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评价的计分方式上,采取百分制。“学生成绩以每学程平均成绩60分以上者为及格。”[139]
在课程考核评价的时间上,一般分为平时考试、学期考试、毕业考试。顾名思义,平时考试,就是教师随机随时举行的考试,但有的学校有时间和次数限制,“平时考试每月一次或每周一次,由教授自定”[140]。有的学校则不限制,“临时考试由主讲教授定之”[141]。学期考试,即每学期期末按照学校校历之规定时间举行的考试。毕业考试“于最后一学期将终时举行,分笔试与口试二种,由考试委员会主持……毕业成绩以各学期总成绩、毕业论文成绩及毕业试验成绩合并计算之”[142]。
在课程评价的形式上,主要包括笔试、口试、报告、实验、实习等。“平日试验,由教员随时举行,作文、报告、测验、口试等均属之。”[143]考试分笔试、实验,口试三种。考试时必须由担任该课目之教员亲临监考,若教员遇特别事故不能到场监考时,得由院长派人代理。[144]实习科目,其平时绩分及实习绩分平均不及格者,不准补考。[145]
在课程评价等次上,一般按分数段分成不同的等级。例如,“甲等,九十至一百分者;乙等,八十至不满九十分者;丙等,七十至不满八十分者;丁等,六十至不满七十分者;戊等,五十至不满六十分者;己等,不满五十分者。”[146]
在课程补考方面,对于某一分数段的或者符合某些规定条件的才准予补考,且只能补考一次,不符合条件的或补考不通过的都要重修,不及格科目超过一定限度还有可能面临留级、退学的风险。“不及格者分能补考(60分以下40分以上)及不能补考(40分以下)两种。凡一学期内所习学分满三分之一成绩不及四十分者即令退学。凡一学期内所习学分满二分之一成绩不及格者即令退学。所习学分如在任何二学期有三分之一成绩不及格者即令退学。”[147]“不满40分之学程在三分之一以上者留级。不满60分之学程在二分之一以上者留级。不满40分之学程在二分之一以上即令退学,不满60之学程在三分之二以上者亦令退学。补习学程以一次为限,否则即令退学。”[148]“学期成绩满50分者,准予补行学期考试,但补考以一次为限,如学期成绩不满50分者,则不准补考。学生在一学年内所习之课目有三种必修课目不及格,或有16学分不及格者,不论其满50分与否,一概不得补考。学生在一学年内所习课目中有五种课目不及格者,着令退学。本学院补考每学期只举行一次,定每学期开课后两星期内举行之。”[149]
其他考试还有编级考试、转院考试及转系考试等。转校或转院的学生,除应受转入校或院“规定之初试外,并须受编级考试,其考试课目,由转入学校或院系酌定之。编级考试、转院考试、转系考试,均于第一学期开课后二星期内举行之,每学年以举行一次为限”[150]。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日趋完善,但其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评价,其于课程本身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评价。
【注释】
[1]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Z].上海:开明书店,1931:8.
[2]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5.
[3]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3.
[4]许春东,覃丽.论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2011(7):15-17.
[5]肖玮萍.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3.
[6]李振东.北大的校长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18.
[7]张亚群.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46-154.
[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6.
[9]国立大学校条例[J].教育公报,1924(3):1-3.
[10]朱家骅.九个月来教育部整理全国教育之说明[J].教育部公报,1932(49-50):22-47.
[11]朱家骅.九个月来教育部整理全国教育之说明[J].教育部公报,1932(49-50):22-47.
[12]大学规程(1929)[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07.
[13]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152.
[14]教育部着手编订大学课程纲目[N].申报,1935-02-13.
[15]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12.
[16]方惠坚,等.清华大学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2.
[17]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书要点[J].中华教育界,1933(11):59-103.
[18]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5.
[19]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5.
[20]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6.
[21]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8-62.
[22]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2-54.
[23]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2.
[24]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3.
[25]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3.
[26]大学组织法[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15-418.
[27]大学组织法[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15.
