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为政》:十五志于学的圣者形象

《论语·为政》:十五志于学的圣者形象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景公用离间计,给鲁国送来了八十名美女的乐队,季桓子和鲁定公欣然接受,三日不理朝政。“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用这种简洁的表述来概括他一生心路历程,他是这么一位有着丰富经历和深遂内涵的人物。《论语》为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论语·为政》:十五志于学的圣者形象

孔子是个活生生的人,他的伟大崇高就体现于他一生的存在与努力,他的一生,就是他这种人格精神形成和显示的一生。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关于他的生卒,略有不同说法。依《史记》记载,他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他的祖先系宋国的贵族,到他的父亲梁纥作了鲁国的武官,才成为鲁国人。虽然孔子的祖先是贵族,到孔子时代已经衰微了,所以《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贫且贱。”当后来别人夸他知道的事多时,他多少是有点自我解嘲地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但他对于自己在未出仕前学过一些艺能这种事并不过分自卑,更不是羞愧不提。约在二十岁以后,他做过两次小官,一次是做会计的委吏,一次是做管牛羊的乘田。他自己说管会计就把帐目管得妥善,管牛羊时就把牛羊养得肥壮。《孟子·万章下》这已经显示了他以后的志向高远但不好高鹜远,以天下为己任但讲究实际的人生态度。

春秋中期,鲁国在列强争霸的形势中业已衰败,但在文化方面,却仍是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对此,晋国的韩宣子和吴公子季札都曾有由衷的赞叹。在这样的氛围中,孔子少年时期就确立了学习的志向,而且他的目的并不是一般地学习一些知识,而是从根本上来研讨寻求合理的人生态度和行事准则

三十岁在古代已是人到中年,孔子的学问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在当时,以他的身份尚不能在政治有所建树,于是他选择了一条私人讲学的道路,有了第一批弟子,如年龄最大的颜路、曾点、子路、伯牛以及冉有、子贡、颜渊、闵损等,这都属于前一辈弟子。后来的子游、子夏、曾参等人,则是后辈弟子。他们学习的是诗书六艺,而重点是培养德行,陶冶性情,准备担负起闻道济世的重任。孔子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见解,自己的人格与追求,都用一种最为因人施教,最富有启发性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平时在学舍讲学讨论,周游列国则师弟同行,随时问难,增加实际的经验。有的弟子学成从政后,仍不断问学请教。形成了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最富有吸引力的一种办学形式,也奠定了后来的儒家学派。

孔子本人是有政治理想的,在鲁国没有实现的机会,于是在公元前517年离开鲁国来到齐国。“齐景公问政,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这是基于他的政治—伦理态度,也是针对他所感觉到的当时齐国君臣状况的不正常而言。据说他还跟齐景公说过节俭的道理。齐景公曾想封给他一块地方,但被晏婴劝阻。有一天齐景公对他说:“吾老矣,不能用也”(《微子》),他明白里面的辞谢之意,就离开齐国了。游齐回鲁后,鲁国的实权仍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面对这种局面,孔子决意专心从事教育事业,培养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才。鲁国后来发生了一些政治上的动乱,季孙家臣中的阳虎、公山不狃等曾诱召过孔子,但他并没有与之合作,于是鲁定公和季桓子对孔子的从政志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信赖,于是在前501年孔子51岁时,正式任用他为中都实。这是负责国都的公邑长官,他干了一年,很有成绩,升为司空,又升为司寇。在收回鲁国的失地与遏制家臣势力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齐国对鲁国的新气象有了担忧,而鲁国因为季孙、叔孙两家的隐患已除,对孔子也有了慢待。齐景公用离间计,给鲁国送来了八十名美女的乐队,季桓子和鲁定公欣然接受,三日不理朝政。适遇鲁国在郊外祭天后又没有按向来的礼节给孔子送来祭肉,于是孔子不愿再待下去,率领弟子们离开了这个不能施展抱负的“父母之邦”。

他开始了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首先是卫国住了一段,发现卫灵公并不信任他,就离开了。离开卫国后,路过名叫匡的地方(今河南长垣县境内),被匡人误以为是阳虎一行而遭围困。离开匡城后曾在晋国边境上逗留,又返回卫国,卫灵公仍并不真心尊重。前492年,他带弟子们离开卫国来到宋国,从宋国又到了陈国,在陈国还有过绝粮之厄,后又来到楚地,与楚大夫叶公有相当交往,对于楚昭王也有好评,但毕竟只在楚境停留了一些时日,就离开回卫国了。在这一路上又遇到了一些隐者,这虽然没有动摇他的救世之心,但在情绪上留下了余波,以后在与弟子们的谈话中他流露过对曾点的清高闲散的欣赏与共鸣,显示了他思想深处的另一方面。再次回到卫国后,他的弟子们如子贡、子路多在卫国出仕,卫君也有请孔子正式担任国政的意思,而他提出的当务之急却是“正名”,这连子路都觉得迂远,卫君更不会接受,所以不久就离开卫国回鲁国了。(www.xing528.com)

鲁国在几年来的国事中,有孔子的弟子出力立功,由此对孔子也有所认识,于是派人带了重礼来迎孔子回国。此时的孔子已是68岁的老人了。在如何处理国事的问题上,他与鲁国的实权人物季氏有很大的矛盾,甚至因此与自己的弟子也发生了冲突。“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起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因此他的晚年,是将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古代文献整理作为自己的归宿,将古代文化的精华整理留下,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智慧讲传给弟子。他感到了“得英才而教育之”(《先进》)的快乐,但也无奈地体味到了“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的悲哀(《子罕》)。最终,在自己的深深的遗憾和弟子们的无尽悲伤中死去。

“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用这种简洁的表述来概括他一生心路历程,他是这么一位有着丰富经历和深遂内涵的人物。关于他的记载相当纷繁,有《春秋》中的孔子,有《左传》和《国语》中的孔子,有《周易》大传中的孔子,有二戴《礼记》及《孟子》、《荀子》中的孔子,有《公羊传》和《谷梁传》中的孔子,但是,历来人们公认,最为可信,也最准确,最有生气地显示了孔子的活生生的存在,显示了孔子思想的丰富深厚,显示了孔子的人格和情趣,则是《论语》。

《论语》为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解说《论语》:“《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关于它何时成书,从书中对鲁哀公、季康子等死于孔子之后的人称谥,并记有比孔子年少46岁的孔子弟子曾参临死的留言,可见编纂者为孔门再传弟子,成书年代当在战国初期。《论语》在汉代有三种本子:鲁人所传《鲁论语》,齐人所传《齐论语》以及相传出于秦灭后曲阜孔府壁中的《古论语》。三种本子的篇数、章次、文字和解说都有出入。三国何晏汇集汉魏各家注解,作《论语集解》,后世广为流传。后来的定本,全书共分二十篇,论其总字数,不过一万六千四百多字,然而两千多年来,中国学人对此书的解释发挥,散见者不论,仅成专书者,就有四五百部南宋理学大儒朱熹的《论语集注》影响极大,元、明、清三代以来七百余年,成为中国识字读书人从童年启蒙到从政处世的一部必读书。

中国历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这种激赏为政治家所说出,又在民间流传。《论语》并不是政治学著作,它所蕴含的精华,不是政治操作的要决,而是一般中国人所认为的好的政治、好的社会、好的人生的基本原理。它是一部分可供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历史学文艺学等多种学科研究者发掘的宝库,更是我们所有的普通人要活得正直、活得坦诚、活得自信、活得舒畅、活得友爱、活得自觉没有辜负这一生的必读之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