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状及变革史(1912~1948)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状及变革史(1912~1948)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初期的大学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预科来实施的。这套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是:重视外国语、国文,无论学生的将来志愿为何,都要学习外国语和国文,同时还有第二外国语的要求。“选科制”的实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通识教育课程扩展到更多更广的范围供学生选习,大大改变了大学通识教育体系的结构,丰富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内容。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状及变革史(1912~1948)

1912年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大学令》,次年又颁布《大学规程》,这两个文件对大学的学科划分、学科课程、学生修业年限等做了具体规定。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大学“以欧美发达国家大学课程设置为蓝本,正式把中国原有的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四部之学’,转向包括理、工、农、医、文、法、商在内的‘七科之学’”[8]。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以文、理为主。在课程设置上,各大学取消了清末的读经科,强调美育的重要作用,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生产技能课程的开设;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在课程内容上,禁止使用清末学部颁行的教科书作为教学材料,同时规定新编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的教育宗旨;废除了一些代表封建传统文化,体现“忠君”“尊孔”等封建人伦道德的经史科目,并将《诗经》并入文科,《尚书》与《左传》并入史学。同时,增加了大量反映西方文化精神和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科目,例如: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物学、法律经济美学等,使大学课程体系更趋完善。

民国初期的大学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预科来实施的。当时预科分为三部:“第一部为志愿入文科、法科、商科者设之,科目为外国语、国文、历史、伦理、论理及心理、法学通论。在志愿入文科者,外加经济通论。在志愿入文科之哲学门者,外加数学物理。第二部为志愿入理科、工科、农科并医科之药学门者设之,科目为外国语、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及矿物学、图画。在志愿入农科及医科之药学门、理科之动物学门、植物学门、地质学门者,外加动物学及植物学。在志愿入工科之土木学门、机械学门、电气工学门、采矿学门、冶金学门、造船学门、建筑学门,理科之数学门、物理学门、星学门,农科之农学门、农艺化学门、林学门者,外加测量学。第三部为志愿入医科之医学门者设之,科目为外国语、国文、拉丁语、数学、物理、化学、动物学及植物学”[9]。这套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是:重视外国语、国文,无论学生的将来志愿为何,都要学习外国语和国文,同时还有第二外国语的要求。其他的课程针对学生将来的不同专业而有所侧重。它的弊端在于没有很好地实现“文理融通”,从而未达成养成学生广博而深刻的知识基础的目标。(www.xing528.com)

1917年11月15日,北京民国政府教育部召开北京各高等学校代表会议,会议提出在大学废除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具体办法规定为七项:“(1)各科皆有系统之编制;(2)学生以习满若干单位为毕业,不必拘定年限;(3)预科40单位,以3/4为必习科,1/4为选科,选科皆由各预科主任,因程度而指定之;(4)本科80单位,一半为必习科,一半为选科;(5)本科学生入校时,皆须择定本科教授一人为导师;(6)选科与本门专治一系外,更当兼治与专科有重要关系者,其尚愿旁洽他学者亦听之;(7)凡前一学年之平均分数在甲等者,本学年可择选科规定之最多单位。”[10]这一时期的课程比早期的预科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体现了“文理兼修”的通识教育思想。预科主任和本科导师的设置对学生选修加以指导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选修制所导致的随意性。“选科制”的实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通识教育课程扩展到更多更广的范围供学生选习,大大改变了大学通识教育体系的结构,丰富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