾和刘邦两家是街坊邻居,他两人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刘、卢两家关系很好。刘邦和卢绾作为发小,关系一直很亲密,一同长大,一同入学堂。“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等到他们成年后,里长为他们两家摆酒宴,祝贺他们从小一起既读书且友爱。“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刘邦读过书,考上秦朝基层公务员,应在情理之中。
可是,从三十四岁到四十七岁,刘邦在漫长的十三年中,始终只在当泗水亭亭长。《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他的家乡在沛县丰邑(丰邑是今天的丰县),他长期工作的地方在沛县的泗水亭,沛县算是他的第二故乡。按照官员选拔和晋升的速度,十三年没有被提拔,确实不常见。这么长的时间,刘邦为什么没有得到提拔呢?
秦朝的亭长类似于现在的街道办事处主任兼派出所所长。按照秦朝官员选拔制度,秦朝有相对客观且规范化的官员选拔机制,对官员的出身并不看重。尽管刘邦出身社会下层,但只要干得好,有业绩,还是有很多提拔机会的。比如,萧何在沛县做过“主吏掾”,主管群吏考核、选任和辞退工作,相当于县一级政府的人事局长和组织部长。他曾配合秦朝派来的御史工作,由于业绩很突出,御史欣赏他,想提拔他。但萧何坚决不愿意,主动放弃这次提拔机会。在整整十三年中,刘邦所做的亭长工作肯定没有得到上司认可,或者在秦朝官员选拔机制中,刘邦并没有突出业绩,无法提拔。如果不出意外,再干几年后,他就会按时退休了。
刘邦长期得不到提拔,大家一定不会认为,他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什么问题,他的能力后世有目共睹、不言自明,既然都有能力当皇帝,还没能力被提拔吗?那么,可以推断,问题一定出在他的个人品性和追求上。从当上亭长以来,他从未放弃游侠本性,而游侠本性和他在官僚组织内的本职工作一定产生冲突。如果他从未主动融入官僚体系,而是任侠使气,不被提拔则属必然了。他的这种任侠气质,在第一次遇到未来的岳父吕太公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吕太公为避仇家,从单父县来到沛县,因为和沛县县令是朋友,全县各级官员和地方大贾听说后,为巴结县令,到吕家拜贺。既然巴结领导的朋友,宾客们自然不能空手而来。萧何当时负责主持这次宴会。由于来拜贺的宾客太多,正堂屋地方又小,所有人不可能都坐到那里。为此,只能定一个规矩——拜贺礼金,不满一千钱的,都坐到堂下。刘邦来后,开口说,带来一万钱贺礼。萧何知道刘邦的家底,在旁边打圆场,说“刘季喜欢说大话,很少能办成事”。从这个事可以看出,刘邦表面上是来拜贺吕太公,但更像是来搅场子、捣乱的。(www.xing528.com)
刘邦这么做,有一种说法是,刘邦和县令关系好,不怕得罪领导。但这种行为也可以有另一个理解,刘邦不遵守官场规矩,任情而为,公开蔑视县令,以及县令代表的秦政府。如果考虑到他是一个侠客,那么,这么做甚至可以理解为,对现有体制表达一种藐视和不合作的态度。
从萧何对他的态度看,刘邦这种任侠使气的品性在中下级官僚中,并没有被排斥,或者说,他在中下级官僚中的人缘还不错。可以想见,他对县令的不尊重态度,让他在体制内发展遇到瓶颈,体制内掌握实权的人很难赏识和提拔他。
夏侯婴是沛县县衙的司机。有空闲时,他喜欢找刘邦玩耍和聊天。他们是属于有共同语言的“职场加江湖”的朋友。有一天,刘邦误伤了他。刘邦是官员,一旦伤人,按照秦律规定,他应受到更重的刑罚。但夏侯婴为保刘邦,主动站出来作伪证,证明刘邦没有伤他。为此,他反而坐一年牢,挨了几百鞭子。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那时候,亭长刘邦在体制内没什么地位,上级领导对他没有任何温情和眷顾,反倒在民间和中下级官员中非常有人望。从这个事件上看,甚至也不能排除刘邦的上司有借故找碴儿的可能。
在十三年的“基层公务员”生涯里,在体制内,他没有和任何一个能提拔他、欣赏他的高官,搭上交情。刘邦实际上在“混日子”。
虽然不追求晋升,但他从事任侠活动却很积极。比如,《史记·萧何列传》记载,萧何对刘邦常以吏事护之。《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记载,刘邦“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有学者认为,所谓吏事,就是指刘邦在私下里做一些秦政府所不容的任侠之事。大概他经常做这些事,时间长了,难免露出马脚。而好友萧何利用职务之便,为他开脱,帮他逃脱责罚。但他做的那些违法乱纪的事,他的上司不可能一点儿不知道,肯定对他这种行为不满。如果提拔他,难免会在将来受他连累。
刘邦既然如此热衷于从事游侠事业,从思想观念上就很难认可秦朝的法网森严、等级观念强的官僚体制。刘邦大概也不愿意委屈自己,平时也就不会主动讨好上司,谋求一官半职。可以想象,即使有机会提拔,他也会像萧何那样拒绝。
刘邦的家乡丰沛地区,与楚国、齐国和魏国相毗邻。据学者研究,在这里,有很多为躲避秦军打击从魏国迁来的移民。据推测,刘邦先祖很可能来自魏国。在这个地方,虽然从行政隶属关系上应归楚国,但魏国文化很浓厚,有很多人崇拜信陵君。齐国孟尝君的封地在薛地(今枣庄市),与丰沛地区毗邻。从现在地理位置看,沛县和枣庄市中间,仅隔着一个湖泊,这个湖泊就是著名的微山湖。孟尝君喜欢养士,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他不拘一格养士的故事,比如,“鸡鸣狗盗”“冯弹铗”等成语,均出自于孟尝君的事迹。刘邦生长在这里,深受齐国和魏国侠客文化的影响,身上沾染侠客思想,追求侠客做派,也就可以理解了。
魏国信陵君是战国末期“四公子”之一,喜欢养士,曾为解秦军对赵国都城邯郸围困,“窃符救赵”,救他国于倾危之中。从国家层面看,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为他国安危,不顾个人政治前途和性命,以一己之力救天下,引万人敬仰。从民间层面看,信陵君是“从道不从君”的拂弼之臣,不媚权贵,坚持普世的价值观。他虚怀若谷,不顾门第,惜才爱才,广交天下豪杰名士,将战国游侠风气推向历史顶峰。生前,他的名声响亮于各国朝野,身后之名更是广布于民间。他是战国乃至秦朝时期,在民间最有影响力、最具侠气的贵族。刘邦是信陵君的粉丝,以他为人生榜样,终生不渝。
刘邦当上皇帝后,只要有机会路过大梁,一定亲自去祭祀信陵君。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他最后一次来到大梁(今开封市),祭祀信陵君后,安排五家守陵人,世世奉祀信陵君。说明直到晚年,刘邦身上依然保持着信陵君式的游侠品性。
刘邦能最终夺得天下,建汉开国,拥有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和矢志不渝的品行坚持,这是不可少的。面对复杂的斗争环境,如果一个人仅讲求功利,即使聪慧过人,机敏练达,也不足以吸引有节操、有志向和有情怀的杰出人士追随他。他所率领的团队,因缺乏价值追求,也会外强中干,难当大任。古今做大事者,终成伟业的人,概莫能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