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探讨通才教育提出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探讨通才教育提出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以来,我国一般将“通识教育”或类似的具有“通识教育”意蕴的教育称为“通才教育”。“通才教育”作为大学的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近代意义上的“通才教育”一词应当由此而起。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探讨通才教育提出

我国大学教育自古便具有深厚的通识教育底蕴,只是在提法上与西方有差异。近代以来,我国一般将“通识教育”或类似的具有“通识教育”意蕴的教育称为“通才教育”。

据李曼丽考证,“‘通才’一词,最早出现在曹丕的《典论·论文》”[1]。曹丕在谈及古文中四种不同风格的文体时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惟通才备其体。”“通才”在这里是指四种文体都能娴熟运用的人,后来引申为“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

“通才教育”作为大学的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1902年,清政府派张百熙为京师大学堂第二任管学大臣。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初一日上谕载有其事:“着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将学堂一切事宜,责成经理,务期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明体达用,庶收得人之效。”[2]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将“通才”与“教育目的”联系在一起文献。后来,张百熙在主持起草《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时将这句话正式写入章程,“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勋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3]。近代意义上的“通才教育”一词应当由此而起。

“通才”作为当时政府层面首次正式颁布的大学教育宗旨,其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在“德”和“智”两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在‘德’方面,要求‘激发忠爱、端正趋向’;在‘智’方面,要求用西学艺能‘开通智慧’”[4]。清末政府对“通才”的要求显然更偏重于“德”,因为他们提倡的“德”主要是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封建伦常道德和忠孝思想。《钦定学堂章程》指出:“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而外国学堂于智育、体育之外,尤重德育,中外立教本有相同之理,今无论京外大小学堂,于修身伦理一门视他学科更宜注意,以培植人才之始基。”[5]1904年,张百熙等在《重订学堂章程折》中更明确地说明“通才”应以“德”为先,“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6]。(www.xing528.com)

根据“通才教育”的宗旨,京师大学堂的课程包括两部分:“溥(普)通学”和“专门学”。“溥(普)通学”,顾名思义,就是普通学,即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专门学”即每一学生各专攻一门的科目或课程。“溥通学的功课,除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和体操学等十种外,并须在英、法、俄、德、日五种外国语中,由学生各人自认一种,与溥通学同时并习;专门学的功课计有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高等地理学、农学、矿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等十种;凡学生俟溥通学卒业后,得各占一门或两门。”[7]不难发现,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中,“溥通学”与当时西方国家大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十分接近,而“专门学”则类似于西方大学的主修科或专业教育课程。

清末施行的“通才教育”既有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注重“由博返约”的教育理念的继承,又是迫于当时列强入侵、西学东渐、洋务运动等外部力量的压力,在清政府试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而提出来的;清末的“通才教育”既有为学生未来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成分,也有拓宽知识面加强文化基础的“通识教育”成分。就当时的情形而言,清政府一方面被迫在教育上向西方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这种教育继续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封建体制,因此,当时的教育不得不在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妥协与调和。虽然,当时的“通才教育”仍然非常重视传统纲常礼教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但它毕竟与传统教育有所不同,至少,它克服了传统教育与社会发展和实践需要相脱节的弊病,顺应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