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时国家层面来看,这一时期大学的培养目标发生了一些变化,与上一阶段强调培养“专门人才”相比,这一时期大学培养目标在强调培养“通才”与“专才”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成人”教育。1938年4月颁布的《各级教育设施之目标及施教之对象》中指出“大学教育,应为研究高深学术、培养能治学、治事、治人、创业之通才与专才的教育”[79]。可见,这一时期,大学既要培养通才,也要培养专才,但是,通才与专才的前提则是“能治学、治事、治人、创业”。因此,可以说这一时期对大学人才的定位是有知识、有能力、有品性、有创造力,这样的一个“人”,无疑近乎是一个“完整的人”了。
从当时教育部颁布的各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来看,其课程设置已十分全面。下面以文、理学院的共同必修科目来做一分析。当时,文学院共同必修科目包括:“三民主义、国文、外国文、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哲学概论、伦理学、理则学(即逻辑学)、自然科学课程(科学概论、普通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普通心理学、普通地质学、地学通论,任选一种)、社会科学课程(社会科学概论、法学概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任选一种)、体育。”[80]理学院共同必修科目包括:“三民主义、国文、外国文、中国通史、伦理学、普通数学微积分、自然科学课程(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普通生物学、普通心理学、普通地质学、地学通论,任选二种)、社会科学课程(社会科学概论、法学概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任选一种)、体育。”[81]从文、理两学院的通识课程设置来看,知识面非常广,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涉猎。不仅如此,这一时期各大学都必须开设伦理学一科,足见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因此,从课程设置来看,这一时期的通识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宽广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涉猎,也重视学生道德品格的养成。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也即“完整的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