[28]大学规程(1929)[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07.
[29]大学规程(1929)[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07.
[30]1929年8月14日颁布的《大学规程》第九条规定: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课程,得采学分制。1931年1月,教育部公布《学分制划一办法》,规定各校一律采用学年兼学分制,凡采用积点制或其他名称者,一律改为学分制。并规定了大学学生应修学分的最低标准,除医学院外,4年须修满132学分,始准毕业。其学分计算标准,也有明文规定。凡需要课外自修的科目,以每周上课1小时,满1学期为1学分。实习和不需要课外自修的科目以2小时为1学分。
[31]国立清华大学本科学程一览(1929—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1-242.
[32]国立清华大学本科学程一览(1929—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3.
[33]国立清华大学本科学程一览(1929—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5.
[34]国立清华大学本科学程一览(1929—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6-249.
[35]国立清华大学本科学程一览(1929—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67-269.
[36]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69.
[37]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72.
[38]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73.
[39]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73.
[40]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62.
[41]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63.
[42]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66-367.
[43]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67.
[44]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67.
[45]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68.
[46]金陵大学文理科概况(1928—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78.
[47]金陵大学文理科概况(1928—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82.
[48]金陵大学文理科概况(1928—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84-585.
[49]金陵大学文理科概况(1928—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85-586.
[50]金陵大学文理科概况(1928—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86-587.
[51]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6.275.
[52]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6.298.
[53]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6.299.
[54]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8.
[55]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85.
[56]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85.
[57]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86.
[58]私立燕京大学本科各学院课程概要(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8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07.
[59]私立燕京大学本科各学院课程概要(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8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05-306.
[60]私立燕京大学本科各学院课程概要(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8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07.
[61]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1.
[62]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1.
[63]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1.
[64]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54-358.
[65]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73.
[66]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89-392.
[67]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99.
[68]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27-430.
[69]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4.
[70]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4.
[71]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4-335.
[72]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5.(www.xing528.com)
[73]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5.
[74]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7.
[75]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26.
[76]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28.
[77]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29.
[78]私立华西协和大学一览(1936)[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29-430.
[79]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8.
[80]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8.
[81]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146-148.
[82]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198.
[83]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01.
[84]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11-214.
[85]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2.
[86]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75.
[87]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2.
[88]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2.
[89]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3.
[90]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3.
[91]大学组织法[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17.
[92]金陵大学文理科概况(1928—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78.
[93]私立大夏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5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9.
[94]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7.
[95]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83-84.
[96]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83-84.
[97]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83-84.
[98]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83-84.
[99]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1.
[100]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31.
[101]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3.
[102]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53.
[103]大学组织法[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17.
[104]大学规程(1929)[G]//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07.
[105]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1.
[106]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68.
[107]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68.
[108]金陵大学文理科概况(1928—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81.
[109]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9.
[110]私立金陵大学理学院概况(1931—1932)[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8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7.
[111]私立武昌华中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7.
[112]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198.
[113]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8.
[114]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6.
[115]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2.
[116]金陵大学文理科概况(1928—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84-585.
[117]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67.
[118]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6.
[119]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8.
[120]私立金陵大学理学院概况(1931—1932)[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8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8.
[121]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68.
[122]私立武昌华中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1.
[123]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2.
[124]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67.
[125]私立武昌华中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1.
[126]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8.
[127]私立武昌华中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1.
[128]私立武昌华中大学一览(1935)[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31-32.
[129]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3.
[130]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6.
[131]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12.
[132]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11.
[133]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11.
[134]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7.
[135]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12.
[136]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11.
[137]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00.
[138]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6.
[139]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81.
[140]安徽省立大学一览(1929)[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96.
[141]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6.
[142]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62.
[143]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9.
[144]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00.
[145]私立岭南大学一览(1934)[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246.
[146]河南大学一览(1930)[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3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8-59.
[147]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81.
[148]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82.
[149]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29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82.
[150]国立中山大学现状(1937)[G]//李森.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第43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1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