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培养学生共同基础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培养学生共同基础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希望通过党义、军事训练等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了解并认同三民主义。学生毕业以后,不论选择哪一领域,不论选择何种职业,其发展必有一些共同的必要的基础之储备。正是因为专业教育的加强,才需要通识教育来养成每个学生共同的知识和价值基础。教育必须让每一个个体形成一种共同之基础或者共识,因为共识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之基石。综上所述,这一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养成学生共同之基础”。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培养学生共同基础

这一阶段,从国家层面来看,其对大学教育至少有两方面的要求,或者说其要求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应该达到两个目标。

其一,要实施三民主义教育,养成学生对三民主义的共识。许多大学也将三民主义教育写进大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中。“大学以阐扬三民主义,研究高深学术培植专门人才,发展社会文化为宗旨。”[85]“实施三民主义教育,阐扬文化,讲求学理,以期造成新中国之学者及建设人才。”[86]表现在课程上,就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修习党义、军事训练(训育)课程,企图通过对党义、训育课程的学习,使全体学生能够“切实理解三民主义的真谛,并具有实用科学的知能,稗克实现三民主义之使命”[87];同时,对大学各类课程的开设都做了整体要求,“关于社会科学者应以三民主义之精神,融贯东西文化之所长;以中山先生全部遗教,贯通教材,以建立三民主义的社会科学;精研学理之究竟,以期创造三民主义的文化价值”[88]。党义课程“应以阐扬孙中山先生全部遗教及本党政纲、政策及重要宣言为主要任务;以理论事实,证明三民主义为完成国民革命,促进世界大同之唯一的革命原理;依据三民主义,比较批判其他社会主义学说”[89]。关于军事训练,又称训育课程,“应依据孙中山先生的训导,以确立三民主义的革命人生观;由军事教育、竞技运动等严格的训练,以锻炼强健的体魄及坚忍奋斗之精神”[90]。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希望通过党义、军事训练等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了解并认同三民主义。

其二,要“养成专门人才”。这一点在《大学组织法》中得到明确规定,“大学应遵照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国民政府公布之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91]。各大学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也比较突出“专门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以培养专门人才,研究高深学术,适应社会需要为宗旨。”[92]“大学以融汇中外文化,研究深邃学术,养成高尚人格,造就专门人才为宗旨。”[93]这一目标要求,与当时的大背景不无关系。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振兴,都需要各种专门人才的贡献,大学理应“阐扬文化,讲求学理,达之实用,以造成新中国之学者及建设人才”[94]。尤其是在战争年代,专门的科技人才其作用尤大。另一方面,通识教育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因为通识教育不仅关注人才专业兴趣的养成,还关注广博基础的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后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重要的是通识教育关注于人的发展,关注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之建构,注重人才的健全人格之教育。但是,这一价值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在特殊年代,教育更容易被拿来作为快速产生价值的工具。因此,与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通识教育,不如加强专业教育,快速地产出专门人才。事实上,从某一程度来说,专业教育看似更强调个性,但这种偏执的对个性的强调,反而局限了人的视野和心胸,形成个体的工具性人格,使人成为“技术”的怪物、“冷血的生物”、偏于一隅而不自知的“夜郎”。专业教育“咸以专攻易精且有速效多,置普通陶冶于不顾,即便学而有成,亦只为器小易盈之人才”[95]。那么,为防止这种结果的出现,教育势必要在其中做出改变。“有志革新大学教育之人,主张从新建造一个自动学习的社会,反对整部智识之破裂;尤其在一、二年级,须有一种共同课程,为建设作社会活动与自由学问之基础。”[96]事实上,人作为群体性生物,毕竟应该有作为人之共性,而由个体的人所组成的群体也必定应有一种共同之特性或共同之基础。这一共同之基础应该是什么?教育应该怎么办?应该说,这一时期的通识教育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探索。(www.xing528.com)

其三,为学生长远之发展奠基。学生毕业以后,不论选择哪一领域,不论选择何种职业,其发展必有一些共同的必要的基础之储备。这是通识教育要解决的问题。“轻于基本而重于专门,先于专门而后于基本,则学生先已乱其门径,研究学术,安得有济。专门学术之研究,就体系言,原无止境,决非大学四年之教育所能为功。必待学生于毕业后继续不断作专深之研究,方为有济。”[97]“因学科日益完备,咸从学科本身尽量发展,学校地位愈高,愈去实际整个生活日远;专就一种学科言,诚然于文化上有相当贡献,从学者本身方面观察,不免有所学非所用之失……因教课惟以灌输智识为主,就学业言,不能必其确实领会;就全体生活言,教学不能给予以若何影响,所以学生受教愈深,戕贼其活动力愈甚,而学校中所谓最好学生,往往不能为社会最有用之人才。”[98]因此,大学课程不能“只是在造专家,它的毛病又往往是太闭塞”,也不能“是在造成通达的人,它的流弊常常是太空泛”[99]。大学要培养“不空泛的通人,不闭塞的专家”。所以在课程方面,一方面每一系每一年级都有各系基本的特殊的科目,另一方面每一年级都有机会选修相关的课目,而且在一二年级时设有一些公共的课目。[100]可见,这一时期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意在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以上三点因素是促成这一时期通识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因为需要在学生意识形态层面灌输一种价值,才需要通识教育来助其实现这种价值共识的达成。正是因为专业教育的加强,才需要通识教育来养成每个学生共同的知识和价值基础。专业教育难免让学生太过狭隘,进而使学生由专门知识的学习形成专门能力,由此进一步养成专门情趣,并形成专门人格,这种工具性人格与社会群体、与个体之发展都有巨大的风险。教育必须让每一个个体形成一种共同之基础或者共识,因为共识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之基石。因此,必须以通识教育完善人之个性,培养人之群性,以维持社会整体之稳定。正是基于学生之长远发展,为学生奠定重要的基础,才需要实施通识教育。综上所述,这一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养成学生共同之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