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国初年,我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初建。1924年之后,大学才正式废除预科。可见,随着我国当时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预科慢慢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以预科课程形式存在的通识教育,十分重视向学生授以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可见,这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以为三年后之大学教育奠定基础。1917年后,预科改为两年。可见,学生的基础教育依然很受重视。
民国初年,我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初建。当时,我国近代学制体系初立,中等教育发展水平较低,一方面,高级中学培养的学生真实水平往往难以达到大学的入学标准;另一方面,当时高级中学有限,只依靠高级中学输送生源,远不能满足大学的需求。因此,当时的大学都设有预科,预科并不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它相当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是强化版的高中教育。在1912—1917年,预科为三年;1918—1924年,预科为二年。1924年之后,大学才正式废除预科。可见,随着我国当时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预科慢慢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
以预科课程形式存在的通识教育,十分重视向学生授以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1917年北京大学文科预科三年的课程包括:国文、英文、德文、法文、本国史、本国地理、西洋文明史、数学、体操、论理学等;理科预科三年的课程包括:国文、英文(文法、读本、作文、文学)、德文(文法、读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博物、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力学、图画等。可见,这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以为三年后之大学教育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1917年后,预科改为两年。1919年北京大学两年预科课程分为共同必修和分部必修两类,共同必修课程包括:国文、第一外国语、第二外国语、论理学、哲学概论;在分部必修中,甲部课程包括:数学(二)、物理(二)、化学(二)、博物;乙部课程包括:数学(一)、物理(一)、化学(一)、博物、本国通史、西洋通史、本国人文地理。可见,学生的基础教育依然很受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