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13年,北京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两个重要文件:《大学令》和《大学规程》。这两个文件首先明确了大学的教育宗旨,即“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这个宗旨体现了鲜明的通识教育理念。其次,它规定了大学必须附设预科,这就形成了大学“三年预科+三年本科”的修业模式。最后,它规定了大学的具体学科,特别是每一学科的基本课程设置,为大学开设课程提供参考标准。其后,1917年又颁布《修正大学令》,这个文件规定“大学本科修业年限四年,预科二年”,由此又形成了大学“二年预科+四年本科”的修业模式,直到1924年《国立大学校条例》颁布,预科才真正从大学剥离出来。(见表7-1)
表7-1 民国初年颁布的文件及相关内容
① 教育部公布大学令[G]//璩鑫主,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63.
② 教育部公布修正大学令[G]//璩鑫主,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815.
③ 大总统颁布施行之学校系统改革案[G]//璩鑫主,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989-993.
④ 国立大学校条例[J].教育公报,1924(3):1-3
当时大学预科分为三部。“第一部为志愿入文科、法科、商科者设之,科目为外国语、国文、历史、伦理、论理及心理、法学通论。在志愿入文科者,外加经济通论。在志愿入文科之哲学门者,外加数学、物理;第二部为志愿入理科、工科、农科并医科之药学门者设之,科目为外国语、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及矿物学、图画。在志愿入农科及医科之药学门、理科之动物学门、植物学门、地质学门者,外加动物学及植物学。在志愿入工科之土木学门、机械学门、电气工学门、采矿学门、冶金学门、造船学门、建筑学门,理科之数学门、物理学门、星学门,农科之农学门、农艺化学门、林学门者,外加测量学;第三部为志愿入医科之医学门者设之,科目为外国语、国文、拉丁语、数学、物理、化学、动物学及植物学”[1]。
严格来说,当时我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尚在萌芽阶段,以欧美为代表的近代大学教育制度在我国尚未成型。这一阶段,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预科阶段。下以1917年北京大学文、理预科课程为例做一分析。(见表7-2)
表7-2 北京大学1917年文、理预科课程[2]
续表(www.xing528.com)
由表7-2可见,这一阶段的预科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这一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预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文、理预科共同科目仅有国文、外语、数学三门。第二,重视语言学科,尤其重视外语。无论文、理预科,三年中都有国文课程。文预科除了对英语有大量的课时要求之外,还另外要求修习德文和法文,相当于有三门外语的要求。理预科主要是英文和德文,其中分类较细,英语分为文法、读本、作文和文学四种不同课型,德文分为文法和读本两种课型。第三,重视数学课程的学习。文、理预科都比较重视数学课程的学习,理预科尤甚。第四,重视服务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一点从预科课程表可以看出来。文预科课程侧重历史、地理、论理(逻辑)学等文史哲课程的学习;理预科课程侧重数学、物理、化学、博物、力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还开设了相应的实习和图画课程。
1917年,《修正大学令》颁布后,按照《修正大学令》的规定,“大学本科修业年限四年,预科二年”[3]。预科和大学修业年限的调整使得大学课程结构有所变化。以北京大学为例,北大从1919—1920学年开始实施新制。新制规定“大学预科二年,自为一级……本科四年为一级……惟习完六年者得毕业文凭,其习完预科者得修业文凭”。“预科之课程以语言文字及论理学大意、哲学概论等为共同必修科,全体同习之。此外为分部必修,分为甲乙两部。甲部稍偏重数学物理,乙部稍偏重历史地理等科。随学生性质所近,任择一部习之”。“大学本科第一年之课程,以大学学生所不可少之基本学科及在预科所曾习之外国语为共同必修科,全体同习之。此外为选修科,分为五组,每组各有所偏重,令学生随性之所近于一组内选习八或十一单位,以为一年后之专习一系之预备。”“第一组:数学、物理、天文等;第二组:生物、地质、化学等;第三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第四组:中国文学、英文学、德文学、法文学等;第五组: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4]。
由以上表述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北大通识教育主要通过预科(两年)的共同必修科和分部必修科、本科第一年的共同必修科和分组选修科来实施的,总共历时三年。在预科两年的学习中,学生学完共同必修科,将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征,在甲、乙两部中选择一部来学习,其中甲部稍偏重数学物理,乙部稍偏重历史地理。在本科一年级,学生修完共同必修科,将根据自身性质,在五组课程中选择一组课程继续学习。下面以北京大学1919—1920学年预科及本科一年级课程设置为例做一具体分析。(见表7-3)
表7-3 1919—1920学年北京大学预科课程[5]
从表7-3可以看出,北京大学预科课程体系为“共同必修科+分部必修科+选修科”。这一阶段的预科课程体现出了较强的通识性质。首先,它设置了全体学生都需修习的共同必修科目,分别是:国文、第一种外国文、第二种外国文、论理学大意、哲学概论。其次,在分部必修课程中,虽然甲、乙两部所习课程有所差异,但两部学生都需要修习数学、物理、化学、博物四门课程。最后,预科课程还为全体学生设置了部分任意选习的课程,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纵观这一阶段的预科通识教育体系,不难发现以下特征:第一,重视语言学科课程的学习。除了对国文的要求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两种外语。第二,重视数学、博物课程的学习。无论甲、乙两部,两年时间都需要修习这两门课程。第三,重视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所开设课程中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少。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预科课程兼顾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但略偏重自然科学课程和语言学方面课程。
综上所述,民国初年大学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预科来实施的。虽然1917年之后本科第一年也分担了部分通识教育的任务,但主要还是在预科阶段完成的。从1919—1920年的北大预科课程来看,包括共同必修课程和分部(分组)必修课程。这种通识教育模式,是一种基于共同必修基础上的有限制的自由选修。一方面,所有学生都要修习一定的共同课程,另一方面通过选科制与学分制的结合,学生可以自由选修部分课程,但为了防止学生所选课程过于分散或过于简单,又要求学生必须在某一领域集中选习一部分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