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务的各项水事活动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联系密切,它是自然系统与人类活动系统相耦合的复合巨系统。对水资源管理和城市水务管理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断深化提高的,表现出很强的社会属性、时代属性及科技、伦理水平进步的动态性特征。每一时期的水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原则、内容和方法无不留下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管理体制、人与水、经济社会与水、生态环境与水关系密切程度的烙印。
在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中,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水资源复合系统的人工化水利工程规模小、效率低、技术手段简单,结构功能单一,为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用水的要求,主要依赖自然的赋予。水的管理表现为强化官府权力,忽视保护民事权利,注重农业生产,强调水事活动不误农时,并且行政司法不分,民刑不分,注重刑罚等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长足发展,自然系统人工化,人工系统经济化的趋势明显增强,水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开始复杂化、多样化,水利的开发利用程度有所提高,大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水利建设的特点是兴建大量的水库、农田供水工程,人们从思想到行动的重点都放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上。从总体看,我国经济建设对水的需求,相对于水资源及环境的承载能力、工程供水能力,除个别较大城市发生临时性缺水现象外,缺水多表现为农业季节性供水不足,整个经济建设用水尚处于供大于需,或供需基本持平的状况。对水资源的开发表现为较多的自由开发成分,需水的管理主要受经费等因素影响。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原则也主要定位在如何扩大供水以满足需水要求,以及水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的可行性方面,水管理体制处于分散状态,“多龙管水”现象突出,水管理法规建设也很薄弱。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处于腾飞时期,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用水需求,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和规模不断强化和扩大,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水要求。但是,在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水要求的同时,由于对水资源掠夺性开发,造成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陷、河湖干枯、水源污染等一系列水文地质环境灾害,水事矛盾层出不穷。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多少水,缺水怎么办? 为此,国家和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的评价规划、调度运用、管理等工作,使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入合理开发和加强管理时期。国家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以下简称《防洪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管理法规,使水管理基本走向了依法治水的道路。但在管理体制上的“多龙管水”局面没能得到改善,妨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保护,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能力建设,缺水和水环境污染局势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局面,威胁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www.xing528.com)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水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要素,摆在人们面前的水问题日益严峻。①水多,我国历来是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水的威胁和洪涝灾害的发生是常年性的;②水少,干旱缺水,以及由于经济、人口、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缺水困扰着我们,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③水污染严重,由于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不善、掠夺开采、粗放管理、随意排放,破坏了水环境,也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状况;④水土流失严重,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水循环环境,人工化倾向成为主流,加之在建设中存在的盲目发展倾向,不太注重人工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和谐建设,使许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也有人形容我国的水环境状况是“南方有河皆污、北方有河皆干”。水情的变化,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聚集,社会关系的多元化,水利行业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综合功能的日益突出,都要求革新水资源管理体制,并认识到传统的通过资源的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模式,已不适合现在及未来发展的要求,必须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和谐发展的道路,即通过有效的水管理活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逐步确立了以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水资源的体制,并以《水法》为水管理的根本大法,颁布了 《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深化拓展了依法管理的内容,整理规范了水管理秩序和各项水事活动。
水管理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活动而产生,并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生活和经济社会依赖水资源发展的程度愈密切而不断革新和发展,不同时期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内容和追求的目标呈现出较强的动态性特征。今天,对城市水的管理已发展到实行水务管理改革的新时期。只有把握不同时期水管理的这种动态性特征,才能解决不同时期水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出现的矛盾及问题,妥善处理各项涉水事务,也才能摆正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共处的辩证关系。
在城市水务系统管理中,只有依据其变化规律,掌握其变化特征,以及变化的趋势,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化,实施符合其变化规律的管理,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